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足三里穴位按摩对早产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06 00:23

  本文关键词:足三里穴位按摩对早产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足三里 按摩 早产儿 免疫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足三里穴位按摩对早产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并评价足三里穴位按摩的安全性,以便寻求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方法来提高早产儿免疫功能。 方法: 本课题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入住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符合纳入标准的出生胎龄≥32周且37周的早产儿共61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照《早产儿管理指南》规范治疗,试验组:按照《早产儿管理指南》规范治疗,于生后第三天予双侧足三里穴位同时按摩,每天上午按摩1次,每次3分钟,每分钟按摩20次,连续按摩2周。试验组与对照组于试验前、试验后均检测免疫球蛋白三项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记录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参照全国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早产儿免疫功能相关指标,观察足三里穴位按摩过程有无按摩部位皮肤损伤、肿胀、皮下出血性瘀斑、晕推等不良反应。 结果: 1、试验组、对照组病例试验后组间比较IgG、IgA、IgM、CD3+、CD4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例试验前后组内比较IgG、IgA、IgM、CD3+、CD4+、CD4+/CD8+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例试验前后组内比较IgG、IgA、IgM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例试验前后组内比较CD3+、CD4+、CD8+、 CD4+/CD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发生医院感染1例,发生率3.2%,对照组发生医院感染2例,发生率6.7%,试验组、对照组病例试验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过程未见一例出现按摩部位皮肤损伤、肿胀、皮下出血性瘀斑及晕推。 结论: IgG、IgA、IgM、CD3+、CD4+、CD4+/CD8水平随着早产儿生后日龄的增加而提升;足三里穴位按摩能提高IgG、IgA、IgM、CD3+、CD4+、CD4+/CD8水平,能提高早产儿免疫功能;早产儿足三里穴位按摩安全可靠。
【关键词】:足三里 按摩 早产儿 免疫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7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9
  • 引言9-11
  • 第1章 文献研究11-20
  • 1.1 早产儿免疫功能的起源与发育11
  • 1.2 早产儿免疫功能的来源和构成11
  • 1.3 早产儿免疫功能的特点11-12
  • 1.4 免疫功能的观察指标12-14
  • 1.4.1 免疫球蛋白三项12
  • 1.4.2 T淋巴细胞亚群12-13
  • 1.4.3 中性粒细胞13
  • 1.4.4 单核-巨噬细胞13-14
  • 1.4.5 细胞因子14
  • 1.4.6 补体系统14
  • 1.5 影响早产儿免疫功能的因素14-16
  • 1.5.1 母亲因素对早产儿免疫功能的影响14-15
  • 1.5.2 早产儿自身因素对早产儿免疫功能的影响15-16
  • 1.6 祖国医学对早产儿脾虚证的认识16
  • 1.7 祖国医学对早产儿脾虚证的治疗16-17
  • 1.8 足三里穴位治疗与早产儿免疫功能的关系17
  • 1.9 药物对早产儿免疫功能的影响17-20
  • 1.9.1 免疫球蛋白17-18
  • 1.9.2 谷氨酰胺18
  • 1.9.3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18
  • 1.9.4 维生素A18-20
  • 第2章 临床研究20-28
  • 2.1 研究目的和内容20
  • 2.2 研究对象20-21
  • 2.2.1 纳入标准20
  • 2.2.2 排除标准20-21
  • 2.2.3 剔除与脱落标准21
  • 2.3 试验方法21
  • 2.4 试验方案21
  • 2.5 观察指标21-22
  • 2.5.1 实验室指标21
  • 2.5.2 临床指标21-22
  • 2.6 实验室指标检测22
  • 2.8 结果与分析22-26
  • 2.8.1 病例结构情况22
  • 2.8.2 试验组与对照组病例胎龄、出生体质量的比较22-23
  • 2.8.3 试验组与对照组病例性别、分娩方式的比较23
  • 2.8.4 试验组、对照组病例试验前的免疫球蛋白三项的组间比较23-24
  • 2.8.5 试验组、对照组病例试验后免疫球蛋白三项的组间比较24
  • 2.8.6 试验组病例试验前后免疫球蛋白三项的组内比较24
  • 2.8.7 对照组病例试验前后免疫球蛋白三项的组内比较24-25
  • 2.8.8 试验组、对照组病例试验前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组间比较25
  • 2.8.9 试验组、对照组病例试验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组间比较25-26
  • 2.8.10 试验组病例试验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组内比较26
  • 2.8.11 对照组病例试验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组内比较26
  • 2.9 医院感染情况分析26-27
  • 2.10 安全性观察27-28
  • 第3章 讨论28-34
  • 3.1 早产儿免疫功能的发育28-29
  • 3.2 早产儿脾虚证与免疫功能29
  • 3.3 足三里穴位按摩与早产儿免疫功能29-31
  • 3.3.1 足三里穴位按摩治疗早产儿脾虚证的祖国医学认识29-30
  • 3.3.2 足三里穴位按摩提高早产儿免疫功能的机制探讨30-31
  • 3.4 早产儿医院感染31
  • 3.5 安全性分析31-32
  • 3.6 本研究不足之处32
  • 3.6.1 样本含量32
  • 3.6.2 免疫功能观察指标32
  • 3.6.3 对照组的选取32
  • 3.6.4 病例的随访32
  • 3.7 本研究创新之处32
  • 3.8 今后的研究方向32-34
  • 结语34-35
  • 参考文献35-39
  • 附录39-41
  • 致谢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潇;吴丽娟;;抗凝剂、标本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对流式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年02期

2 张怡娟,郭卫芳,于方,李旭芳;早产儿免疫相关因素的分析[J];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2002年04期

3 肖梅,凌晟荣,唐琼秀,周琳,梁洁萍,马青;分娩方式对新生儿补体系统、体液免疫水平的影响[J];华中医学杂志;1997年02期

4 王政,陈湘君;脾虚证与免疫功能紊乱[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钱帅伟;丁树哲;;补充谷氨酰胺对运动机体的生理功效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1年01期

6 魏赞美;庄启岚;;针刺足三里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及对免疫功能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1996年06期

7 陈敬鑫;张子沛;罗金凤;王健;丁晓雯;;苦瓜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2年01期

8 王洁;;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败血症体会[J];临床医药实践;2011年03期

9 杨莉萍;李东东;龚水明;陈少莲;;不同保存温度和时间对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10 唐瑟,姚裕家,陈永秀,陈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贫血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年04期



本文编号:6276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6276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7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