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凝血功能的监测治疗及预后
本文关键词: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凝血功能的监测治疗及预后
更多相关文章: 体外循环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紫绀 凝血功能 红细胞压积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紫绀 体外循环 血液保护 纤维蛋白原
【摘要】:研究目的: 观察重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CCHD)患儿围体外循环期凝血功能的变化以及在血栓弹力图指导下纠正凝血功能的疗效及血制品的应用情况。 研究方法: 入选36名紫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按照紫绀程度分为两组:重度紫绀组(H组,n=20),血红蛋白压积(HCT)≥54%;和轻度紫绀组(L组,n=20),血红蛋白压积(HCT)54%。围术期共选择四个时间点采集血样:T1麻醉诱导后,T2体外循环中复温至36C。,T3鱼精蛋白中和后15分钟,T4术后4小时。凝血功能的改变用血栓弹力图(TEG)评估。术后,H组患者采取在TEG指导下针对性输入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而L组采取经验性输注血浆及血小板的输注方式,在T4点观察凝血功能纠正效果。研究结果: 在T1时间点,H组患儿凝血功能显著低于L组患儿(P0.01),并且随HCT的增高而明显下降(P0.01),但血小板功能尚可维持正常。在T2时间点,H组患儿的血小板水平大幅度下降(P0.01),而功能性纤维蛋白原(Ffg)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在T3时间点,H组患儿的凝血因子水平及Ffg水平均得到提高(P0.01),但血小板功能却没有明显改善(P0.05)。经过输血治疗,在T4时间点,两组患儿血小板功能均恢复到术前水平,整体凝血功能亦恢复正常水平,两组间无明显差异。H组患儿的Ffg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1)。 研究结论: 纤维蛋白原联合血小板输注更有利于重度紫绀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凝血功能的恢复,而对于轻度紫绀的患儿来说,术后单独给予血小板即可满足要求。 研究目的: 评价术后补充纤维蛋白原在重度紫绀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血液保护中的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 研究方法: 选择行大动脉掉转手术(ASO)或双动脉根部换位手术(DRT)且红细胞压积大于54%的患儿40名,分为对照组(20名)及试验组(20名),对照组术后按照传统临床经验补充血制品,试验组在传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血栓弹力图(TEG)结果指导补充纤维蛋白原,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失血情况以及同种异体血的使用情况,并观察预后指标的差异。 研究结果: 两组术后失血量无明显差异,试验组患儿术后24小时内新鲜冰冻血浆(FFP)用量和围术期总FFP用量明显减少(P=0.006,P=0.006),呼吸机带机时间、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总天数均明显缩短(P值分别为0.009,0.009,和0.006)。 研究结论: 纤维蛋白原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血浆改善重度紫绀患儿术后的凝血功能异常,起到较好的血液保护作用,并可改善预后。
【关键词】:体外循环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紫绀 凝血功能 红细胞压积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紫绀 体外循环 血液保护 纤维蛋白原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614
【目录】:
- 前言4-9
- 紫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凝血功能的监测与治疗9-22
- 中文摘要9-10
- Abstract10-12
- 1. 材料与方法12-13
- 1.1 临床材料12
- 1.2 麻醉与体外循环方式12
- 1.3 血标本取样及处理12-13
- 1.4 血栓弹力图分析13
- 1.5 统计学方法13
- 2. 结果13-17
- 2.1 H组组内分析13-16
- 2.2 L组组内分析16
- 2.3 H组与L组间比较16-17
- 3. 讨论17-19
- 3.1 基础凝血功能与术前HCT17-18
- 3.2 术中凝血功能改变18
- 3.3 治疗效果18-19
- 4. 结论19
- 参考文献19-22
- 纤维蛋白原的应用在重度紫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的血液保护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22-30
- 中文摘要22-23
- Abstract23-24
- 1. 材料与方法24-26
- 1.1 临床资料24-25
- 1.2 麻醉及体外循环方法25
- 1.3 检测指标25
- 1.4 统计学方法25-26
- 2. 结果26-27
- 3. 讨论27-29
- 参考文献29-30
- 致谢30-31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顺利;薛玉良;王洪武;;Sonoclot分析仪在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评价[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高顺利;;两种血液稀释方法在心肺转流术中的比较[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麻彬;王志农;张宝仁;徐志云;杨立信;陈克彪;李健;;重组凝血因子Ⅶa对体外循环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4 张振;王武军;王振康;;法乐氏四联症术中改良超滤及氧合器选择对术后出血量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5 林琦;覃家锦;冯旭;;停跳与不停跳心内直视术对血小板和P-选择素影响的对比研究[J];广西医学;2009年06期
6 银世杰;黄海清;;机血回输对体外循环心内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0年12期
7 银世杰;黄海清;彭劲松;;心脏停搏与不停搏心内手术体外循环对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J];广西医学;2011年03期
8 黄国勇;银世杰;黄海清;;心房颤动对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3年05期
9 梁友君;林丽珠;檀润先;李东涛;范海鸥;张福维;;心脏瓣膜置换术中血液回收方式对血液保护的效果[J];广西医学;2013年11期
10 欧美军;李乐之;刘晓鑫;周艳红;;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4年1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振;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凝血机制异常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2 王明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与基础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3 刘晋萍;减少围体外循环期的血制品输入对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银世杰;机血回输对体外循环心内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冯光强;三种超滤技术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应用分析[D];郑州大学;2011年
3 王丽红;氨甲环酸减少先心患儿术后出血和抑制炎症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吴玉辉;非体外与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病人心肌损伤及临床疗效对比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5 陆志强;欣维宁修饰的血栓弹力图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6 刘建东;氨基己酸和乌司他丁对心脏瓣膜置换病人纤溶系统和炎症反应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7 严继荣;先天性心脏病儿童体外循环术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D];山东大学;2012年
8 朱傲雪;中国献血人群中TRALI相关危险性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孙舸;Stanford A型夹层术后并发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10 黄倩;国产3000P型自体血回收机在脊柱手术中血液回收质量的评价[D];中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650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665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