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及磷酸肌酸钠早期干预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3 06:21
本文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及磷酸肌酸钠早期干预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生儿 窒息 心肌损害 心肌损伤标志物 磷酸肌酸钠
【摘要】:目的: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之一,其危害性大,可影响窒息新生儿预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α-羟基丁酸脱氢酶(α-HBDH)及肌红蛋白(Mb)为常用的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这些指标的测定对窒息后心肌损害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估有一定价值。CP已广泛用于成人心绞痛、心肌梗死、各种原因导致的心功能不全等疾病,用于保护心肌作用,取得了较好疗效。在儿科临床工作中,CP已用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小儿肺炎或病毒感染后合并心脏损害等疾病,但对其在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中研究甚少。为了进一步了解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在窒息新生儿的变化,本实验测定了窒息新生儿血清CK、CK-MB、LDH、α-HBDH、Mb及cTnI的水平,同时应用CP进行早期干预,观察其心脏保护作用。 病例及方法:选定101例窒息新生儿,其中轻度窒息组(57例),重度窒息组(44例),对照组为同期住院无窒息的新生儿40例。将重度窒息组又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R组)22例及CP治疗组(CP组)22例,R组给予常规辅助呼吸、保温、维持内环境稳定及对症等治疗,CP组患儿除给予上述常规治疗外,加用CP静脉滴注,测定各组患儿24h内血清CK、CK-MB、LDH、α-HBDH、Mb及cTnI的含量,并测定重度窒息组患儿生后第7d血清CK、CK-MB、LDH、α-HBDH、Mb及cTnI的含量,同时记录重度窒息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及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观察R组及CP组临床疗效。 结果:1、窒息新生儿血清CK、CK-MB、LDH、α-HBDH、Mb及cTnI均较对照组高,且重度窒息组较轻度窒息组增高更明显。2、R组与CP组治疗后CK、CK-MB、Mb、LDH、α-HBDH及cTnI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且治疗后CP组CK、CK-MB、LDH、α-HBDH及cTnI含量与R组比较下降更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3、重度窒息患儿入院24h均有心肌损害临床症状、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高,7d后R组与CP组心肌损害临床症状发生率及检查结果异常率均明显下降,CP组与R组比较下降更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1、新生儿窒息早期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CK、CK-MB、LDH、α-HBDH、Mb及cTnI增高;2、且随窒息程度加重,升高越明显;3、有助于判断心肌损害严重程度;4、CP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关键词】:新生儿 窒息 心肌损害 心肌损伤标志物 磷酸肌酸钠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22.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中英文缩略词表11-12
- 第1章 引言12-15
- 第2章 综述15-27
- 2.1 新生儿窒息概念15-16
- 2.2 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发病机制16
- 2.3 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表现16
- 2.4 新生儿窒息后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16-20
- 2.4.1 肌钙蛋白17
- 2.4.2 心肌酶谱17-18
- 2.4.3 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脑型18-19
- 2.4.4 肌红蛋白19
- 2.4.5 脑钠肽和 N 端脑钠肽原19-20
- 2.4.6 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20
- 2.5 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心电图改变20-21
- 2.6 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超声心动图改变21-22
- 2.7 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心脏保护性药物研究进展22-27
- 2.7.1 1,6-二磷酸果糖22-23
- 2.7.2 维生素 C23
- 2.7.3 辅酶 Q1023-24
- 2.7.4 牛磺酸24
- 2.7.5 复方丹参24-25
- 2.7.6 磷酸肌酸钠25-27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27-30
- 3.1 研究对象和分组27-28
- 3.1.1 研究对象27
- 3.1.2 试验分组27-28
- 3.2 研究方法28-29
- 3.2.1 标本采集28
- 3.2.2 仪器及试剂28-29
- 3.2.3 具体方法29
- 3.3 统计方法29-30
- 第4章 研究结果30-34
- 4.1 各组一般资料的比较30
- 4.2 新生儿窒息后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30-31
- 4.3 CP 组和 R 组生后 24 小时内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比较31
- 4.4 R 组治疗 7 后天后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31-32
- 4.5 CP 组治疗 7 后天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32
- 4.6 CP 组和 R 组治疗 7 天后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比较32-33
- 4.7 CP 组和 R 组治疗前后心肌损害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变化33-34
- 第5章 讨论34-39
- 第6章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8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8-49
- 致谢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辉;尉进茜;;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北京医学;2012年05期
2 张秀山;刘暌;张彦;闫华;刘海根;梁禹;;磷酸肌酸钠辅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5期
3 陈光福,蔡茵莎,刘丽辉,黄铁军;新生儿窒息后心肌肌钙蛋白Ⅰ与心肌酶活性的时相变化及其意义[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2年04期
4 金越;韩国柱;李颖;马郁芳;周琴;孙慧君;;磷酸肌酸的脑保护作用研究[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5 王红霞;;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年01期
6 范毅敏;覃丽君;甄宇峰;沈娜君;;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心肌损害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09年04期
7 李武勇;;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J];广东医学;2011年15期
8 杨静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研究[J];河北医学;2009年12期
9 黄丽君;冯国富;;窒息新生儿心肌酶与心肌肌钙蛋白Ⅰ变化的临床意义[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李春杰;;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0年22期
本文编号:6658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66582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