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ZF1基因拷贝数异常在儿童B系ALL中的意义
本文关键词:IKZF1基因拷贝数异常在儿童B系ALL中的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IKZF1 儿童 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预后
【摘要】:[目的]了解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IKZF1基因拷贝数异常情况,揭示其临床特征,明确IKZF1基因拷贝数异常的价值,为今后IKZF1基因拷贝数异常B-ALL患儿化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LPA)法检测满足入组标准的93例初诊B-ALL患儿的IKZF1基因拷贝数异常情况。分析IKZF1拷贝数缺失与B-ALL患儿性别、初诊年龄、CNS情况、初诊白细胞数、早期治疗反应、MRD分组、危险分组、基因亚型、无病生存率(DFS)及总生存率(OS)的关系。运用Cox多元回归分析,明确影响B-ALL患儿DFS及OS的危险因素。[结果]1.B-ALL患儿IKZF1的缺失率为19.4%(18/93),其中IKZF1基因8个外显子均缺失者3例,单纯1号外显子缺失者9例,4-7号外显子缺失者4例,2-7号外显子缺失者1例,3-7号外显子缺失者1例。2. IKZF1缺失组B-ALL患儿3例复发,均在高危组且均为骨髓复发,复发率16.7%(3/18);其中2例死亡,复发至死亡时间分别为68和113天。而IKZF1正常组7例复发(骨髓复发4例,睾丸复发1例,中枢神经系统复发2例),复发率9.3%(7/75);其中低危组1例(睾丸复发),中危组2例(骨髓复发1例,中枢神经系统复发1例),高危组4例(骨髓复发3例,中枢神经系统复发1例);其中中危组1例中枢神经系统复发(复发至死亡时间为65天)和高危组2例骨髓复发患儿死亡(复发至死亡时间分别为78和121天)。3. IKZF1缺失组与KZF1正常组在性别、年龄、早期治疗反应、初诊时脑脊液状态以及根据CCLG-ALL-2008方案划分的最终危险度分组比例均无显著差异,但IKZF1缺失组患儿初诊时高白细胞血症及MRD高危组的比例明显高于IKZF1正常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9和0.041)。4.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347天,Kaplan-Meier分析显示IKZF1缺失组DFS略低于IKZF1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300天DFS率分别为0.798±0.206 vs 0.925±0.073, P=0.437); IKZFI缺失组患儿OS亦略低于1K2F1正常组患儿,但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300天OS率分别为0.929±0.135 vs0.985±0.029,P=0.329)。5.Cox多元回归分析发现,BCR/ABL1情况、MLLr情况、最终危险分组以及早期治疗反应对于B-ALL患儿的DFS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R/ABL1情况、MLLr情况以及最终危险分组对于B-ALL患儿的OS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CR/ABL1情况和MLLr情况对患儿的DFS和OS影响最大。[结论]1.儿童IKZF1的IK6等负显性(DN)亚型可能不如成人多见,IKZF1不同外显子的缺失可能对儿童均有价值。2. IKZF1缺失可能主要影响患儿的骨髓肿瘤干细胞,并且应重点关注高危IKZF1缺失患儿,其复发及死亡率较高。3.IKZF1缺失可能是高白细胞血症及MRD水平高的ALL患儿预后较差的原因之一。4.随着随访时间延长,IKZF1缺失提示预后的价值逐渐明确。5.基因亚型仍是影响患儿预后的主要因素。6.应将IKZF1缺失作为一项危险因素用于危险分层,以指导治疗;同时,对于IKZF1缺失的B-ALL患儿,其维持期治疗方案可能需有所更改以改善预后,如:加大药物剂量、增加化疗药物或延长维持治疗时间等,但应依据患儿的药物耐受性等具体情况。7.MLPA法检测IKZF1的拷贝数变化,方法简便,可用于ALL患儿治疗前明确IKZF1状况的检测手段,甚至用于ALL患儿的MRD监测。
【关键词】:IKZF1 儿童 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预后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3.71
【目录】:
- 缩略词表5-6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1
- 前言11-18
- 材料与方法18-26
- 结果26-33
- 讨论33-39
-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7
- 综述47-69
- 参考文献59-69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69-70
- 致谢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郄淑燕;潘博;马全胜;米立新;;基因拷贝数变异与人类疾病研究进展[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年03期
2 刘斌;蒋琴琴;刘移民;;谷胱甘肽硫转移酶T1基因拷贝数多态性与铅毒性症状关系[J];中国职业医学;2012年01期
3 周仁芳;曾爱平;;浙江沿海地区汉族人群CYP2D6基因拷贝数多态性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年07期
4 刘斌;蒋琴琴;刘移民;;CYP2E1基因拷贝数多态性与职业性铅中毒易感性的关系研究[J];华南预防医学;2012年01期
5 吴令杰;杨湛;范慧敏;胡凤玉;关玉娟;杨可立;;不同慢性HBV感染转归患者PD-1基因拷贝数的变异[J];广东医学;2011年02期
6 张薇;徐斌;吴昊;;CCL3L1基因拷贝数与HIV-1易感性[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06年03期
7 徐斌;石英;惠威;何佳丽;魏琳琳;王征;陈德喜;;趋化性细胞因子CCL3L1基因拷贝数与HIV-1易感性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年12期
8 胥顺;周万军;牟毅;程钢;;基因拷贝数定量检测在缺失型α-地贫快速诊断中的应用[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年04期
9 杨可立;杨湛;范慧敏;胡凤玉;关玉娟;吴令杰;;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不同转归组患者BCL2L11、IL7R基因拷贝数的对比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2年06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殷杰;杨世伟;秦玉明;朱善良;李军;曹黎明;周凯;程学英;王大为;;对238例间隔缺损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基因拷贝数变异的研究[A];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2 杨可立;杨湛;关玉娟;陈燕宇;;慢性HBV感染不同转归组患者BCL2L11基因拷贝数变异对比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3 严文华;谢敏;王波;阚慧娟;周万平;黄洁;;KIAA1267基因拷贝数变异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的研究[A];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4 郝大程;李明霞;肖培根;张宇;陈玮琦;;定量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 2D6基因拷贝数的实时定量PCR方法(英文)[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一种鉴定鲤鱼基因拷贝数的方法”获专利授权[N];中国渔业报;2014年
2 薛严;中日韩人种基因拷贝数变异图谱出炉[N];科技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登峰;补体基因在Behcet病、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中的遗传易感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2 杨明娟;牛CYP4A11基因拷贝数变异及其生物学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3 徐高四;FCGR3B基因拷贝数多态性与肾脏疾病相关性和机制探讨[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罗乐;BACH-1,BACH-2,,NRF-1基因拷贝数变异与Behcet病和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2 殷海斌;IKZF1基因拷贝数异常在儿童B系ALL中的意义[D];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
3 吴令杰;慢性HBV感染不同转归者免疫调节基因拷贝数及表达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1年
4 朱生元;中国人群SMN1基因拷贝数的分子鉴定及其脊肌萎缩症的快速基因分型[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5 廖丹;T细胞转录因子基因与葡萄膜炎遗传易感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6 杨可立;慢性HBV感染不同转归组免疫相关因子基因拷贝数变异的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0年
7 于若寒;FCGR3B基因拷贝数变异与河南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8 谢敏;KIAA1267和PRH1基因拷贝数变异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9 胡晓;MLPA技术在单基因遗传病DMD/BMD、SMA基因诊断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97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697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