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川崎病患儿血清TPO、TSP-1动态变化的研究及意义

发布时间:2017-08-20 00:14

  本文关键词:川崎病患儿血清TPO、TSP-1动态变化的研究及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川崎病 血小板 血小板生成素 血小板敏感蛋白-1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 TPO)、血小板敏感蛋白-1(thrombospondin-1, TSP-1)浓度、血小板计数(platelet total, PLT)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患儿病程中的动态变化,进一步了解KD患儿病程中血小板数量及功能状态变化规律,探讨TPO、TSP-1与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状态的关系及可能机制,为阐明KD患儿发病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我院住院治疗的32例KD患儿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及30例同期住院治疗的对照组患儿血清TPO、TSP-1浓度,PLT及血小板相关参数,统计分析KD患儿病程中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患儿间的差异,上述指标在病情演变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趋势,血清TPO、血清TSP-1和PLT间的相关性。 结果:(1)与对照组患儿比较,急性期KD患儿血清TPO、血清TSP-1、PLT、 PCT.PDW.MPV及PLCR均升高(P0.05);亚急性期KD患儿血清TP0、血清TSP-1、 PLT、PCT、PDW、MPV升高(P0.05);恢复期KD患儿PLT、PCT仍然升高(P0.05),其余指标无统计学差异。 (2)血清TPO与血清TSP-1在KD患儿急性期浓度最高,随着病程进展逐渐降低;PLT急性期有升高趋势,亚急性期达到高峰;而血小板活化程度子急性期最高,之后逐渐降低。与亚急性期比较,急性期KD患儿血清TPO、血清TSP-1、 PDW、MPV、PLCR升高(P0.05), PLT、PCT (P0.01)则明显降低;与恢复期比较,急性期KD患儿血清TPO、血清TSP-1、PDW、MPV、PLCR明显升高(P0.01),PLT及PCT无统计学差异;与恢复期比较,亚急性期KD患儿血清TPO、血清TSP-1、 PLT、PCT、MPV升高(P0.05),而PDW及PL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血清TPO、血清TSP-1及PLT相关性分析:急性期及恢复期KD患儿血清TPO与血清TSP1无相关性,亚急性期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4118,P0.05):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恢复期KD患儿血清TPO与PLT、血清TSP-1与PLT无线性相关关系(P0.05)。 结论:(1)TPO在KD患儿病程中可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物,其浓度除受到血小板数量调节外,还受到其它因素调控。 (2)KD患儿亚急性期血小板数量明显升高,滞后于血清TPO高峰期,TPO在促进血小板数量增多中发挥主要作用。 (3)血清TSP-1浓度与血小板的活化程度变化趋势一致,可以作为评估血小板活化程度的一个指标,KD患儿急性期血小板活化最明显。
【关键词】:川崎病 血小板 血小板生成素 血小板敏感蛋白-1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25.4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前言9-11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11-17
  • 1.1 研究对象11-12
  • 1.2 实验过程12-17
  • 第二章 结果17-24
  • 2.1 血清TPO、TSP-1、PLT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分布情况17-22
  • 2.2 血清TPO、血清TSP-1、PLT间相关分析22-24
  • 第三章 讨论24-31
  • 第四章 结论31-32
  • 4.1 主要结论31
  • 4.2 研究展望31-32
  • 第五章 附录32-33
  • 第六章 参考文献33-36
  • 综述36-46
  • 参考文献43-46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46-47
  • 致谢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宋忻,韩忠朝;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5年01期

2 章靓;陈旺;庞文生;胡娟;;血栓形成机制及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9年04期

3 丁红芳;鞠秀丽;高欣义;杨昭华;王莲英;刘杰;;ITP患儿TGF-β_1、TPO变化的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07年16期

4 田鑫;贺湘玲;方亦兵;邹润英;刘珊珊;;川崎病患儿血小板生成素和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相关性[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年13期

5 陈玮;谭超超;刘丹萍;;血小板参数对川崎病诊断的临床意义[J];实用预防医学;2010年10期

6 黎赛;莫丽亚;杨丽华;宋春荣;周舟;刘建良;;川崎病患儿血小板激活参数和凝血功能检测及意义[J];实用预防医学;2010年11期

7 吴敏;陈捷;;川崎病患儿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08年17期

8 高青梅;梁爱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生成素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4期



本文编号:703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703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0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