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孤独症相关基因NRXN3β启动子区域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0 19:15

  本文关键词:孤独症相关基因NRXN3β启动子区域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NRXN3β 启动子 顺式作用元件 转录因子


【摘要】:目的:确定NRXNSβ基因中具有启动子活性功能的区域,并限定最小的启动子区域范围,寻找具有调控NRXN3β基因启动子转录的顺式作用元件所在区域,证实顺式元件中对启动子活性起主要作用的核心碱基。方法:分别构建涵盖Genbank数据库里NRXN3β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上游约1500bp、下游约300bp的NRXN3β基因启动子正向序列和反向序列-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将人胚肾细胞HEK293用实验室常规方法培养后,使用自Invitrogen公司购得的转染试剂Lipofectamine2000,将构建的两个NRXN3β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转染48孔板培养的HEK293并使其在该细胞内表达出荧光素酶。转染后的细胞进行裂解,细胞裂解液中的荧光素酶活性使用Promega公司购得的双荧光素酶检测试剂(E1910)进行测定,在同批次转染的内参pGL4.10载体的荧光素酶活性校准后,用最终活性的比值反应NRXN3β基因的启动子活性,确定NRXN3β基因序列NRXN3β-1445/+302E具有启动子活性。然后在该段序列基础上进行5’端删切和3’端删切并构建相应的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比较荧光素酶活性的差异,发现了NRXN3β基因中具有启动子活性两个最小区域NRXN3β-543/-121E和NRXN3β-50/+117E,并确定对启动子活性起调控作用的顺式作用元件所存在的序列NRXN3β-110/-80o最后分别以p4NRXN3β-543/+117E, p4NRXN3β-100/+117E和p4NRXN3β-110/+117E为模版,使用基因定点突变技术在序列NRXN3P-110/-80中进行碱基突变并比较荧光素酶活性,确定了对启动子活性有重要作用的顺式作用元件中的核心碱基。结果:成功构建了涵盖不同区域序列的NRXN3β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最长插入序列片段长1747bp,包含NRXN3β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445bp到下游302bp的序列。继续删切NRXN3β-1445/+302E的5’端及3’端并转染HEK293,发现序列中存在一系列影响启动子活性的激活区域及抑制区域,同时分析发现序列NRXN3β-543/-121E及NRXN3β-5O/+117E这两个序列中均可能含有启动子最小活性区域。在启动子NRXN3β-50/+117E的5’端删切发现-110/-80区域可能包含调控启动子转录的顺式作用元件,并对NRXN3β的启动子活性可能起关键作用。通过对序列-110/-90的碱基进行基因定点突变发现,位于-107/-105、-101/-99、-98/-95的碱基是顺式作用元件中的核心碱基。对比数据库发现-110/-80序列是一段高GC含量区域,存在多个候选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结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找到了包含NRXN3β基因启动子的两个最小区域NRXN3β-543/-121E和NRXN3β-50/+117E,并确定对启动子活性起主要作用的序列NRXN3β-110/-80,该序列中存在调控启动子活性的顺式作用元件,确定了顺式作用元件中的核心碱基所在位置。与顺式作用元件互相作用的转录因子有待确定,同时启动子具体结构和功能都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来证实。
【关键词】:NRXN3β 启动子 顺式作用元件 转录因子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9.94
【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5-6
  • 中文摘要6-9
  • 英文摘要9-12
  • 前言12-14
  • 1 材料和方法14-25
  • 1.1 材料14-15
  • 1.2 方法15-25
  • 2 结果25-37
  • 2.1 确定构建载体的NRXN3β基因序列具有启动子活性25-28
  • 2.2 确定序列中启动子活性功能区的分布28-30
  • 2.3 确定序列中具有启动子活性的两个最小区域30-32
  • 2.4 证实对启动子活性起主要作用的核心碱基32-37
  • 3 讨论37-39
  • 参考文献39-42
  • 全文总结42-43
  • 文献综述43-50
  • 参考文献48-50
  • 致谢50-51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题目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慧,郑文岭,崔东,马文丽;泛素启动子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03年12期

2 高刚;鲁艳芹;韩金祥;赵丽;;双启动子对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9年10期

3 程元桥,林菊生,王文琦,廖家智,姜晓丹,冯玮,熊平;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启动子-969G→C多态性的功能[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年09期

4 吴志香;邵敬伟;袁凤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启动子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生物技术通讯;2005年06期

5 王秀亮;陈卫;梁光萍;陈建;苏踊跃;杨程;罗向东;;人β1整合素启动子核心启动序列初步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年01期

6 周天鸿,李月琴,朱嘉明,云泓若,肖小敏;真核细胞转录系统启动T7启动子起始的研究[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0年03期

7 朱立红;倪培华;应雅韵;张洁;金磊;樊绮诗;;血脂与肝脂酶启动子514C/T多态性的关系[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5年06期

8 朱爱华,彭大新,刘秀梵,张如宽;鸡痘病毒载体启动子的优化[J];病毒学报;2000年04期

9 丁清泉,戴顺英;σ~(38)识别的启动子-35区核酸序列特征研究[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99年01期

10 黄小东,张俊武,阳学贤,王以弘,赵华路;人Aγ-珠蛋白基因-173T→C突变对启动子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昌杰;胡桂兵;张上隆;;果实成熟特异启动子研究进展[A];中国园艺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2 萧凤回;段承俐;薛刚平;;快速检测干旱和脱水可诱导植物启动子瞬间表达特性的方法[A];中国遗传学会七届一次青年研讨会暨上海高校模式生物E——研究院第一届模式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龙海涛;李洪清;李玲;;蓝猪儿捕获启动子系统建立[A];2006中国植物细胞发育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杨俊;刘继红;郭小林;王涛;王军凯;陈美元;王少刚;叶章群;;人肾组织GGCX基因启动子区克隆与活性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马小娟;侯林;陈曦;马飞;;人类选择性剪接基因与选择性启动子关联的系统分析[A];“基因、进化与生理功能多样性”海内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比较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6 陈慧峰;林育纯;林丽娜;方飞;陈雯;林忠宁;;蛋白磷酸酶2A不同亚基基因启动子区遗传变异性位点筛查[A];遗传学进步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李静;刘学群;王春台;;一个烟草葡糖基转移酶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诱导表达[A];湖北省植物生理学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吕杰;赵莹子;黄玉屏;沈萍;陈向东;;嗜盐古生菌Haloarcula hispanica淀粉酶基因启动子的研究及其跨域表达载体的构建[A];基因开启未来:新时代的遗传学与科技进步——湖北省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9 夏定国;张婷婷;赵巧玲;张国政;裘智勇;;家蚕脂肪酶Ⅰ基因的启动子分析[A];第十届家(柞)蚕遗传育种及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王小华;姜广水;吴钦贞;姜萍萍;刘浩;江浩;;二价双启动子防龋DNA疫苗的构建及鉴定[A];2007年第七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钱铮;人类DNA上启动子数量可能超过十九万[N];人民日报;2006年

2 钱铮;人类DNA上启动子数量可能超过19万个[N];医药经济报;2006年

3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白细胞介素-10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自身表达水平的影响[N];中国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洪鑫;ZHX2调控脂蛋白脂酶参与脂肪肝及肝细胞肝癌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宋剑平;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因启动子区多态与散发性脑动静脉畸形的遗传易感性分析与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田媛;关于人脑胶质瘤中miR-144/451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4 王相玲;ICP4促进miR-101表达及miR-101调节HSV-1复制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5 杨予涛;一个光合组织特异表达启动子的克隆、功能分析及其转录因子的鉴定[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6 杨晓敏;环加氧酶-2启动子区抑制性结合蛋白的鉴定和功能分析[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7 柳小庆;玉米胚特异性高表达启动子的基因组规模筛选、克隆和功能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8 李哲;酿酒酵母和大肠杆菌的启动子特性及其代谢工程应用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9 陆超;人CD2AP基因启动子的鉴定及其功能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10 宋斐;胚乳特异性ALP type-B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霜;家蚕血细胞特异启动子的筛选与鉴定[D];西南大学;2015年

2 王璇;水曲柳节律基因LHY启动子克隆及功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赵夏云;芥菜开花整合子SOC1的启动子克隆及其与FLC、SVP蛋白相互作用[D];西南大学;2015年

4 张鑫平;拟南芥和油菜花药特异表达启动子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5 于璐;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转录调节特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李玉姣;猪肝脏特异性TTR基因启动子驱动扣囊复膜孢酵母菌BGL1基因在转基因鼠中的表达验证[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7 郭凯庆;反向PCR精确定位人结肠癌SW480细胞CD133基因启动子区脱氧核糖核酸酶Ⅰ高敏感位点[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8 杨丹;大豆诱导型NAC转录因子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李杰;杨树木质部特异性启动子的功能及JCesAP关键调控域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10 汪泽宇;c1orf109结合cyclin D1启动子序列特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083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7083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4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