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C胃肠感染小鼠模型血浆Th1、Th2、Th17淋巴细胞因子变化及意义
本文关键词:EPEC胃肠感染小鼠模型血浆Th1、Th2、Th17淋巴细胞因子变化及意义
【摘要】:目的:儿童感染性腹泻病中关于CD4~+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代表因子的研究在轮状病毒性腹泻中多有报道,在细菌性腹泻病例中此类研究少有报道。本实验利用EPEC E2348/69型给昆明小鼠灌胃,模仿人类胃肠感染主要感染途径(经口感染),制造人类细菌感染性腹泻疾病动物模型。检测小鼠发病时的外周血浆中的Th1、Th2、Th17淋巴细胞代表因子的水平,探索小鼠胃肠道感染时的免疫反应变化。 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普通健康昆明小鼠40只,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20只)和实验组(20只)。实验组给予EPEC-E2348/69混悬液灌胃,浓度5×10~8CFU/ml,剂量0.5ml。对照组处理因素将EPEC混悬液更换为生理盐水,余同实验组。灌胃8小时后观察小鼠的大便性状、精神状态、行为动作,计算腹泻指数、腹泻率、粪便培养EPEC检出率。灌胃前及灌胃后24h取小鼠外周血行血细胞分析,细菌灌胃后24h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外周血,离心后取血浆。采用CBA技术检测血浆中的IL-2、TNF、IFN-γ、IL-6、IL-10、IL-4、IL-17A淋巴细胞因子水平。 结果: 1.小鼠感染性腹泻动物模型制备成功,实验组小鼠灌胃前WBC(7.45±1.86)×10~9较灌胃后24小时WBC(6.22±1.42)×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5)。N(%)、L(%)灌胃前后虽有改变但未有统计学意义(P=0.071,0.0760.05);实验组腹泻指数(1.12±0.66)高于对照组(0.00±0.00)且有统计差异(P0.05),,实验组腹泻率(85%)及粪便培养EPEC检出率(75%)高于对照组0%;细菌灌胃后约8小时小鼠出现倦怠、精神萎靡、行动迟缓,部分小鼠出现粘液便、稀便,部分小鼠出现松软大便(较正常粪便含水多)。对照组小鼠大便性状及精神状态等无明显改变。 2.小鼠灌胃24h后外周血浆中Th1细胞因子:IL-2实验组(2.56±0.31)pg/ml较对照组(2.25±0.31)pg/ml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实验组TNF(11.89±3.12)pg/ml、IFN-γ(25.45±69.20)pg/ml较对照组TNF(10.42±3.35)pg/ml、IFN-γ(7.45±7.80)pg/ml水平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4,0.262);Th2细胞因子:实验组IL-6(16.71±19.64)pg/ml、IL-10(12.11±3.61)pg/ml、IL-4(3.10±0.62)pg/ml与对照组IL-6(5.96±6.75)pg/ml、IL-10(12.11±3.61)pg/ml、IL-4(2.54±0.24)pg/ml比较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0.022,0.001);Th17细胞因子: IL-17A实验组(3.01±0.58)pg/ml较对照组(2.62±0.39)pg/ml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 3.实验组Th1细胞因子总水平(39.91±71.00)pg/ml较对照组(20.13±10.46)pg/ml水平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70.05).实验组Th2细胞因子总水平(34.84±20.06)pg/ml较对照组(20.62±8.37)pg/ml水平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0.05).实验组Th1/Th2比例(0.975)较对照组(1.024)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20.05)。 结论: 1.本实验采用经口灌喂EPEC感染小鼠,模仿人类胃肠感染主要诱发途径(经口感染),人类细菌感染性腹泻疾病动物模型复制成功。 2. EPEC感染小鼠后,小鼠外周血浆中IL-2、IL-6、IL-10、IL-4、IL-17A淋巴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升高,Th1/Th2/Th17细胞(因子)均参与了免疫反应过程,小鼠胃肠道感染后体内炎症反应是一个整体和动态过程。 3.EPEC感染小鼠后,小鼠体内以Th2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为主,Th1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炎症反应过程中占非主导地位。 4.EPEC胃肠感染小鼠动物模型血浆中Th1、Th2、Th17类细胞因子升高及比例改变,提示EPEC肠道感染可能与慢性免疫性、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相关,有待更全面及深入的探索。
【关键词】:动物模型 腹泻 细菌感染 淋巴细胞因子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25.7
【目录】: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5-6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1
- 1.引言11-16
- 2.材料和方法16-20
- 2.1 材料16
- 2.1.1 实验动物16
- 2.1.2 主要实验试剂16
- 2.1.3 主要实验仪器16
- 2.2 方法16-19
- 2.2.1 感染性腹泻小鼠模型制备16-17
- 2.2.2 感染性腹泻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因子检测17-19
- 2.3 统计学处理19-20
- 3.结果20-29
- 3.1 感染性腹泻小鼠模型的建立20-21
- 3.2 血浆中 Th1、Th2、Th17 淋巴细胞因子水平:21
- 3.3 小鼠外周血总体 Th1、Th2 水平及 Th1/Th2 比例变化21-29
- 4.讨论29-36
- 4.1 动物模型制备及腹泻发病机理29-30
- 4.2 肠道免疫反应与 Th1、Th2、Th17 细胞及其代表因子30-36
- 5. 结论36-37
- 6.参考文献37-41
- 7.附录41-42
- 8.致谢42-43
- 综述43-52
- 参考文献49-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玲芝;马利芹;王丽叶;张晓利;徐倩倩;霍晓青;靳喜朋;秦建华;董世山;;建立动物腹泻模型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6期
2 郭渠莲;刘文君;曾国庆;陈书琴;王开正;邓正华;蔡美珠;曾瑜;;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的病毒病原学及临床特点[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年04期
3 刘恩庆;叶涛;施凤兰;刘功姝;张晓燕;李义民;;天津市0~18岁儿童腹泻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年06期
4 杨友新;覃佩枝;吴子娟;;细菌性肺炎血清超敏-CRP、白细胞介素-6及纤维蛋白原的变化[J];海南医学;2010年21期
5 赵显虹;刘继贤;李瑞;贾文燕;;副流感病毒3型感染肺炎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1年05期
6 熊文虹 ,杜华 ,李柳青;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测定的临床意义[J];临床儿科杂志;2002年07期
7 许浒,熊密,吴焕明,刘绍春,郝春荣,赵时宇,黄庆华,车东媛;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引起大鼠小气道炎症的免疫学特征[J];上海免疫学杂志;2001年04期
8 李妤蓉;马涛;赵金媛;李朝争;;沙门氏菌感染T细胞激活的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07年09期
9 刘殿峰,刘淑霞,刘秀霞,杨淑萍,马丹,高洪喜,刘占军,王仁辉,薄文学;昆明小鼠生物学特性标准化研究[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1年01期
10 杨立华;傅晓凤;潘传四;李黑大;揭羽青;;细胞炎前因子测定对感染性腹泻诊断的价值[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年01期
本文编号:7343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734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