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苍白球磁共振T1WI信号升高的原因分析
本文关键词:新生儿苍白球磁共振T1WI信号升高的原因分析
【摘要】:背景与目的在新生儿磁共振成像检查中,经常发现双侧苍白球T1WI信号不同程度的对称性升高,这一现象至新生儿后期会逐渐消失,因此也称“苍白球T1WI信号一过性升高”。目前关于苍白球T1WI信号升高的研究多局限于胆红素脑病,诸多研究证实胆红素脑病可以引起苍白球T1WI对称性高信号。然而利用苍白球T1WI高信号来诊断胆红素脑病存在较高的假阳性,正如笔者临床中的发现,新生儿出现苍白球T1WI信号升高的比例较高,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并没有胆红素脑病,甚至正常的胆红素水平也可出现苍白球T1WI信号对称性升高,这对临床影像诊断和征象的解释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本研究通过一组新生儿的MRI及临床资料的分析,探讨引起新生儿苍白球T1WI信号升高的原因。对象及方法1病例资料收集2013年1月到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MRI检查的住院新生儿病例资料。观察MRI图像,选择各序列信号表现比较正常(不包括T1WI苍白球区域高信号)的病例,除外严重颅内病变(如颅脑发育畸形、脑积水等)以及图像伪影较重的病例,同时除外MR检查与胆红素检测时间间隔超过5 d的病例。最后共有427例新生儿纳入统计。2研究方法2.1苍白球T1WI高信号的定性由两位主治以上医师分别对颅脑MRI进行阅片,重点观察苍白球区域的表现,判断苍白球信号有无升高,对有异议的病例经讨论后取得一致意见。2.2苍白球T1WI信号的定量分别测量双侧苍白球和额叶大脑皮质信号强度值,计算苍白球与额叶大脑皮质信号强度的比值。得出苍白球信号正常病例均值为1.22+0.049,以90%范围上限值1.30作为苍白球信号是否升高的界限值,将苍白球与大脑皮质的信号强度比值分为1.30、1.30-1.39、1.40-1.49和≥1.50四个区间。2.3苍白球T1WI高信号与临床病因的关系各种病因与苍白球T1WI信号升高之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2.4苍白球TlWI高信号与胆红素水平的关系分析病因分析显示高胆红素血症为引起苍白球T1WI信号升高的主要原因,依据此结果进一步分析苍白球T1WI高信号与胆红素水平的关系:根据血清总胆红素水平(total serum bilirubin, TSB)将病例分为正常组(TSB 100.0 μmol/l)、轻度升高组(100.0μmol/1≤TSB220.6 μmol/1)、中度升高组(220.6μmol/1≤TSB307.8 μmol/l)和明显升高组(TSB≥307.8 μmol/1)分析TSB水平与苍白球/大脑皮质信号强度比值的关系。2.5苍白球T1WI高信号与日龄及孕龄的关系分析以苍白球/大脑皮质信号强度比值为纵坐标,新生儿MRI检查时日及孕龄为横坐标,制作散点图和条形图,分别分析足月儿和早产儿苍白球/大脑皮质信号强度比值与日龄及孕龄之间的关系。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以(x±s)表示,使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苍白球/大脑皮质信号强度比值与TSB水平的关系采用卡方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分割卡方检验;苍白球/大脑皮质信号强度比值与日龄或孕龄之间的关系采用散点图相关性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苍白球T1WI信号改变427例中249例(58.3%)出现苍白球不同程度的T1WI信号升高。2苍白球T1WI高信号与临床病因关系相关病因中苍白球T1WI信号升高比例依次为:高胆红素血症72.1%(209/290),脑损伤61.8%(47/76),低蛋白血症55.0%(11/20),早产48.1%(25/52),窒息47.8%(32/67),化脑33.3%(1/3),败血症28.6%(4/14),其他原因24.6%(16/6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胆红素血症是苍白球T1WI信号升高主要因素(OR值=5.915,P0.001)。3 TSB水平与苍白球/大脑皮质信号强度比值的关系随着TSB水平的升高,苍白球/大脑皮质信号强度比值有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734,P0.001,r=0.407)。4苍白球/大脑皮质T1WI信号强度比值与新生儿日龄及孕龄的关系相关性分析表明苍白球/大脑皮质信号强度比值与日龄呈负相关(r=-0.441,P0.001),但与与孕龄无明显相关。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是引起新生儿苍白球T1WI信号对称性升高的主要临床病因;较低的TSB水平也可引起信号升高,提示还有其他原因参与了苍白球T1WI高信号的形成;苍白球T1WI信号的改变与日龄关系密切,但与孕龄无明显相关。
【关键词】:苍白球 胆红素 磁共振成像 新生儿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22.1;R445.2
【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5-7
- 中文摘要7-11
- 英文摘要11-17
- 前言17-18
- 材料和方法18-22
- 结果22-29
- 讨论29-32
- 结论32-33
- 参考文献33-35
- 文献综述: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机制及影像学研究进展35-45
- 参考文献41-45
- 致谢45-46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楼佳庆,卢洪煊,瞿涛,裘五四,田菊霞;壳与苍白球的空间位置关系[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0年01期
2 Magari泺os-Ascone C.M.;Regidor I.;Martnez-Castr-illo J.C.;邓剑平;;苍白球刺激可缓解肌阵挛-肌张力障碍综合征[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10期
3 韩庆森,朱谦,冀勇,沈玲玲;药物并中频电理疗对小儿苍白球钙化并发偏瘫疗效分析[J];现代康复;2000年04期
4 李勇杰,庄平,赵国光,石长青,张宇清,李建宁;内苍白球震颤细胞的电活动与帕金森性震颤[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2年01期
5 陈蕾,容永豪;苍白球γ-氨基丁酸能神经传递及其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英文)[J];生理学报;2004年04期
6 王广鹤;许海燕;陈瑞瑞;何德富;;苍白球功能变化与帕金森症[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年02期
7 吴扬,沈勤,张清泉;高压氧惊厥与脑内γ—氨基丁酸含量和苍白球超微结构变化的关系[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2年02期
8 吴扬;沈勤;张清泉;;苍白球在高压氧惊厥中的作用[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993年02期
9 卢洪煊,谢钟琪,楼佳庆,田菊霞,柴东乔;苍白球三维空间形态和位置的研究[J];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4期
10 肖凤荣,王少军;苍白球-锥体束综合征1家系2例报告[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蕾;容永豪;;苍白球神经降压素易化谷氨酸能突触传递[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徐评议;陈柳静;欧茹;丰岩清;冼文彪;刘焯霖;;Hallervorden-Spatz病1例报道[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徐蓉;陈蕾;;大鼠苍白球HCN通道的电生理效应及其表达[A];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4 吴永峻;陈武标;田国强;郑桂英;;探讨一氧化碳中毒苍白球MRI改变[A];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4年
5 朱永村;陈桦;陈蕾;;大鼠苍白球多巴胺D_2样受体的电生理学及形态学研究[A];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6 肖东升;庄平;李勇杰;;帕金森病与肌张力障碍患者内苍白球电活动特点分析[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舒斯云;包新民;李胜修;牛东滨;李耀宇;张运周;吴永明;;一个和学习记忆有关的脑内新区的发现和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8 王旭霞;雷皓;;锰中毒引起大鼠苍白球代谢紊乱的磁共振波谱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林宏;;经颅重复性低频磁刺激后大鼠苍白球和黑质TH阳性标记的变化[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10 王炅;许思佳;韩亚娟;彭徽;;家族性特发性基底节钙化一例报道[A];第十二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红云;苍白球Orexin-A的生物学效应及其与帕金森病发病的关系[D];青岛大学;2015年
2 孙向荣;苍白球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电生理学及功能学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3 李维新;苍白球神经元放电模式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4 张世忠;苍白球内侧部神经细胞电活动及其解剖特征的临床应用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5 薛雁;纹状体—苍白球GABA和神经降压素能递质系统的功能学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鞠帅;肝硬化患者苍白球信号强度与门—体静脉分流的相关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廖懿;新生儿苍白球磁共振T1WI信号升高的原因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3 薛雁;大鼠苍白球神经降压素的电生理学和行为学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4 魏磊;大鼠苍白球5-羟色胺抗氟哌啶醇所致帕金森病僵直效应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5 张淑静;大鼠苍白球5-羟色胺的电生理学研究及其抗帕金森病效应[D];青岛大学;2009年
6 程金明;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异常的苍白球静息态功能连接模式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7 崔巧玲;大鼠苍白球P物质系统的形态学、电生理学和行为学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8 祁瑞;大鼠苍白球多巴胺D_1受体的电生理学和行为学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9 朱苏红;Gabazine对小鼠苍白球神经元放电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1年
10 赵亚群;帕金森病患者苍白球神经元放电的离线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7382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738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