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柴葛解肌汤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0 12:38
本文关键词:自拟柴葛解肌汤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自拟柴葛解肌汤 小儿外感发热 风热证 临床观察与研究
【摘要】:目的: 小儿外感发热,属现代医学上呼吸道感染范畴,是小儿临床最常见的病症,临床以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为主要症状。多由病毒或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病程短、四季可见的特点。目前,对本病的治疗尚缺乏比较理想的药物,积极进行中医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研究成为小儿外感领域的重要课题。导师吉训超教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数十年,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外感发热的经验,方拟自拟柴葛解肌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其疗效得到患者家属的初步肯定。本研究拟通过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进行自拟柴葛解肌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通过观察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治疗后对实验室指标--血液分析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机理,为柴葛解肌汤在临床上的推广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提高小儿外感热病临床治愈率。 方法: 将40例小儿外感发热风热证患儿,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0例,采用“自拟柴葛解肌汤”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疗程3天,两组进行疗效评价分析,观察并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NEU、LYM百分比变化。 结果: 1.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液分析中治疗前后WBC总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NEU、LYM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较治疗前均下降,LYM%治疗后较治疗前上升。组间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间NEU、LYM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证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尤其在退热、改善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不良反应。 结论: 自拟柴葛解肌汤方对小儿外感发热风热证有良好疗效,能明显改善其伴随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咽红等。但在改善血液分析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自拟柴葛解肌汤 小儿外感发热 风热证 临床观察与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27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7
- 引言7-9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9-14
- 1.1 中医对小儿外感发热的认识9-11
- 1.1.1 病因病机9
- 1.1.2 中医治则治法9-11
- 1.2 西医对小儿外感发热的认识11-13
- 1.2.1 发热的原因12
- 1.2.2 西医治疗12-13
- 1.3 小结13-14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14-25
- 2.1 病历选择14-15
- 2.1.1 诊断标准14
- 2.1.2 试验病例标准14-15
- 2.2 病例来源15
- 2.3 治疗方法15-16
- 2.3.1 病例分配及病例数15
- 2.3.2 给药方案15
- 2.3.3 分组15-16
- 2.4 临床症状与证候评分标准16
- 2.5 观察项目16
- 2.6 疗效判定16-17
- 2.7 研究结果与分析17-21
- 2.8 讨论21-25
- 2.8.1 自拟柴葛解肌汤的组方思路21-22
- 2.8.2 自拟柴葛解肌汤的组成及其方义22-23
- 2.8.3 研究结论23-25
- 结语25-26
- 参考文献26-28
- 附录28-30
- 致谢3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大坤;布洛芬和扑热息痛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比较[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2年01期
2 应瑞英,窦中伟,刘俊香,吕建勋;柴葛艽麦汤治疗小儿发热64例[J];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2002年05期
3 王亚莉,孙丽娟,刘桂兰,姜晓华,张冬华;清开灵辅助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退热疗效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02年04期
4 杜武毅,龙金明,钟炎皋;阿斯匹林与Reye's综合征(讲座)[J];临床儿科杂志;1994年05期
5 杜春雁;杜洪哲;;小儿发热的治疗概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6 赵玉华;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小儿发热200例[J];新中医;1997年09期
7 肖挹,徐世军;“三步法”治疗小儿发热[J];四川中医;2002年12期
8 汪永红,林外丽;小儿发热的辨治[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年04期
9 陈洪霞;针刺治疗小儿发热316例[J];中国乡村医药;1999年06期
10 马霞娇;;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退热作用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2006年12期
,本文编号:7593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759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