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触及睾丸的单侧隐睾中健侧睾丸代偿性肥大及其对患侧睾丸状况判定的临床研究
本文关键词:未触及睾丸的单侧隐睾中健侧睾丸代偿性肥大及其对患侧睾丸状况判定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1.探讨未触及睾丸的单侧隐睾患儿中健侧睾丸代偿性肥大(CTH)的发生率及其与年龄、患侧睾丸状况之间的关系; 2.通过健侧睾丸大小与患侧睾丸状况之间的对比分析,探讨CTH对患侧睾丸的有无及萎缩程度的判定价值。 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465例隐睾症患者中的148例未触及睾丸的单侧隐睾病例作为研究对象。148例患者术前均经反复体检证实患侧睾丸未触及,,完善至少两次的术前彩超评估患侧睾丸状况及测定健侧睾丸大小,并择期予以腹腔镜或传统腹股沟手术探查及治疗。手术年龄为8月至12.4岁,其中0~3岁79例、3~5岁23例、5~10岁35例及10~13岁11例。根据术中患侧睾丸的状况将其分为睾丸萎缩缺如组(104例)、腹腔内睾丸组(21例)和腹股沟睾丸组(23例)。同时,为获取不同年龄正常男孩的睾丸大小作为对照,同期彩超测定300名无生殖系统及全身性疾病的正常儿童志愿者的双侧睾丸体积。将每位患者的健侧睾丸与同龄正常儿童比较,体积增大15%~25%、25%~35%、35%~45%及≥45%分别定义为轻度、中度、重度及极度肥大,以评估健侧睾丸的肥大程度。 结果: 1.对照组和隐睾组各年龄段睾丸体积测量结果显示,两组睾丸体积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大;在0~10岁年龄段,隐睾组健侧睾丸体积均数与同龄对照组比较均有增大,其中0~5岁年龄段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证实隐睾组健侧睾丸有代偿性肥大的趋势,且肥大程度受年龄的影响。 2. CTH在未触及睾丸的单侧隐睾患者中的发生率。将隐睾患者的健侧睾丸与同龄对照组体积均数比较发现,148例隐睾患者中有88例(59.5%)的健侧睾丸发生代偿性肥大,其中轻度肥大有11例(7.5%)、中度12例(8.1%)、重度20例(13.5%)、极度肥大有45例(30.4%)。 3. CTH与年龄的相关性。在0~3岁、3~5岁、5~10岁及10~13岁各年龄段,健侧睾丸发生CTH的比例分别为72.2%、47.8%、51.4%和18.2%,且发生重度及以上肥大的比例分别为49.4%、47.8%、37.1%和18.2%。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健侧睾丸肥大程度与年龄在一定程度上呈负相关(相关系数ρs=-0.296, P=0.00026)。提示婴幼儿及学龄前期更易发生CTH,且肥大程度更明显。 4. CTH与患侧睾丸状况的相关性。在104例患侧睾丸萎缩缺如的患者中,有76例(73.1%)健侧睾丸发生了代偿性肥大;而在21例腹腔内睾丸及23例腹股沟管内睾丸的患者中,发生代偿性肥大的例数分别为7例(33.3%)和5例(21.7%)。而当健侧睾丸发生轻度、中度、重度及极度肥大时,患侧睾丸萎缩缺如在其各自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1.8%、83.4%、85.0%及88.9%。同时,腹腔内睾丸组或腹股沟睾丸组与对照组睾丸体积比较,各年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睾丸萎缩缺如组与对照组睾丸比较,在0~7岁年龄段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CTH主要发生于患侧睾丸萎缩缺如的隐睾患者;同时CTH越明显,其提示患侧睾丸萎缩缺如的概率越大。 5. CTH对患侧睾丸状况的判定价值。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发现,健侧睾丸的肥大程度可以用于判定患侧睾丸存在与否及保留价值(AUC:0.784,95%CI:0.700~0.869)。其预测患侧睾丸萎缩缺如的最佳临界值为0.1464≈15%,即健侧睾丸较同龄正常儿童睾丸体积均数增大15%及以上。此临界值预测患侧睾丸萎缩缺如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4%和53.3%。 6.彩超对患侧睾丸状况的判定价值。术前彩超准确发现了23例术中证实为腹股沟管内睾丸中的22例(95.7%),21例腹腔内睾丸中的10例(47.6%)。而在104例术前彩超未探及睾丸的患者中,术中证实有92例(88.5%)睾丸萎缩缺如。 7.当除外23例腹股沟管内睾丸后,在健侧睾丸发生肥大的83例患者中,有76例(91.6%)患侧睾丸萎缩缺如。同时,在104例术前彩超阴性的患者中,有72例健侧睾丸发生代偿性肥大,而其中有67例(93.1%)患侧睾丸萎缩缺如。 结论: 1. CTH在未触及睾丸的单侧隐睾患儿中常见,其发生率约为59.5%。但其主要发生于患侧睾丸萎缩缺如的患者,同时在婴幼儿及学龄前期更为常见,且肥大程度更明显。 2.健侧睾丸的肥大程度可用于判定患侧睾丸存在与否及保留价值,其预测患侧睾丸萎缩缺如的最佳临界值为健侧睾丸体积较同龄正常儿童睾丸体积均数增大15%及以上。且健侧睾丸肥大越明显,其提示患侧睾丸萎缩缺如的可能性越大。当健侧睾丸发生轻度、中度、重度、极度肥大时,其提示患侧睾丸萎缩缺如的概率分别为81.8%、83.4%、85.0%及88.9%。 3.虽然彩超对腹腔内睾丸的诊断价值不高,但其对腹股沟管内未触及睾丸有较高的敏感度,且当彩超为阴性时其提示患侧睾丸萎缩缺如的概率约为88.5%。 4.术前仔细的查体,同时结合彩超检查的结果,可以提高CTH判定患侧睾丸状况的准确性,从而为临床术前咨询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更准确的有用信息。
【关键词】:隐睾症 睾丸 代偿 肥大 超声检查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26.9
【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5-6
- 中文摘要6-10
- 英文摘要10-15
- 前言15-16
- 1 资料与方法16-17
- 2 结果17-21
- 3 讨论21-24
- 全文小结24-25
- 参考文献25-27
- 文献综述27-35
- 参考文献31-35
- 致谢35-36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36-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建胜;;隐睾123例的诊断与治疗[J];实用医学杂志;2008年10期
2 杨爱君,崔红,崔雁,叶卉初,李宇航;营养性肥胖对大鼠睾丸发育的影响[J];卫生研究;2005年04期
3 王庆忠;;GDNF对睾丸功能的调节[J];潍坊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黄丛春,王信,李健群;缺碘对雄性大鼠睾酮以及精子发生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0年01期
5 孙文鑫,王德芬,王伟,奚容平;血清抗苗氏管激素与睾丸发育的关系[J];中华儿科杂志;2003年04期
6 于泓;金健;张静;刘姿薇;李芳萍;;儿童睾丸微小结石症66例报告[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6年01期
7 董德欣,周四维,曾进,杨为民;742例正常人睾丸测量分析[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87年03期
8 宋卫儒,梁季鸿;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睾丸中的表达及对生殖功能的调控[J];医学文选;2005年03期
9 李岩;苏建堂;;睾丸发育和分化基因调控的研究进展[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06年02期
10 杨阳;侯武刚;曾丽华;赵洁;李臻;张远强;;电磁脉冲辐射对小鼠睾丸TGF-βs表达的影响[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从祥;廖和荣;李岩;李兴明;周玲玲;梁杜;赵宗胜;李大全;;AR和ER对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种睾丸发育影响的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魏学斌;黄世明;徐留玉;李青;李博;赵庆利;门同义;王建宁;;异位睾丸8例[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岳文斌;施力光;杨茹洁;任有蛇;张春香;雷晓峰;;波尔山羊性成熟前睾丸发育的显微变化过程[A];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2007-2008)[C];2008年
4 王涛;富俊才;侯文娟;;维生素E不同添加方式对公羔羊睾丸发育的影响[A];2006中国羊业进展——第三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艳玲;;斜疝手术后致睾丸萎缩1例[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杨奇盛;郑新民;杨志伟;周春华;陈小艳;李世文;胡礼泉;;INSL在单侧隐睾对侧睾丸的损害作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贺俊平;游蓉丽;谢建山;董常生;;Caspase3与Bcl-2在小鼠睾丸精子发生过程的表达[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周作民;沙家豪;李建民;林敏;周亚东;王黎熔;祝辉;朱虎;;人睾丸发育/精子发生表达谱系的构建[A];澳门、香港、内地生殖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郑新民;张林超;杨志伟;李世文;;单侧隐睾大鼠对侧睾丸的损害与Bcl-2和Bax基因表达[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郑新民;杨奇盛;杨志伟;周春华;李世文;胡礼泉;;INSL3基因在单侧隐睾睾丸组织中转录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是明启;睾丸小会影响生育吗[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2 易善永;关爱男“性”从孩提时做起[N];中国医药报;2007年
3 ;猪人工授精和繁殖疾患的防治[N];湖北科技报;2005年
4 指导专家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儿科 李华强 教授 通讯员 朱广平 记者 张元婧;宝宝护理是细活 “鸡鸡”问题莫勿视[N];医药导报;2007年
5 张国胜;四大元素男性不可缺[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6 副主任医师 宁在兰;睾丸萎缩如何治疗[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7 纪京林;男士要关注睾丸萎缩[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8 刘艳;“误割案”尘埃落定[N];中国质量报;2002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陈锦屏;两岁前解决孩子的“隐患”[N];健康时报;2005年
10 刘爱雅;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正确治疗[N];承德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沙家豪 ;人类睾丸cDNA array制备及睾丸发育/精子发生相关基因表达谱系构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春婷;小鼠新基因Biot2的克隆和功能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周作民;人睾丸发育/精子发生相关基因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周永翠;三个新的精子发生相关基因在人和小鼠睾丸中的表达特征[D];汕头大学;2009年
5 姬艳丽;生命不同阶段镉暴露对雄性小鼠生殖发育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6 杨筱珍;己烯雌酚对成年仓鼠精子发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侯武刚;NDRG2在大鼠睾丸发育中的表达及其与生精细胞凋亡的关系[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8 曹波;嘉陵江重庆主城区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雄性生殖毒性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9 李红钢;CatSper作为不育病因检查和避孕靶点的探索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朱保平;大鼠单侧隐睾对侧睾丸的损害机制和睾丸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虹旭;未触及睾丸的单侧隐睾中健侧睾丸代偿性肥大及其对患侧睾丸状况判定的临床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2 顾克凤;苏州城区6-12岁儿童发育状况调查及青春发育与体脂肪关系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3 鲁可可;人类hUFP基因初步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4年
4 宋卫儒;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食蟹猴出生后睾丸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5年
5 袁娲;NORPEG基因不同转录本在人睾丸中的表达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6 涂文娇;围生期环境雌激素暴露对子代睾丸发育和生精过程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7 柳絮;大鼠新生期脂多糖暴露对睾丸发育的影响[D];南华大学;2013年
8 王涛;维生素E(VE)的产品形式和添加方式对绵羊VE营养指标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陈云波;白消安对公鸡睾丸发育及精原干细胞移植效率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9年
10 李维维;一氧化氮合酶在食蟹猴出生后睾丸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385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838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