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颗粒剂敷脐联合刺四缝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3 17:20
本文关键词:中药颗粒剂敷脐联合刺四缝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的临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小儿厌食症 脾失健运证 中药颗粒剂 敷脐 刺四缝
【摘要】:目的:系统观察中药颗粒剂敷脐联合刺四缝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的临床疗效。通过对治疗前后患儿症状的分析,说明临床运用中药颗粒剂敷脐联合刺四缝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具有优越性,进一步丰富小儿厌食症的治疗内容,为临床治疗小儿厌食症提供一种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方法。 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05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江苏省中医院儿科门诊厌食症患儿病例6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受试病例按1:1比例分组,分为治疗组(中药颗粒剂敷脐联合针刺四缝)和对照组(口服院内制剂调脾合剂)各30例。其中,中药颗粒剂治以健脾助运,药用苍术、焦山楂、陈皮、槟榔、苏梗、芒硝、厚朴、葛根等,将颗粒剂混合均匀后装入纱布口袋中,置于神阙穴上,可用布带或肚兜进行固定,药物使用时间为每24小时更换一次;刺四缝是在双手第2-5指掌面近侧指骨关节横纹中点取穴,常规皮肤消毒后,用一次性采血针进行点刺,约0.1-0.5cm深,挤出少量黄白色透明样粘液或血液,之后用消毒棉球擦拭干净及压迫止血,一周两次;调脾合剂为江苏省中医院院内制剂,组成为苍术280g,佩兰280g,陈皮128g,炙内金128g,炒山楂280g,蔗糖80g,用量用法为口服,每日3次,小于1岁儿童每次5mL,1~3岁儿童每次10mL,3~6岁儿童每次15mL,大于6岁儿童每次20mL。以上治疗方法均是2周为1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痊愈14例,占46.7%,显效11例,占36.7%,有效4例,占13.3%,无效1例,占3.3%,痊显率为83.3%;对照组痊愈4例,占13.3%,显效12例,占40.0%,有效12例,占40.0%,无效2例,占6.7%,痊显率为53.3%;两组在疾病疗效方面P=0.012(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在疾病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显示:治疗组痊愈5例,占16.7%,显效17例,占56.7%,有效6例,占20.0%,无效2例,占6.7%,痊显率为73.3%;对照组痊愈2例,占6.7%,显效6例,占20.0%,有效19例,占63.3%,无效3例,占10.0%,痊显率为26.7%;两组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P=0.00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在食欲、食量等主症及面色、精神状态、汗出等次症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说明在小儿厌食症的治疗中,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另外,在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均可安全执行,值得推广应用。 结论:通过临床研究,药物敷脐联合刺四缝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内服中成药,并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敷脐及针刺方法体现了祖国医学优势,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特点,易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儿厌食症 脾失健运证 中药颗粒剂 敷脐 刺四缝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72
【目录】:
- 目录5-8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前言12-13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13-23
- 一、中医古代文献研究13-15
- 1. 病名13
- 2. 病因13-14
- 2.1 乳食不节13
- 2.2 先天不足13
- 2.3 脾胃虚弱13
- 2.4 情志抑郁13-14
- 3. 病机14
- 4. 治则治法14-15
- 4.1 治则14
- 4.2 治法14-15
- 二、中医现代研究15-19
- 1. 病因病机15-16
- 1.1 常见因素15-16
- 1.2 其他因素16
- 2. 证治分型16-17
- 2.1 脾失健运证16
- 2.2 脾胃气虚证16
- 2.3 肝郁犯脾证16-17
- 2.4 脾胃阴虚证17
- 2.5 其他分型17
- 3. 治疗方法17-19
- 3.1 内治法17-18
- 3.2 外治法18-19
- 3.3 内外合治19
- 三、现代医学研究19-23
- 1. 病因19
- 2. 发病机制19-21
- 2.1 胃肠动力减弱及胃肠粘膜结构变化19
- 2.2 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缺乏19-20
- 2.3 Hp感染及肠道内菌群失衡20
- 2.4 摄食中枢与胃肠激素20-21
- 3. 治疗方法21-23
- 3.1 行为心理治疗21
- 3.2 药物治疗21-23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23-42
- 1. 病例来源23
- 2. 参考标准23-24
- 2.1 西医诊断标准23
- 2.2 中医诊断依据23
- 2.3 证候诊断标准23
- 2.4 症状及体征评分标准23
- 2.5 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标准23
- 2.6 纳入标准23
- 2.7 排除标准(包括不适应症或剔除标准)23-24
- 2.8 脱落标准24
- 3. 治疗方法24
- 4. 观察指标24-26
- 4.1 症状分级标准24-25
- 4.2 疗效性观察指标25
- 4.3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25-26
- 4.4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26
- 4.5 安全性评价26
- 5. 统计分析26
- 6. 结果26-42
- 6.1 一般资料比较26-28
- 6.2 治疗前两组患儿症状积分比较28-32
- 6.3 治疗期间两组患儿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比较32-37
- 6.4 两组患儿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37-39
- 6.5 综合疗效评价39-40
- 6.6 安全性评价40
- 6.7 小结40-42
- 第三部分 讨论42-47
- 1. 脾失健运是小儿厌食症的病机关键42
- 2. 健脾助运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基本法则42
- 3. 组方意义分析42-44
- 3.1 对照组用药及组方意义42
- 3.2 治疗组用药组方意义42-44
- 4. 外治法作用机制分析44-45
- 4.1 刺四缝44-45
- 4.2 敷脐45
- 5. 研究结果分析45-46
- 6. 不足与展望46-47
- 附录47-49
- 参考文献49-5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52-53
- 致谢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素梅;陈美娟;郝宏文;郑军;李荣辉;田建东;吴力群;张虹;崔霞;;辨证取穴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82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1年12期
2 李倩;孙远岭;;小儿厌食与食欲调节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年01期
3 赵爱梅;;苍术的药理作用研究[J];光明中医;2009年01期
4 高彩霞;周t,
本文编号:845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84500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