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士疲劳状况调查分析
本文关键词:儿科护士疲劳状况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儿科护士疲劳与压力源状况,探讨疲劳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找出解决办法以预防疲劳的进一步恶化,防止疲劳综合征的发生。方法:采用疲劳评定量表(FAI)及护士压力源量表对我市四家三级甲等医院随机抽取120名儿科护士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儿科护士存在疲劳者占95%,且有明显的情境特异性。而疲劳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与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有关的压力、病人护理方面、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等。结论:疲劳在儿科护士中普遍存在,它来源于工作的方方面面,管理者应重视护士的疲劳问题,注重她们的行为心理管理。同时,作为儿科护士也应该加强自身各方面的修养,保持身心健康,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心血管病房;
【关键词】: 儿科护士 疲劳 压力源
【分类号】:R47
【正文快照】: 疲劳是指一种倦怠、精力不够或虚弱的感觉,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它与长期过重的工作压力有关。疲劳综合征已成为当今医疗队伍中一个重要问题[1,2]。护士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相当比例的护士工作负荷过大、健康状况欠佳,易患疲劳[3]。中国护士中工作有高度疲倦感的人占59.1%[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春梅;吴育萍;郭建青;;儿科病房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护理研究;2006年29期
2 李小妹!710003西安市,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年11期
3 黄华兰,冼慕慈,覃惠英,王妙君,王逸如,洪静敏;肿瘤医院护士疲劳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4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静;;不同职称的临床内科护士工作压力源的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刘宏伟,胥冬梅;儿科护士压力状况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伍新春,曾玲娟,秦宪刚,郑秋;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4期
4 冯桂英,邬蕴仪,周勇霞,梁惠琼;儿科病房护士工作压力的调查研究[J];当代护士;2003年07期
5 刘月平;急诊科护士职业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的研究[J];当代护士;2005年09期
6 凌叔群;郭旭辉;;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2006年05期
7 谭玉兰,宋玉兰;运用ROY适应模式管理护士职业压力初探[J];护士进修杂志;2002年02期
8 柯永红,杜丹丹,陈靖;开设护士职业防护课程的思考[J];护士进修杂志;2003年07期
9 曹丽娟;护士焦虑现状调查及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5年10期
10 徐习;肖灿华;胡美蓉;;军队医院聘用制护士应对方式与工作压力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伟;医务人员工作倦怠与职业紧张的关系及其对职业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张静平;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的编制及常模的建立[D];中南大学;2006年
3 袁开洪;中国制造业发展与劳动力质量优化配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陈静;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机制与路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彩秋;独生子女护士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2 吕岩;我校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情况调查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3 周_g;护士工作倦怠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4 王翠丽;护士工作倦怠的相关心理社会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曹静;管理人员工作压力源与工作倦怠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张新灵;社会支持、控制感在工作压力模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孙曼;白领工作者角色压力、工作倦怠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8 王晓蕾;应激相关因素对护士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D];浙江大学;2006年
9 胡淑平;12所综合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张丽;护士心身健康的调查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惠兰,尹雪玲,刘君;儿科医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年11期
2 张伟勤;儿科11起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4年05期
3 王敏;儿科病房护患纠纷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J];医药论坛杂志;2004年11期
4 张菊如;;护理记录书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家庭护士;2006年04期
5 于秀珍;儿科护理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王娟,秦亚美;急诊科护士心理社会健康及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J];南方护理学报;2000年04期
7 陈俐,张恩华,周蕾蕾;护理纠纷的常见起因及防范处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1年03期
8 李春玲;影响急诊护士心理疲劳的因素及其对策[J];护理研究;2002年06期
9 冯涛,王利兰,薛丽平,孙维维;护士群体心理卫生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2年07期
10 刘铎芬,史建琼;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防范护理纠纷[J];护理研究;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丽;;浅谈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及减压方法[J];基层医学论坛;2011年30期
2 孙林;徐崇伟;;儿科护理差错及防范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卷;2010年03期
3 刘琦石;方小燕;;临床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年11期
4 王美美;;护患沟通在儿科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年20期
5 何素梅;;儿科护士的素质与角色要求之我见[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4期
6 高惠萍;;新型医学模式下儿科护士综合素质修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5期
7 胡晓娟;;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17期
8 万会明;董艳芹;;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19期
9 李树珍;;儿科常见护理投诉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5期
10 郭银娟;郭静;;浅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儿科护士[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梅;;儿科护士流失的原因与研究[A];河南省第十二次妇产科、第十一次儿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2 赵颖;;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A];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临床医学专业委员会护理专业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艳艳;孙晓平;王宝艳;沙影丽;;儿科护士与小儿安全用药[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贾慧卿;;儿科护士专业技能培训方法探讨[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李梦;;浅谈儿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要求[A];外科急危重症监护专科知识培训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6 唐勤;;儿科护士工作应激问卷调查分析及对策[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7 吴金凤;;儿科护士给药错误的原因分析与对策[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霍劲松;;儿科特点及护士素质要求[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梁艳梅;雷永红;韦慧;韦逢必;;新毕业儿科护士临床能力的培养[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翟爱丽;;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及自我调节[A];第二届第二次中医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记者 郎秋红;儿科护士“经验”:家长动手,要学会跑[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2 余运西 李水根;临床护士太疲劳[N];健康报;2006年
3 本版编辑 邹莉霞 闻华 李晓琴;如何减弱夜班杀伤力[N];健康报;2006年
4 ;晋城市卫生局关于表彰刘青苗等八十名“优秀护士”的决定[N];太行日报;2010年
5 蒋明;欧阳春艳;国内护士对疼痛“不敏感”[N];中国医药报;2004年
6 ;朔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王艳萍等51名同志2009年度优秀护士称号的决定[N];朔州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艳红;儿科护士离职行为原因的探索及离职过程的探讨:质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2 刘灵;心率变异性在汽车司机驾驶疲劳监测中应用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3 杨海芹;肺癌化疗病人的心理状况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4 宋艳丽;健康管理改变女新闻工作者生活方式与乳腺增生发病率关系的对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5 宗飞;护士群体怒表达方式与睡眠质量疲劳状况的相关性调查[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周骏;大鼠睡眠剥夺脑电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牛亮;手术室护士工作疲劳程度、压力源与控制感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866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886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