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加减木香导滞丸治疗湿热蕴脾型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1 16:15

  本文关键词:加减木香导滞丸治疗湿热蕴脾型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湿热蕴脾型 加减木香导滞丸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中药汤剂加减木香导滞丸治疗湿热蕴脾型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对治疗前后腹部彩超肠系膜淋巴结大小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探讨中医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有效方药。 方法: 将60例符合湿热蕴脾型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标准的患儿,应用简单随机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汤剂加减木香导滞丸,基本方如下:黄芩、枳壳、木香、神曲、茯苓、黄连、白术、延胡索、大腹皮、甘草。对照组给予口服头孢克肟颗粒,疗程均为7天。两组发热者均给予退热处理,吐泻较重者给予对症治疗,治疗中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两组在治疗期间除以上实验方案规定药物以外,停用其它影响实验结果的中西医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的证候变化情况,填写证候观察表,并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周查腹部彩超,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 成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分别为8.30±1.26,1.50±2.47,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分别为8.27±1.39,2.97±2.67。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有效改善患儿的各项证候积分,缩小肠系膜淋巴结,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总积分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在改善肠系膜淋巴结大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疾病疗效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8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缓解腹痛、改善食欲及大便异常等方面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 结论: 加减木香导滞丸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缩小肠系膜淋巴结,在改善中医证候总积分、疾病疗效上优于头孢克肟颗粒,是治疗湿热蕴脾型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有效方药,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湿热蕴脾型 加减木香导滞丸 疗效观察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7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8
  • 引言8-10
  • 第一章 文献研究10-21
  • 1.1 概述10
  • 2.1 西医研究进展10-13
  • 2.1.1 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10-11
  • 2.1.2 诊断方法11
  • 2.1.3 鉴别诊断11-12
  • 2.1.4 西医治疗12-13
  • 3.1 中医药研究13-20
  • 3.1.1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13-14
  • 3.1.2 病因病机14-15
  • 3.1.3 中医治疗15-20
  • 4.1 评述与展望20-21
  • 第二章 临床观察21-27
  • 1.1 病例选择21-22
  • 1.1.1 病例来源21
  • 1.1.2 诊断标准21
  • 1.1.3 病例纳入标准21
  • 1.1.4 病例排除标准21-22
  • 1.1.5 病例剔除、脱落及中止试验标准22
  • 2.1 研究方案22-23
  • 2.1.1 分组22
  • 2.1.2 治疗方法22
  • 2.1.3 观察项目及指标22-23
  • 2.1.4 疗效判定23
  • 2.1.5 统计学处理23
  • 3.1 研究结果23-27
  • 3.1.1 两组一般情况23-24
  • 3.1.2 两组疾病疗效比较24
  • 3.1.3 两组实验室证候疗效比较24
  • 3.1.4 两组治疗前肠系膜淋巴结及证候总积分比较24-25
  • 3.1.5 两组治疗前后各证候积分比较25
  • 3.1.6 治疗组治疗前后肠系膜淋巴结及证候总积分比较25
  • 3.1.7 对照组治疗前后肠系膜淋巴结及证候总积分比较25
  • 3.1.8 两组治疗后肠系膜淋巴结及证候总积分比较25-27
  • 第三章 讨论27-32
  • 1.1 立论依据27
  • 2.1 临床疗效分析27-28
  • 3.1 中医药治疗优势28
  • 4.1 木香导滞丸方义及相关药理研究28-31
  • 5.1 预防调护31
  • 6.1 问题与展望31-32
  • 结语32-34
  • 参考文献34-40
  • 附录40-42
  • 致谢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绪正;张继瑜;李剑勇;李金善;魏小娟;牛建荣;李冰;;畜禽绦/囊虫病及氢溴酸槟榔碱驱绦虫效能观察[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4期

2 董继业;董幼祺;;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治疗[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年11期

3 任跃,李光乾,陈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疗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2年03期

4 倪茂娥,钱会萍,段本跃;复方白芥子散佐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42例临床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5年04期

5 黄卫良;周炯英;周新华;何启志;;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J];儿科药学杂志;2010年02期

6 栾广军;刘国权;孙晓明;周联;刘祥宇;;地塞米松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6年06期

7 岳玉国;肠道微生态与儿童营养、免疫和益生元[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8年03期

8 甘璐;卫青;;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J];甘肃中医;2008年12期

9 李文萍;闵云山;;元胡镇痛作用小考[J];西部中医药;2012年02期

10 怡悦;木香增强延胡索的抗胆碱作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2年05期



本文编号:8955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8955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a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