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氨溴索联合万古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杀灭作用及调控系统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24 10:29

  本文关键词:氨溴索联合万古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杀灭作用及调控系统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表皮葡萄球菌 生物被膜 氨溴索 万古霉素


【摘要】:第一部分氨溴索联合万古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杀菌作用 【目的】建立聚乙烯材料表面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epidermidis)生物被膜(biofilm, BF)的体外模型,研究氨溴索联合万古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RP62A菌株生物被膜的杀菌作用。 【方法】在无菌聚乙烯片表面建立表皮葡萄球菌RP62A菌株的成熟BF模型,运用快速银染法观察和鉴定成熟BF的结构。实验分为4个组,空白对照组,万古霉素(1MIC)组,氨溴索(1.875mg/l)组,万古霉素(1MIC)+氨溴索(1.875mg/l)组,空白对照组仅加TSB培养基,万古霉素,氨溴索作用24小时。分组干预后,利用二甲氧唑黄(XTT)比色法检测生物被膜内的活菌数量,结合多功能酶标仪测定吸光值,定量分析比较各个干预组中BF内的细菌活力。 【结果】经过24小时的连续培养后表皮葡萄球菌RP62A菌株形成成熟BF。经银染后,倒置显微镜下可见膜表面呈灰黑色着色,视野内有大量成团聚集的管状、团块状物质,即认为是被染色的BF。 XTT法测BF中细菌活力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万古霉素组、氨溴索组、氨溴索+万古霉素组OD450值分别为2.867±0.425,2.869±0.325,1.812±0.210,0.875±0.191;万古霉素组与空白组相比,P0.05;氨溴索组、氨溴索组+万古霉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P㩳0.05;氨溴索组+万古霉素与氨溴索组相比,P㩳0.05。 【结论】单独万古霉素对成熟的表皮葡萄球菌BF内细菌无杀灭效果,1.875mg/l浓度的氨溴索对表皮葡萄球菌BF有一定的杀灭效果,当万古霉素与氨溴索联合使用时,能明显杀灭表皮葡萄球菌BF内的细菌,表明氨溴索与万古霉素有协同清除作用。 第二部分氨溴索联合万古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结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万古霉素干预表皮葡萄球菌BF结构的影响,验证两者联合运用可以起到协同清除作用。 【方法】在无菌聚乙烯片表面建立表皮葡萄球菌RP62A菌株的成熟BF模型,分为4个组,空白对照组,万古霉素(1MIC)组,氨溴索(1.875mg/l)组,万古霉素(1MIC)+氨溴索(1.875mg/l)组;用荧光染料SYTO9/PI对BF内的细菌染色后,置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观察,利用图像结构分析(image structure analyer,ISA)软件对各不同干预组BF结构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单用万古霉素时,CLSM图片活菌(绿色荧光)占多数,死菌(红色荧光)较少,结构变化不大,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氨溴索组可见死菌(红色信号)增多,结构变稀疏。氨溴索联合万古霉素作用,与单独用药组相比BF的厚度进一步减小,活菌减少,死菌比例增加,仅剩小的细菌团块。ISA分析数据显示,万古霉素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区域孔率(Areal Porosity,AP)、平均扩散距离(Average DiffusionDistance, ADD)、结构熵(textual entropy,TE)无显著差异,氨溴索组,万古霉素+氨溴索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BF厚度、ADD、TE、降低(P㩳0.05),AP增加(P㩳0.05);且氨溴索组+万古霉素与氨溴索组相比作用效果更明显。 【结论】单独万古霉素无法破坏对成熟的表皮葡萄球菌BF结构,氨溴索对表皮葡萄球菌BF结构有一定的破坏,氨溴索与万古霉素存在协同作用,两者联用可使表皮葡萄球菌BF的结构变得简单稀疏,对BF内细菌有明显的杀灭作用。 第三部分氨溴索联合万古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调控系统相关基因的影响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万古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BF调控系统中agr,icaR和icaA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建立表皮葡萄球菌RP62A菌株的成熟BF模型,分为4个组,空白对照组,万古霉素(1MIC)组,氨溴索(1.875mg/l)组,万古霉素(1MIC)+氨溴索(1.875mg/l)组;作用24小时后,应用RT-PCR检测不同干预组的表皮葡萄球菌BF调控系统中agr,icaR和icaA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结果】通过RT-PCR检测,万古霉素(1MIC)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gr,icaR、icaA基因表达均无明显差异(P0.05)。万古霉素+氨溴索组agr、icaR基因相对于空白对照组表达量均有增加,agr由0.268±0.082变为0.507±0.131(p0.05),icaR由0.358±0.085变为0.892±0.146。单独氨溴索组具有同样趋势,但效果不如万古霉素+氨溴索组明显(P0.05)。万古霉素+氨溴索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caA表达量降低,由0.702±0.098降为0.256±0.064(p0.05),单独氨溴索组具有同样趋势,但效果不如万古霉素+氨溴索组明显(P0.05)。 【结论】氨溴索可以对表皮葡萄球菌BF调控系统中agr,icaR和icaA基因表达产生影响,且氨溴索联合万古霉素影响更明显,,从而抑制表皮葡萄球菌BF。
【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 生物被膜 氨溴索 万古霉素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22.1
【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5-6
  • 中文摘要6-10
  • 英文摘要10-15
  • 第一部分 氨溴索联合万古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杀菌作用15-20
  • 前言15
  • 1 材料与方法15-17
  • 2 结果17-18
  • 3 讨论18-20
  • 第二部分 氨溴索联合万古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结构的影响20-25
  • 前言20
  • 1 材料与方法20-22
  • 2 结果22
  • 3 讨论22-25
  • 第三部分 氨溴索联合万古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调控系统相关基因影响25-33
  • 前言25
  • 1 材料与方法25-29
  • 2 结果29-31
  • 3 讨论31-33
  • 全文总结33-35
  • 参考文献35-38
  • 论文图片38-41
  • 文献综述41-48
  • 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4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目录49-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小林宏行;细菌菌膜的基础与临床[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99年04期

2 陈小东,岳文香;克拉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抑制及对环丙沙星的增效作用[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2年04期

3 何景然,崔其亮,陈丽萍,林冰清,李于凡;72例新生儿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后感染情况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2年12期

4 贾宁;徐志凯;;细菌生物被膜对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06年01期

5 张文元,杨亚冬,唐靓,盛清,何浙生;克拉霉素和环丙沙星合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05年03期

6 杨新云;卓超;陈斯韵;;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耐药研究进展[J];今日药学;2009年11期

7 李蓉;葛新;;抗生素对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杀灭作用研究[J];预防医学论坛;2008年02期

8 李果;;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性感染及其治疗[J];中国药业;2007年19期

9 李颢,王亚,张晓举,王志东,胡贺敏,程金玲;克拉霉素/氟罗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体外作用研究[J];中国药房;2003年07期

10 朱元元;徐峰;;留置导管内细菌生物膜感染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年01期



本文编号:910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910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2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