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足月儿、早产儿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8 19:24

  本文关键词:足月儿、早产儿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足月儿 早产儿


【摘要】:目的:探讨足月儿、早产儿患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PM)临床特点的异同,认识两组不同胎龄的化脑患儿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提供依据,从而进行针对性的诊疗及预后判断。 方法:对我院新生儿中心2007年2月至2013年2月共6年98例确诊化脓性脑膜炎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胎龄分为足月儿组、早产儿组,对两组的一般情况、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并发症及转归等进行对比分析。临床资料结果均采用计量或计数资料表示,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若出现理论频数<1,则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两组资料之间的差异。 结果足月儿组与早产儿组均以男性、生后7天内起病、冬春季起病多见,以上各因素比率均超过本组的50%。低出生体重、胎膜早破在早产儿组多见,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足月儿组以发热(χ2=12.529,P0.001)、抽搐(χ2=5.286,P=0.022)为突出表现,而早产儿组则以肌张力降低为突出表现(χ2=11.113,,P=0.001)。对比有无合并其它系统的感染性疾病,5项结果均显示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仅有11例(足月儿组8例,早产儿组3例)脑脊液培养阳性,阳性率为11.22%(足月儿组11.94%,早产儿组9.68%)。脑脊液培养阳性的病例中,足月儿组、早产儿组培养结果为革兰阴性杆菌的病例分别为5/8例、3/3例,两组培养结果为大肠埃希氏菌的病例分别为4/8例、2/3例。针对两组血液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病程中相应的最大值,按检查结果最大值患儿所处的病程(天)分段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早产儿组脑脊液中葡萄糖降低较足月儿明显,t检验提示两组有统计学差异(t=2.498,P=0.114)。头颅超声提示两组颅内出血均较多见(足月儿组5/20例,早产儿组7/25例),头颅CT提示两组脑实质点片状/广泛低密度影均较多见(足月儿组13/36例,早产儿组6/12例),头颅MRI提示两组脑白质异常信号均较多见(足月儿组7/20例,早产儿组4/8例)。12例接受脑电图的患儿,提示异常者为6例足月儿,除1例未行影像学检查,其余5例均有影像学检查提示异常。接受住院期间的听力筛查65例患儿中,早产儿组未通过比例(31.25%)较足月儿组(26.53%)高。足月儿组、早产儿组因放弃治疗病死率分别为14.93%、32.26%。接受治疗者,足月儿组、早产儿组分别为25/6(737.31%)、8/31(25.80%)。电话随访收集到49例,目前无明显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异常者共28例(足月儿20/32例,早产儿8/17例)。合并运动障碍或/和视力障碍者较多见(足月儿5例,早产儿3例),且绝大多数为1岁后逐渐出现。 结论:足月儿的发热、抽搐等临床表现较早产儿典型。早产儿的临床表现缺乏惊厥、脑膜刺激征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状及体征,而以肌张力降低为主。两组脑脊液病原体培养阳性率低。脑脊液病原学特点,两组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以大肠埃希氏菌最常见。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指标中,两组无明显差异。早产儿组脑脊液中葡萄糖降低较足月儿明显。两组患儿均以颅内出血、颅内低密度影等新生儿脑损伤表现较硬膜下积液发生率高。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治疗后可治愈,两组治愈率均较低。足月儿预后较早产儿好,对于早产儿化脑需加强重视。合并运动及视力障碍等后遗症发生率足月儿及早产儿均较高,需要后续的联合治疗。
【关键词】: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足月儿 早产儿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22.1
【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5-6
  • 中文摘要6-9
  • 英文摘要9-12
  • 前言12-13
  • 1 资料与方法13-15
  • 2 结果15-23
  • 3 讨论23-28
  • 全文总结28-29
  • 参考文献29-32
  • 文献综述32-43
  • 参考文献38-43
  • 致谢43-4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44-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淑民,崔琢,赵久法;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乳酸测定的意义[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2 张静;毛健;李娟;陈丹;;新生儿不同病原菌化脓性脑膜炎在磁共振影像学上的特点[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2年07期

3 陈峻;胡必成;苏斌涛;;急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CRP及β_2-m检测的临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1年02期

4 梁健;王雪梅;梁文;邓献军;韦杰;李智贤;;345例新生儿脑室内出血发生率分析[J];华夏医学;2008年05期

5 庞茂银;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进展[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9年03期

6 李桂苓;张师梅;;脑脊液生化及外周血白细胞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年10期

7 严冰;陈婷;赵晶;;多重PCR/反向线点杂交(RLB)检测细菌性脑膜炎病原体的研究[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年04期

8 刘俊英;郭卓平;张会丰;王秀霞;李根山;;基质金属蛋白酶检测对鉴别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炎的价值[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年21期

9 米荣;徐放生;李莉;秦雨春;李铁耕;;新生儿、小婴儿化脓性脑膜炎73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年10期

10 陈宁;刘雪雁;那磊;薛辛东;;高体积分数氧致慢性肺疾病新生大鼠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表达的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年14期



本文编号:937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937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e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