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肿块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本文关键词: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肿块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乳腺肿块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单指数 模型 双指数模型
【摘要】:[目的]研究体素内不相关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IVIM)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中乳腺肿块样病变及正常腺体信号衰减特点;比较乳腺肿块样病变和正常腺体的常规DWI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和IVIM-DWI纯扩散系数(Pure diffusion coefficient,D)、灌注分数(Perfusion fraction, f)、灌注相关扩散系数(Pseudo-diffusion coefficient, D*)有无差异;研究上述参数对乳腺肿块样病变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探讨乳腺癌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表达与上述各参数间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对经临床触诊或乳腺X线摄影、超声检查发现乳腺肿块的144例患者行乳腺MRI检查,扫描序列包括横轴位T1加权成像(T1 weighted imaging, T1WI)、横轴位及双侧矢状位脂肪抑制T2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ing, T2WI)、横轴位常规DWI(b值取0和800s/mm~2)及IVIM-DWI(b值分别为0、20、65、110、155、200、300、500、800、1000 s/mm~2)、动态增强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CE-MRI)。分别使用Philips IntelliSpace Portal后处理工作站和第三方软件MITK-diffusion处理常规和IVIM-DWI图像,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后,获得病灶及对侧正常腺体的ADC值、D值、f值、D*值,并生成相应的信号衰减图及参数图。MRI检查后患者在3-10天内行手术或穿刺活检术,根据病理结果将病灶分为乳腺癌组、良性肿瘤组、囊肿组、炎性病变组,并以同一患者对侧正常腺体作为对照组。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病变及正常腺体各组间ADC值、D值、D*值和f值有无差异。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析比较上述各参数对乳腺肿块样良恶性病变的最佳诊断界值及诊断效能。记录乳腺癌组中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表达结果,并将其分为高表达组(阳性细胞数≥20%)和低表达组(阳性细胞数20%),比较高低表达组间ADC值、D值、D*值和f值有无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高表达组Ki-67百分数与各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最终纳入研究患者127例(共135个病灶),乳腺癌75例(75个病灶)、良性肿瘤27例(32个病灶)、囊肿10例(13个病灶)、炎性病变15例(15个病灶),对侧正常腺体组织127例。在IVIM-DWI上,随b值增大,囊肿信号呈单指数线性衰减,正常腺体组织、炎性病变、良性肿瘤及乳腺癌信号呈双指数非线性衰减。低b值时(b≤200 s/mm~2),腺体和除囊肿以外病变信号下降趋势更显著,其中乳腺癌信号衰减幅度较其他病变及腺体更大。在最大b值(b=1000s/mm~2)时,囊肿和大部分病例腺体信号已衰减至极低水平,部分腺体和良性肿瘤有较低的信号,炎性病变残留信号变化范围较大,而乳腺癌一般残余较高的信号。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乳腺癌组、良性肿瘤组、炎性病变组、囊肿组及正常腺体组的ADC值(F=119.35,p0.001)、D值(F=58.31,p0.001)、f值(F=50.961,p0.001)和D*值(F=2.732,p=0.03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ADC值除正常腺体组和良性肿瘤组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囊肿组ADC值最高,乳腺癌组最低;D值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各组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囊肿组、腺体组、良性肿瘤组、炎性病变组、乳腺癌组;f值除炎性组和乳腺癌组、腺体组和良性肿瘤组外,其余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f值最高,囊肿组最低;D*值仅囊肿组与其他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囊肿组的D*值最低。各组D与ADC值比较,乳腺癌组、良性肿瘤组、炎性病变组、正常腺体组D值和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DC值均高于D值,囊肿组D值和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ADC和f值诊断乳腺肿块样病变良恶性实验得到的曲线下面积有统计学意义,三者的AUC分别为0.930、0.898、0.768,D值的诊断效果最好,三者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0.89×10-3mm~2/s、1.08×10-3mm~2/s、5.54%;以此阈值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依次为95.7%、89.3%、79.2%,特异性依次为92.9%、87.5%、71.4%。D*对乳腺良恶性病变无鉴别诊断价值(P=0.061)。75例乳腺癌组中Ki-67高表达组53例,低表达组22例。两组间ADC值、D值、f值和D*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表达组Ki-67百分数与f值(r=0.184,P=0.178)、D值(r=-0.005,P=0.968)、D*值(r=-0.062,P=0.654)和ADC值(r=-0.095,P=0.489)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1、在IVIM-DMI中,囊肿信号呈单指数线性衰减,正常腺体组织、炎性病变、良性肿瘤及乳腺癌的信号呈双指数非线性衰减。低b值范围内(b≤200 s/mm~2)乳腺癌信号衰减幅度较其余病变及腺体更大。2.IVIM-DWI参数D值、f值及常规ADC值均有助于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D值具有最高的诊断效能,D*值鉴别诊断价值较低。3、D值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最佳临界预测值为0.89mm~2/s(AUC=0.930,P0.001),敏感度为95.7%,特异度为92.9%,其诊断效能较常规ADC值(最佳临界预测值1.08mm~2/s,敏感度89.3%,特异度87.5%)更好。4、乳腺癌Ki-67表达与常规DWI和IVIM-DMI各参数间无显著相关关系。
【关键词】:乳腺肿块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单指数 模型 双指数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45.2;R737.9
【目录】:
- 缩略词表5-7
- 中文摘要7-10
- 英文摘要10-14
- 前言14-17
- 资料与方法17-22
- 结果22-39
- 讨论39-47
- 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53
- 综述53-65
- 参考文献59-65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65-66
- 致谢66-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燕;湖北省乳腺病防治研究中心成立[J];中国肿瘤;2000年05期
2 杨丽;;532例乳腺病的病因分析及干预措施[J];首都医药;2006年18期
3 余康生;;乳腺病悄悄缠上新妈妈们[J];中国药店;2009年10期
4 孙庆伟;;乳腺病的激素失调及其矫正[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妇产科学分册;1980年01期
5 熊汉英;刘振球;付建英;;中等重工业城市居民乳腺病流行特征研究[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1993年02期
6 陈志坚;中美乳腺病诊治研讨会报道[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5年04期
7 李志宏,袁辉生,程石,马淑云,张越巍,范东坡,冯瑞娥;缩乳术治疗乳腺病的初步探讨[J];中华外科杂志;1998年08期
8 闵保华;;大男人也有乳腺病[J];家庭医药;2009年05期
9 程建中;;挥拳击溃乳腺病[J];东方养生;1996年06期
10 黄毅,郭永学,加玉成,刘帮芝;乳腺局限性梗死一例[J];临床外科杂志;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孝娟;王一安;郭莉;鲁丹凤;李莉;;乳腺病情志疏导初探[A];第十二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乳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丁虹;范玲玲;;乳腺软X线片对乳腺病的诊断价值——附320例报告[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3 杨帆;;乳腺X线摄影[A];2009湖北省影像学乳腺癌早期诊断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9年
4 孔祥举;;中西药结合对乳腺病理论的探讨[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5 卫华锋;;1300例乳腺疾患普查分析报告[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6 白宛仙;;乳腺病的预防与治疗[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7 白素丽;杜沛芳;;“乳块散”快速治疗乳腺病500例疗效分析[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8 王军生;;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病的一些认识[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李燕玲;喻娇花;;门诊男性乳腺病患者就医期的护理[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张静;曾勇明;谭欢;;数字化X线机工作站在乳腺定位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娟红 李丽;我市启动“乳腺病普查粉红健康行动”[N];太原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李淑丽 通讯员 南华;错误呵护反患乳腺病[N];河南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隋峻;中德专家联手在青开展乳腺病防治保健筛查[N];青岛日报;2012年
4 蒋宏传;北方地区乳腺病检查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N];中国妇女报;2000年
5 黄岚;贵阳六成多妇女患乳腺病[N];健康报;2007年
6 记者 石小宏;3年内帮万名乳腺病患者治疗康复[N];四川日报;2009年
7 刘桥斌;患乳腺病能吃豆制品吗?[N];健康时报;2007年
8 厉朋;妙手根治乳腺病[N];中国石油报;2000年
9 周建跃 温红蕾;工作压力大 乳腺病高发[N];大众卫生报;2005年
10 张安安 记者 宋伟 实习生 魏琪;陕西省乳腺学术沙龙第二次研讨会在延大附院举行[N];延安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红;钼靶X线、超声和MRI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效能及术前评估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廷;离体乳腺组织电阻抗频谱特性分析及乳腺电阻抗扫描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3 周洁;乳腺“局灶性不对称”征象的影像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4 贾悦;乳腺钠/碘转运体表达与功能的调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4年
5 陶志福;微波近场回波的医学成像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洪庆山;X线、CT和乳腺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和保乳术前评估的序贯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7 周悦;基于乳腺X线图像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8 程娟娟;BI-RADS FFDM分类系统在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9 史宪全;乳腺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临床应用及病理基础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10 丁建辉;X线位相成像对乳腺肿瘤诊断价值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峰;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系统在乳腺病变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江静;乳腺3.0TMR扩散加权成像的多参数诊断价值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蔡玉英;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联合三维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价值的初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周卫平;IVIM联合DKI对乳腺MR动态增强Ⅰ型和Ⅱ型病灶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5 曾辉;基于深度卷积特征的乳腺X线摄影钙化良恶性鉴别及BI-RADS分类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6 吕玲;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肿块样病变的诊断价值[D];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
7 侯明丽;乳腺MRI实质背景强化与月经状况、乳腺癌诊断效能及其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8 关斌;近红外乳腺检测及系统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9 程运福;基于乳腺X线片自动检测癌变信息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张小梅;计算机辅助检测在乳腺X线摄影中应用价值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787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1078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