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斑块三维能量多普勒成像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颈动脉斑块三维能量多普勒成像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不稳定斑块 脑梗死 三维超声
【摘要】:目的 分析颈动脉斑块常规征象和三维能量多普勒成像(3D-PDI)与脑梗死(CI)的相关性,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成像技术检测颈动脉斑块预测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常规颈动脉超声检出颈动脉斑块患者,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有脑梗死者作为脑梗死组42例,非脑梗死组5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实时三维容积探头观察颈动脉斑块的大小、形态、类型、回声、表面光滑程度、纤维帽是否完整、有无溃疡,再进入能量多普勒三维模式观察斑块内血流情况,并采用仪器内置的VOCAL软件对采集的斑块进行定量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回声、表面光滑度及形态分别进行2?检验,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之间的三维定量数值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颈动脉斑块与有无脑梗死的发生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脑梗死组低回声斑块、不规则形态构成比(59.5%、64.3%)高于非脑梗死组(18.0%、38.0%,2?=16.893、6.309,均P0.05),脑梗死组的斑块表面不光滑程度高于非脑梗死组(Z=-10.593,P0.05),差值有统计学意义。2、脑梗死组:VI(0.66±0.17)、FI(32.56±8.45)、VFI(22.44±10.95)与非脑梗死组:VI(0.50±0.18)、FI(26.21±6.23)、VFI(14.11±8.21)比较,脑梗死组VI、FI、VFI的均数均高于非脑梗死组(t=5.130、5.076、5.035,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斑块的低回声、形态不规则、溃疡斑块、VI、FI、VFI值增高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且低回声、不规则回声(OR为2.065、1.772,95%CI 1.021-3.773、1.181-2.467)与脑梗死呈中等关联强度,溃疡斑块(OR为4.075,95%CI 2.095-5.887)及VI、FI、VFI(OR为3.512、3.350、3.554,95%CI 2.478-4.686、2.108-4.241、2.708-4.612)与脑梗死呈强关联强度。结论 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常规超声征象中低回声、不规则形态及溃疡斑块患者更容易发生脑梗死。2.三维能量多普勒成像技术能定量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VI、FI、VFI,对提示脑梗死的发生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遵义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445.1;R743.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琳娜;张志坤;黄帆;;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巢肿瘤的研究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3年04期
2 刘杰;都超;;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分析[J];安徽医药;2014年10期
3 芦桂林,郭坤霞,王忠,刘成;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5年10期
4 李秋萍;华扬;;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检测与临床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9年06期
5 王慧梅;李淮玉;;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特征及其与缺血性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2年05期
6 丁立;李承晏;何国厚;王云甫;刘勇;李永霞;;内皮祖细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1年09期
7 莎仁高娃;谭莉;;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主要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年01期
8 高跃华;陈东风;王少春;胡军利;何敬海;高阳;;颈动脉硬化斑块超声表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分析[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年06期
9 冯天鹰;李治安;何怡华;哈斯;胡高杰;;血管内超声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临床应用[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2年02期
10 潘小红;;超声探查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心脑血管病的预防的意义[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年05期
,本文编号:11388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1138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