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方向分段采样EPI技术在前列腺DWI的临床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读出方向分段采样EPI技术在前列腺DWI的临床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弥散加权成像 读出方向分段采样平面回波 模体 图像质量 前列腺 弥散加权成像 读出方向分段采样平面回波 图像质量 前列腺 弥散加权成像 读出方向分段采样平面回波 图像质量 前列腺癌
【摘要】:第一部分读出方向分段采样EPI模体实验及在正常前列腺DWI的初步应用 目的:单次激发平面回波(Single-shot echo planner imaging, SS-EPI)是临床上DWI最为常用的成像方法。该技术在DWI相位编码方向上极易导致图像扭曲、解剖变形、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SNR)降低。读出方向分段采样平面回波(Readout-segmented echo planner imaging, RS-EPI)是近年来研发出来的多次激发EPI序列的一种,它可以有效减少图像变形和磁敏感伪影。本研究旨在通过模体实验和正常人体的前列腺RS-EPI弥散成像研究,证实该技术在前列腺DWI检查中的初步临床应用。 材料与方法:采用美国模体实验室研制的Magphan SMR100核磁共振性能检测模体。扫描常规SS-EPI、高分辨率SS-EPI及RS-EPI三种DWI成像方法,分别在模体中测量SNR、空间分辨率、几何变形、对比分辨率4个指标。在体实验部分,应用3.0T磁共振扫描仪对10名健康志愿者的前列腺进行以上三种DWI技术扫描,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图像质量。前列腺外周带和移行带定量评估参数包括SNR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模体研究和在体前列腺研究中,SS-EPI和RS-EPI组间比较均采用配对Wilcoxon秩和检验。 结果:模体实验表明,RS-EPI弥散成像在SNR、空间分辨率、几何变形、对比分辨率等4个方面全面优于常规SS-EPI和高分辨率SS-EPI(P均0.05)。在SS-EPI中,随着矩阵和扫描时间的提高,几何变形并没有得到抑制。在体的研究发现,RS-EPI弥散成像的图像质量要高于常规SS-EPI和高分辨率SS-EPI(P均0.05)。正常前列腺的SNR和ADC在三者DWI方法中的比较并没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 结论:RS-EPI可以有效抑制弥散加权成像的磁敏感伪影,减少解剖变形,在体研究也证明了该技术在正常前列腺DWI应用的初步可行性,并为接下来的前列腺疾病谱研究奠定了实验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读出方向分段采样EPI在前列腺疾病DWI中的临床可行性研究 目的:常规DWI成像速度快,但在特殊部位检查中,如前列腺区域,受磁敏感伪影的影响较大,且随着磁共振场强的增加而愈发严重。RS-EPI可以有效抑制弥散加权成像的磁敏感伪影,减少解剖变形。但该技术在前列腺疾病的临床应用国内外还少有报道,本研究旨在将RS-EPI弥散成像应用于前列腺疾病的临床检查中,通过与常规SS-EPI的对比,明确该技术在前列腺DWI成像质量方面的优势。 材料与方法: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期间来我院申请前列腺MRI检查者共478人。经严格筛选后,252例原发性前列腺疾病患者进行了常规MRI检查,并加做DWI扫描,包括常规SS-EPI和RS-EPI两种方法。由2名泌尿生殖系统放射影像医生采用Likert5分法,分别对两者的DWI图像锐利度、解剖变形、病灶对比度、可见度、细节显示和总的图像质量6个指标进行定性评估。定量测量两者DWI病灶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和ADC值。两位阅片者评分间的一致性采用κ检验和Bowker对称性检验。常规SS-EPI和RS-EPI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Wilcoxon秩和检验或配对t检验。 结果:2位阅片者在评价图像锐利度、解剖变形、病灶对比度、可见度、细节显示和总的图像质量的κ值分别是0.76、0.79、0.52、0.55、0.63、0.65。Bowker对称性检验的P值均大于0.05。常规SS-EPI前列腺弥散成像在这6个方面的评分为2.88±0.62、2.94±0.62、3.32±0.79、3.02±0.71、3.08±0.53、3.12±0.72。RS-EPI的评分是4.24±0.80、4.38±0.64、3.72±0.73、3.96±0.61、4.20±0.76、4.16±0.68。RS-EPI前列腺弥散成像的图像质量要高于常规SS-EPI:P均0.05)。两者的CNR部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ADC在两者DWI方法中的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均0.05)。 结论:RS-EPI在前列腺疾病弥散成像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是可行的。与常规SS-EPI序列相比,该技术可以显著减少因磁敏感伪影而导致的前列腺区域图像变形和图像模糊,从而得到高分辨率高质量的前列腺DWI图像,并为将来的前列腺疾病精确病理对照研究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值得大力宣传及推广。 第三部分读出方向分段采样EPI在前列腺癌DW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DWI可以提供组织内水分子运动的信息,从而反映正常和异常组织内病生理结构的变化。国内外大量研究均报道,DWI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定位、分期、靶向穿刺以及术后疗效评估等方面的重要价值。RS-EPI作为一种全新的DWI成像技术,它可以有效抑制常规SS-EPI所产生的磁敏感伪影,得到高分辨率无变形的DWI图像。本研究旨在将RS-EPI序列应用于前列腺癌DWI检查中,探讨其对DWI图像质量及定量测量参数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期间来我院行前列腺MRI检查者共252例。回顾性分析前列腺癌患者共58例,均经穿刺或手术(根治或电切)病理证实。病理结果在MRI检查后1月内获得,所有患者在MRI检查前均未进行过穿刺、冷冻、手术、内分泌及放化疗等治疗。前列腺MRI检查包括常规T2WI、高分辨率SS-EPI和RS-EPI弥散成像。由2名泌尿生殖系统放射影像医生采用Likert5分法,分别对两者的DWI图像锐利度、解剖变形、病灶对比度、可见度、细节显示和总的图像质量6个指标进行定性评估。定量测量两者DWI癌灶的SNR、对比度、CNR和ADC值。对比两种不同DWI技术在前列腺癌临床扫描中的图像质量差异。高分辨率SS-EPI和RS-EPI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Wilcoxon秩和检验。两种DWI测量参数的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的方法。 结果:RS-EPI前列腺癌弥散成像在解剖变形、病灶对比度、可见度以及总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高分辨率SS-EPI(P0.05),而在锐利度和解剖细节显示2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的SNR、对比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CNR和ADC值对比中,无差异(P0.05)。两种DWI成像技术测量SNR、病灶对比度、CNR及ADC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12、0.823、0.625、0.872,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RS-EPI在前列腺癌弥散成像中的总图像质量要优于高分辨率SS-EPI.该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前列腺癌DWI图像变形和图像模糊,提高小病灶的显示率,为将来新型磁共振DWI引导下的精确病理穿刺奠定了基础,对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鉴别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应用前景广阔。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7.25;R44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人男;龚静山;王晓梅;杨琳;吴明祥;;DWI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2 许士明;吴昆鹏;张伟;赵立冬;张凤敏;马子勇;范彬;;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DWI、~1H-MRS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年12期
3 黄利昆;何敬;郑继坤;罗艳;;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腹、盆部疾病检查中的应用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04期
4 金炜;陈观保;庞洪波;谈世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DWI异常表现和临床特点的关系[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04期
5 孙奉辉;胡文立;刘东涛;;DWI异常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预后的研究[J];山东医药;2008年37期
6 李雪梅;李壬子;候小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DWI异常与临床特征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04期
7 谭文莉;赵喜;李欢欢;王凡;雷慧姝;龚志刚;杨辰瑶;詹松华;;DWI评价针刺治疗家兔脑出血[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年08期
8 黄育鑫;;磁共振DWI成像对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早期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年11期
9 王志红;刘怀军;崔彩霞;贺丹;刘记存;王藏海;张祥建;郭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DWI表现和临床因素的关系[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年02期
10 戴景儒;戴世鹏;庞军;;DWI鉴别诊断病毒性脑炎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军斌;赵殿辉;汪东;陆青云;万卫平;;DWI在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2 陶庆林;李克强;张帅;肖恒松;;低场永磁型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脑脓肿与坏死囊变性脑肿瘤的价值[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与诊断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9年
3 王秀河;陈立鹏;徐小玲;赵钊;彭悦;;DWI和PWI预测早期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刘慧;曹觉;李文政;龙学颖;贺雅琼;;磁共振DWI评价宫颈癌放化疗短期疗效的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常英娟;任静;徐俊卿;;3.0T磁共振DWI与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脏恶性病变检测中的比较研究[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常英娟;任静;;磁共振T2WI结合DWI诊断前列腺癌侵犯精囊腺[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田传帅;曾启龙;辛晓燕;;DWI有助于早期发现脑梗死[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曲金荣;黎海亮;李祥;张宏凯;邵楠楠;李靖;张首宁;李彦乐;;T2WI和DWI相结合评价直肠癌系膜浸润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李健;张艳;张鑫;吴晓红;王春全;邓秦U,
本文编号:1141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1141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