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皮质下核团MRI体积分析
本文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皮质下核团MRI体积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皮质下核团 体积分析 磁共振成像
【摘要】:目的采用MRI体积分析技术评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皮质下核团的体积改变。方法采集25例ALS患者(ALS组)和25名健康对照(对照组)的MRI高分辨率图像,对皮质下核团的体积通过脑磁共振成像处理软件库(FSL)软件进行自动分析。将每个受试者的年龄、性别、教育年限、总颅内体积作为协变量,采用协方差模型的多协变量分析评估皮质下核团体积的组间差异。结果 ALS组双侧丘脑、左侧海马和右侧杏仁核体积较对照组明显减低。结论通过MRI在体综合评估ALS皮质下核团的体积,发现ALS组双侧丘脑、左侧海马和右侧杏仁核的体积明显减小。
【作者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分类号】:R744.8;R445.2
【正文快照】: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一般被认为是一种锥体系疾病。近年来病理学[1]、神经心理学[2]和神经影像学[3-5]的研究表明,ALS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疾病。除大脑皮层的非运动区受累外,ALS也存在某些来自基底核区的症状[6]。MRI可以在体无创地评估皮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婵娟;孙中武;;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患者的皮质下损害特征[J];安徽医药;2012年12期
2 任惠;王荪;蒲道学;;皮质下病变时言语、记忆、智力及运用功能的观察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3 赵玉林;郭玲;逯林欣;;皮质性与皮质下性痴呆(附4例报告)[J];山西医药杂志;1992年02期
4 陈淑华,王春丽,张希荣,高培荣;晚期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的护理[J];黑龙江医学;1996年11期
5 阚惠淑;丁春艳;王丽华;;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29例临床分析[J];工企医刊;1996年01期
6 王永超,齐敏,单晶丽,刘斌,苗青;50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0年11期
7 糜建华;曹雯炜;徐群;李焰生;;皮质下缺血性抑郁和皮质下缺血性痴呆患者的抑郁症状分析[J];中国卒中杂志;2012年03期
8 陈蓓,王耀山;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J];实用内科杂志;1989年10期
9 高敬龙;俞世勋;孙玉珍;;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与多发梗塞性痴呆[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2年04期
10 罗蔚锋;进行性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研究进展[J];江苏医药;199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群;周滟;曹雯炜;林岩;潘元美;李焰生;;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患者的弥散张量磁共振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赵永波;金刚;;皮质下失语症产生机制的研究[A];2005年中国神经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付建辉;倪建明;;磁共振白质纤维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皮质下脑梗死预后评价的应用研究[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赵永波;金刚;;皮质下失语症产生机制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神经病学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赵永波;王乔树;王枫;;皮质下失语症产生机制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汪永强;陈慎之;贝伟红;吴润楼;;甲状腺癌脑多发性转移一例[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于海源;“皮质下失语症”产生机制研究获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1年
2 衣晓峰;针灸减轻痴呆症状[N];健康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翔;皮质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病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汪永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伴发抑郁的脑血流速度变化[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2 江婵娟;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的认知损害与皮质下特征之间的关系[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3 罗守滨;针灸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4 王龙;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患者神经精神症状及其与皮质下脑损害间相关性[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5 赵英;急性皮质下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6 梁栋;皮质下缺血性抑郁的认知损害和5-HTTLPR基因多态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7 王兴霞;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认知损害患者情景记忆及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8 刘扬;血清Aβ与tau蛋白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9 王春霞;原络通经针法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688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1168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