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磁共振成像强化率关系

发布时间:2017-12-04 19:30

  本文关键词: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磁共振成像强化率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乳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磁共振成像(MRI) 强化率


【摘要】: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磁共振成像(MRI)强化率的关系,为乳腺癌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行MRI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103例乳腺癌患者病历资料,分析乳腺癌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与MRI强化率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患者注射对比剂后0.5、1、2、3、4和5 min的M RI强化率分别为(141.40±77.96)%、(166.99±83.99)%、(174.96±84.98)%、(176.59±84.28)%和(171.79±80.61)%;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乳腺癌患者MRI强化率比较,不同肿瘤大小乳腺癌患者注射对比剂后0.5、1、2、3、4、5 min MRI强化率及不同分子分型、临床分期乳腺癌患者注射对比剂后0.5 min M RI强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大小对注射对比剂后各时间点M RI强化率均有影响,分子分型和临床分期也与MRI强化率有一定关系。
【作者单位】: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放射科;
【基金】:2009年度海南省卫生厅项目(琼卫2009-45)
【分类号】:R737.9;R445.2
【正文快照】: 据报道,乳腺癌为中国恶性肿瘤的第5位死因,居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的首位[1]。有研究表明,乳腺癌肿块大小、病理分级、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临床分期及分子分型的临床病理是评价其预后的重要因素[2]。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 RI)的进步及普及,M RI在乳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红;乳腺癌的早期诊断[J];现代临床普通外科;1999年02期

2 陈德生;;加强预防以减少乳腺癌的发病率——访我国著名乳腺癌专家林本耀教授[J];长寿;2008年09期

3 李云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乳腺癌[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4年02期

4 ;人体乳腺癌病毒源自老鼠[J];科技信息;2005年04期

5 贺军;李汉贤;刘辉;;乳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6 张宏艳;刘端祺;梁峰;范萍;彭雁;侯新燕;矫健;;0~Ⅰ期乳腺癌28例的临床与影像特点[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年06期

7 余小琴;王迎;;乳腺癌综合影像学检查的应用价值[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8 张斌;;乳腺癌及其治疗原则[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年11期

9 雷姗姗;张超杰;范培芝;贺达仁;;乳腺癌的现代与传统治疗模式的比较分析与思考[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8年08期

10 廖翠薇;邹利光;戴书华;刘卫金;舒通胜;;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书平;张道强;曲晨;刘思金;;有毒金属暴露与乳腺癌的生长与转移[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张敏;宁连胜;张瑾;;乳腺癌DNA倍体流式细胞仪分析与预后的关系[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童彩玲;杨海燕;;乳腺癌术前中医证型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杨萍;;乳腺癌门诊术前化疗患者睡眠质量的调查与分析[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范威;吴新红;;251例乳腺癌患者Ki-67表达与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A];湖北省抗癌协会青年委员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论坛资料汇编[C];2013年

6 陈莉;李姝玉;张清富;邱雪杉;;乙酰肝素酶、bFGF与乳腺癌微血管密度及预后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郭贵龙;尤捷;周素梅;胡晓渠;金纯;杨凯;张筱骅;;Nimesulide对人乳腺癌肿瘤血管形成因子的影响[A];2007年浙江省肿瘤外科学术年会暨温州医学会肿瘤分会第四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蒋中标;王云华;;乳腺癌3.0TMRI多种检查技术的特征表现、诊断价值及诊断指标优选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杨开颜;俞康;李剑敏;黄卡特;周韧;;乳腺癌组织中P51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A];2005年浙江省肿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10 郭贵龙;尤捷;周素梅;金纯;张筱骅;;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nimesulide对人乳腺癌肿瘤血管形成因子的影响[A];2006浙江省乳腺癌治疗新进展学习班暨浙江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学术年会会议资料[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编译 朱翔;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 乳腺癌病毒源自家鼠[N];北京科技报;2005年

2 董映璧;人体乳腺癌病毒源自老鼠[N];科技日报;2005年

3 郑天虹;中山大学乳腺癌治疗取得重大突破[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4 王柱彬;早诊乳腺癌又添“试金石”[N];健康报;2001年

5 记者 刘海英;乳腺癌致癌基因有了新成员[N];科技日报;2011年

6 通讯员 冯瑶 记者 佳学;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发病密切相关[N];江苏科技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喻林;乳腺癌分子分型及其与预后的相关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黄伟;乳腺癌新辅助动脉灌注化疗的临床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3 张延伟;fMRI诊断乳腺癌及其与癌基因和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陈曼;乳腺癌三维超声造影肿瘤血管生成策略研究及新辅助疗效评估[D];复旦大学;2012年

5 马丽;中国乳腺癌HER2基因检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及流行病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6 孔凡君;CTLA-4、IL-1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相关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7 鲍慧铮;血清p53抗体检测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廖绍光;RAD51C基因与Eμ-Myc p19~(Arf-/-)细胞药物敏感性及其表达在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琪;三阴性乳腺癌3.0T磁共振应用研究[D];大连大学;2015年

2 郑磊;不同测量方法对乳腺癌病灶大小准确性的对比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徐珂;乳腺癌超声BI-RADS征象与其分子分型的相关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5年

4 翁昆仑;HPSE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LMVD关系[D];新乡医学院;2015年

5 薄其玉;山东地区乳腺癌患者诊疗延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6 邓雅文;基于近红外的血氧诊断系统的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吕伟伟;新疆维、汉民族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危险因素的比较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8 刘利;血清AHSG抗体检测在乳腺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D];扬州大学;2015年

9 徐海燕;利用3.0T MR血管成像探讨乳腺癌周围血供特点及相关因素[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10 李珂珂;乳腺癌中TopoⅡα、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521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12521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9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