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发布时间:2018-02-01 01:38

  本文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成像 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应用 出处:《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5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一种新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通过分析脑白质纤维束完整性来评估疾病严重程度,是当前可对脑白质纤维束行三维重建的新方法,经过近二十年的逐渐发展,已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初步应用。通过分析病变组织的弥散变化,及颅内病变与白质纤维束之间的关系,为诊断疾病和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信息。此文就DTI基本原理及其在脑卒中、脑肿瘤、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脱髓鞘疾病、精神疾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Abstract]: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with diffusion Zhang Liang is a new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echnique. Evaluating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by analyzing the integrity of the white matter bundle is a new method for 3D reconstruction of the white matter bundle. It has been applied in clinical work. By analyzing the diffusive changes of pathological tissu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racranial lesions and white matter fiber bundles. This paper provides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the diagnosis of diseases and prognosis.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DTI and its role in stroke, brain tumors,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and demyelinating disease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ental diseases and othe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is reviewed.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临床医学院;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核磁室;
【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资助项目(编号:10206128D)
【分类号】:R445.2;R741
【正文快照】: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联合纤维示踪技术是一种重要的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纤维束完整性的工具,可定量分析体内水分子的弥散运动,直观反映脑白质纤维束的形态与结构。DTI通过分析脑内病变对白质纤维束的影响[1],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方面获得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昆明;张旭;夏君慧;;多发性硬化158例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年03期

2 王传兵;邹月芬;胡志毅;吕征;李大鹏;储彬;;钛合金植入物在1.5T场强下不同序列参数伪影大小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学磊;陈世华;李银;王乐玲;朱文庆;;颅内多发硬化累及白质纤维的弥散张量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年07期

2 何建明;;多发性硬化症周围神经损害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年15期

3 徐辉;白宏英;;多发性硬化4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年22期

4 朱近;张玉琴;李鸿;于晓莉;李东;张培元;叶露梅;;儿童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征及治疗随访[J];临床儿科杂志;2009年08期

5 胡梅;季丽雅;王建伟;荣凡令;;半FOV匀场技术纠正FIESTA序列腹部磁敏感伪影的初步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4年06期

6 王斌;曹克利;;脱髓鞘疾病的听力学研究进展[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2年01期

7 程晓娟;姜国鑫;许丽珍;赵合庆;赵忠;王薇;程琦;;苏州地区多发性硬化临床特征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4期

8 李大鹏;王传兵;邹月芬;储斌;;符合最新标准牌号的金属植入物MRI扫描安全性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5年05期

9 郭大庆;孔令春;任明丽;原聚祥;;脊髓型多发性硬化超高场强3.0T MR诊断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年12期

10 季丽雅;王建伟;孙涛;汪家旺;;快递稳态进动采集序列磁敏感伪影和伪影抑制方法的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5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詹淑琴;多发性硬化周围神经损害[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1年05期

2 杨长伟;贺石生;李明;;脊柱金属植入物磁共振成像伪影消除技术进展[J];脊柱外科杂志;2008年04期

3 刘娟;李长福;;MR成像参数对口腔金属材料伪影作用的实验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3年01期

4 贺石生,侯铁胜,汪剑,傅强,李明,赵杰,石志才;钛合金钢板对颈椎前路术后患者磁共振成像的影响[J];上海医学;2003年11期

5 刘娟;汪俊萍;白人驹;李长福;;比较MRI检查中不同口腔金属材料伪影的实验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06期

6 蔡兴秋,赵翕平,邓荣昆;多发性硬化的发作性症状[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年01期

7 郝楠;潘小波;韩武;刘颖;彭利辉;钟爱喜;刘光雪;;MRI检查中不同口腔金属材料伪影面积的研究[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新 ,李晓君 ,王峻;弥散张量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04年03期

2 钟维佳 ,赵建农;弥散张量成像的运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05年04期

3 吴伟刚,陈秀义,杨杜;弥散张量成像分析[J];医疗设备信息;2005年03期

4 刘树永;姚旭峰;耿道颖;;纠正弥散张量成像图像变形的一种方法[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7年03期

5 徐贤;马林;;弥散张量成像诊断癫痫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年05期

6 张硕;强金伟;张康乐;;弥散张量成像对常规性临床应用的初步建立和实现[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7 陈美玲;许秀峰;程宇琪;徐林;;弥散张量成像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应用[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9年03期

8 马德晶;秦东京;;弥散张量成像在颅内肿瘤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王涛;王安生;高燕军;张胡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弥散张量成像应用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1年10期

10 董玉茹;王宏;钟心;穆学涛;马毅;刘腾;刘勉;;弥散张量成像量化指标与脑弥散加权成像的对照性研究[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东海;邓国军;陈桂美;肖香佐;;弥散张量成像定位初级运动功能区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杨永贵;郭岗;黄海清;王训恒;;慢性颈髓病变弥散张量成像的研究[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蒋田仔;;弥散张量成像的计算方法与临床应用的新进展[A];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CMIT-2004)论文汇编[C];2004年

4 谢晟;郭雪梅;崔爱国;肖江喜;蒋学祥;;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A];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CMIT-2004)论文汇编[C];2004年

5 郑兆聪;刘必松;吴志峰;王如密;王守森;;弥散张量成像在脑出血运动功能预后评估中的应用[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刘海燕;卢青;秦姣龙;肖朝勇;姚志剑;;抑郁症情绪神经环路改变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7 葛海涛;尹训涛;徐君海;刘树伟;;基于弥散张量成像的注意功能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8 贾贵静;;正常成人脑组织弥散张量成像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9 史浩;郭洪霞;;脑积水的弥散加权成像及弥散张量成像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宋凡;胡永善;张峰;南向亮;徐一鸣;马立宏;倪欢欢;周翠侠;黄春水;赵青;;脑卒中后残废手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峭巍;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动物实验研究及临床个例观察[D];浙江大学;2005年

2 丁文全;基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与多种后处理方法的上肢神经形态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3 李f 晔;术中磁共振和弥散张量成像纤维束示踪技术在邻近弓形束病变手术中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3年

4 沈全力;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及临床相关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杜彦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波谱成像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的预后评估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李郁欣;多发性硬化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宋峰;猪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的建立及其脊髓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岚;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癫痫中的应用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5年

2 舒进鹏;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正常青年人脑的初步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3 朱杨帆;云南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大脑白质纤维束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4 李聪聪;慢性偏头痛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方鹏;弥散张量成像的脑连接模式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方美芳;正常成人胼胝体及其亚区的形态学和弥散张量成像的定量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3年

7 张静娜;弥散张量成像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静;基于弥散张量成像的偏头疼患者大脑结构网格的异常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9 曹新山;弥散张量成像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10 张丽敏;压缩感知框架下的快速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805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14805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a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