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责任血管的MR仿真内镜重建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3 09:03

  本文选题:磁共振仿真内镜重建 切入点:微血管减压术 出处:《临床放射学杂志》2015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MR仿真内镜重建(MRVE)技术对责任血管的评估价值。方法对5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双激发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序列(3D-FEISTA-C)扫描,经原始图像及MRVE分析判断责任血管与神经的关系,将45例与微血管减压术(MVD)结果比较对照,一致性检验采用Kappa分析,并计算出原始图像及运用MRVE技术在检测责任血管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57例采用3D-FIESTA-C联合MRVE显示血管神经无接触5例,接触13例,压迫39例;责任血管为小脑上动脉43例,岩静脉8例,椎基底动脉4例,小脑前下动脉2例;其中责任血管为两支者5例;接触及压迫部位发生于神经出脑干段45例,脑池段12例。57例中45例3D-FIESTA-C及联合MRVE显示血管神经接触及压迫、责任血管以及压迫部位与MVD术中所见一致性检验(K值分别为0.325、0.639)。运用3D-FIESTA-C及联合运用MRVE技术检测责任血管的敏感性分别为88.89%、97.78%,特异性分别为33.33%、58.33%,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11%、89.80%,阴性预测值分别50%、87.50%。结论运用MRVE技术能够为临床提供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三维可视化图像,可作为术前评价重要的辅助工具。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Mr virtual endoscopic reconstruction (MRVEVEV) in the assessment of responsible vessels in patients with vascular compression trigeminal neuralgia. Methods 57 patients with trigeminal neuralgia were scanned by double excitation balanced steady-state free precession sequence 3D-FEISTA-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ponsible vessels and nerves was judged by the original image and MRVE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45 case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The consistency test was performed by Kappa analysis, and the sensitivity of the original image and MRVE technique in the detection of responsible vessels was calculated. Results in 57 cases, 3D-FIESTA-C combined with MRVE was used to display 5 cases of vascular and nerve contact, 13 cases of contact, 39 cases of compression, 43 cases of 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 8 cases of petrosal vein, 4 cases of vertebrobasilar artery, 43 cases of 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 8 cases of petrosal vein and 4 cases of vertebrobasilar artery. There were 2 cases of 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5 cases of which the responsible vessels were two branches, 45 cases of contact and compression occurred in the brainstem segment of the nerve, 45 cases of 12 cases of cisternal segment, 45 cases of 3D-FIESTA-C and combined with MRVE to show the contact and compression of the vessels and nerves. The K values of the responsible vessels and the sites of compression and MVD were 0.325 ~ 0.639, respectively. The sensitivity of using 3D-FIESTA-C and the combined use of MRVE to detect the responsible blood vessels were 88.89 and 97.78, the specificity were 33.3333 and 58.33, th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s were 85.1189.80, and the negative ones were negative. Conclusion using MRVE technology can provide 3D visualization images in a certain space range for clinic. It can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assistant tool for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作者单位】: 陕西省汉中市3201医院影像科;
【分类号】:R745.11;R44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利军;陈士新;马宁;孙泽栋;代永庆;;3.0T磁共振成像在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立鹏;夏建东;魏新华;陈亮;;磁共振三叉神经成像在三叉神经痛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3年06期

2 俞顺;包强;杜瑞宾;;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原发性脑神经痛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福建医药杂志;2014年03期

3 陈凯;李天然;杨平生;郑向东;黄晓斌;杨志杰;;高分辨率MRTA综合扫描技术对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J];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2014年01期

4 陈凯;李天然;杨志杰;黄晓斌;杨平生;;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责任血管形态与分布的MRI表现[J];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2014年03期

5 金军;汤小俐;香辉;王小宜;陈玲;李莲;;3.0 T MRI 3D-TOF序列联合3D-FIESTA序列结合多平面重建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磁共振成像;2015年04期

6 陈利军;陈士新;孙泽栋;马宁;徐琳;;双激发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序列曲面重建在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应用价值[J];磁共振成像;2015年10期

7 张文豪;陈敏洁;柴盈;张伟杰;;无血管压迫影像表现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颅内原因初探[J];口腔医学研究;2013年11期

8 尹小兰;李仁利;刘炜;祝国荣;;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0例疗效分析[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3年05期

9 苏同刚;黄绍宽;杨光;王飞红;林立;袁邦清;;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后复发原因分析及对策[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4年01期

10 孙周双;薛晓英;袁树斌;孙宇;薛斌跃;廖述才;唐钰佳;杨婵;;头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分析[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4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周勤;磁共振3D-CISS序列及DTI在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价值[D];山东大学;2013年

2 秦泗佳;三叉神经微循环和GDNF变化与疼痛关系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3 彭桂兰;平扫及增强3D-TOF-MRA对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诊断价值[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4 王迪;拉莫三嗪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5 刘芸;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MRI序列选择及各序列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6 李仲夏;三叉神经痛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4年

7 李慧;前庭阵发症神经血管压迫的MRI表现分析[D];郑州大学;2014年

8 郝利纬;探讨MRI 3D-TOF与3D-FIESTA序列在三叉神经痛与周围相邻结构关系中的应用价值[D];泰山医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谭令;柴维敏;宋琦;凌华威;缪飞;陈克敏;;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MRI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年12期

2 龚良庚;刘元元;肖新兰;连珞;;3D-FIESTA及MRVE在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宁毅,袁荣涛,慕兰福,赵保东,贾暮云;颌骨病变性骨腔与三叉神经痛[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1年01期

2 谢丽玫,赖建谊,张敏;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08期

3 于生元;三叉神经痛(上)[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4年23期

4 于生元;三叉神经痛(中)[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4年24期

5 李宁毅,张壮,赵保东,袁荣涛;三叉神经痛与颌骨骨腔病变:45例分析(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10期

6 李波;刘巍;;微球囊压迫介入治疗三叉神经痛[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年08期

7 赵和平;朱晓瑜;魏谋达;;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治疗三叉神经痛45例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07年05期

8 邱著文;郑德春;林建业;;三叉神经高位切断撕脱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7年13期

9 郑卫平;陈仲伟;王启朋;江穗;冯航;;阿霉素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7年23期

10 徐斯科;;三叉神经痛治验[J];云南中医杂志;199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玲;于生元;;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作用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年会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9年

2 汪新华;黄建成;;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82例临床观察[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亓卫东;李明;;原发性双侧三叉神经痛及手术治疗[A];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白念岳;鄢建勤;程智刚;熊云川;;不同浓度阿霉素与无水乙醇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六届年会论文摘要[C];2005年

5 黄荣桥;;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18例[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六届年会论文摘要[C];2005年

6 张引成;胡永升;李家伟;马冬;赵文清;;三叉神经痛306例治疗观察[A];中华口腔医学会成立大会暨第六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7 许智轩;李文昌;;三叉神经痛覆盖缓冲疗法临床研究[A];第三届全国口腔颌面部创伤暨修复重建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魏俊;;患侧上颈部注射治疗特发性三叉神经痛有效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陈英新;王雷;焦卫博;;联合分阶段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A];第七届全国口腔黏膜病暨第五届口腔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李胜英;;38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观察与护理[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副主任医师 王利力;三叉神经痛的缓解治疗[N];工人日报;2001年

2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 王利力;三叉神经痛——一种可怕的怪病[N];河北科技报(农村版);2000年

3 记者 冯立中;三叉神经痛病因有新发现[N];健康报;2001年

4 阎红;介入治疗三叉神经痛[N];健康报;2004年

5 修国华;三叉神经痛治疗新法问世[N];经济参考报;2002年

6 北京伊济源面神学研究院院长 孙连桂;浅谈三叉神经痛[N];科技日报;2001年

7 ;治三叉神经痛有啥好办法[N];农村医药报(汉);2003年

8 副主任医师:邵娟;三叉神经痛有啥好办法[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9 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口腔医院颌面外科 刘玉学;三叉神经痛的分类及病因[N];安阳日报;2006年

10 刘泉开;γ刀可除三叉神经痛[N];健康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磊;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神经导航下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D];山东大学;2005年

2 罗道枢;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神经元的机能学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3 安建雄;经眶下神经注射蛇毒建立新型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D];中南大学;2013年

4 刘红兵;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相关解剖和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谷涛;偏头痛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及脑血流灌注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青;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对三叉神经痛病因的诊断价值[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2 李泽;常用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系统评价[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3 黄玲;慢性缩窄环术后三叉神经痛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4 张辉;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D];郑州大学;2005年

5 吴明月;三叉神经痛与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及骨代谢关系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黄翠姣;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三叉神经痛的相关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丁丽华;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8 石宇远;链霉素在三叉神经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许维刚;三叉神经痛患者体感诱发电位的分析与探讨[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10 李娜;电压门控性钾通道在三叉神经痛中的作用及外周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056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16056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1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