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细血管成像技术对多发性大动脉炎分期诊断的价值
本文选题:SMI 切入点:超声造影 出处:《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微细血管成像技术(SMI)在多发性大动脉炎(TA)分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20例,进行颈动脉的常规超声、SMI及超声造影(CEUS)检查,按照ITAS2010评分标准分为病变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比较SMI技术与CEUS技术检测颈总动脉增厚管壁内新生血管增强程度的一致性。结果 CEUS技术显示活动期组颈总动脉增厚的管壁可见较多造影剂微气泡灌注,非活动期组可见少量或无造影剂微气泡灌注;SMI技术显示活动期组增厚的颈总动脉管壁见弥漫分布的点状或多条线样血流信号,非活动期组仅见星点状血流信号或无血流信号。活动期组SMI与CEUS具有很好的一致性(P0.01);非活动期组SMI与CEUS一致性不佳(P0.05)。结论 SMI技术可作为观察增厚管壁新生血管情况的重要筛查手段,对大动脉炎的临床分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microvascular imaging technique (Smi) in the staging diagnosis of Takayasu arteritis (TAA). Methods Twenty patients with Takayasu arteritis in our hospital were examined by conventional ultrasound SMI an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CEUs). According to the ITAS2010 score,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ctive stage group and inactive stage group. To compare the consistency of SMI and CEUS in detecting the degree of angiogenesis in the thickened wall of common carotid artery, CEUS technique showed that there were more contrast media microbubbles perfusion in the thickened wall of the common carotid artery in active group. In the inactive group, a few or no contrast medium microbubbles were infused with SMI technique to show diffuse point or multiple linear blood flow signals in the thickened common carotid artery wall of the active group. In inactive group, there was only stellate blood flow signal or no blood flow signal. There was good consistency between SMI and CEUS in active phase group, but there was not good consistency between SMI and CEUS in inactive phase group. Conclusion SMI technique can be used to observe the wall neovascularization of thickened tube. Important screening methods for the situation, It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clinical stag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rteritis.
【作者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综合超声科;
【分类号】:R445.1;R54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瑞珍,方秀英,叶云卿,王瑞珠;多发性大动脉炎伴连枷状二尖瓣1例[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89年03期
2 王天群;张瑛;卢成志;于亚梅;;先天性多发性大动脉炎一例[J];黑龙江医学;1989年05期
3 蔡慧芳 ,李茵 ,贺娟;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治疗进展及护理体会[J];中原医刊;2003年08期
4 吴洁;;妊娠合并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手术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年08期
5 陈育华;李向培;;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诊断价值[J];安徽医学;2006年06期
6 王超;杨炳昂;景香香;钟文津;;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价值[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07期
7 刘海燕;陈宇;;妊娠合并多发性大动脉炎及子宫肌瘤行剖宫产1例术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年02期
8 倪廷枢;;多发性大动脉炎11例报告[J];人民军医;1981年07期
9 谢正明,曹国英;多发性大动脉炎—5例临床报导[J];蚌埠医学院学报;1983年04期
10 马士贤;袁壮;张淑芳;;12例小儿多发性大动脉炎诊断分析[J];实用内科杂志;198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文凯;陆莉莉;付姝玉;王新婷;蒋巍;;1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儿的护理[A];全国第七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赵冰;范闽延;王琦;;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诊断[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汪晶;孔祥泉;徐海波;刘定西;孔祥闯;;TIM 3DCE-MRA和延迟增强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价值[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韩红;王文平;黄备建;丁红;季正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价值[A];2001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5 范秀玉;辛明志;王琳娜;范博;;多发性大动脉炎颅内及颈部血管损害的超声血流分析[A];第七届全国颅脑及颈动脉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6 赵彩红;邹良英;李智贤;;超声造影对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马穗红;柳建华;马晓梅;罗环千;李芙蓉;胡志文;;胃窗超声造影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应用价值[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洪玉蓉;刘学明;;超声造影在浅表淋巴结疾病中的应用[A];2007年超声造影新技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9 马苏亚;谢晓红;;胃超声造影检查[A];2007年超声造影新技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10 马苏亚;谢晓红;;胃超声造影检查[A];2007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胡珉琦;超声造影防误诊[N];北京科技报;2010年
2 超声诊断科 罗渝昆;肝脾破裂 超声造影快速诊治[N];健康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健;超声造影对乳腺实体肿瘤的诊断效能评价[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2 崔岩;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3 费腾;甲状腺癌超声造影诊断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黄备建;超声造影在肾占位血流动力学中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李超伦;超声造影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血管形成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曹小丽;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田江克;超声造影引导迟发性脾破裂的诊治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8 董怡;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评价肾功能状态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张惠琴;超声造影在肝外伤诊断及局部注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10 李秋洋;膀胱肿瘤三维超声造影与病理特征相关性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外周动脉病变42例回顾性分析[D];山东大学;2014年
2 袁嘉;超声微血管成像技术(SMI)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D];首都医科大学;2015年
3 陈娜燕;超声造影对不同回声类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4 许莉华;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对肝癌射频消融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杨璐;超声造影对颈动脉斑块的评价及与不同类型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6 李昕;超声造影对肾脏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价值[D];青海大学;2015年
7 郭庆霞;超声造影参数对食管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行放疗后疗效评估的早期预测作用[D];山东大学;2015年
8 陈雪雪;超声造影及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9 张晓英;超声造影对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较大肝癌疗效评价的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15年
10 杨勇;多模态影像技术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对比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242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1624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