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组学的回顾与展望
本文选题:影像特征 切入点:传统影像 出处:《上海医学》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自1895年伦琴拍摄出第1幅X线图像,开创以图像无创探测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的先河后,CT、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等新型成像技术迅速发展,使得医学成像模式得到极大的补充。荷兰学者Lambin等~([1])在2012年正式提出影像组学的概念,其采用自动化的方式将传统影像转化为大量含有生物学特性的信息,并对此进行高通量定量分析~([2])。近年来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影像组学可以很好
[Abstract]:Since 1895, Roentgen took the first X-ray image, which is the first non-invasive imaging technology to detect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organs of human body. The new imaging techniques, such as CT MRI and PET, are developing rapidly. In 2012, Dutch scholar Lambin et al ([1]) formally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imageology, which transformed traditional images into a large amount of information containing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an automated way. In recent years, a series of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imaging can be very good.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672236、81471627)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际合作项目(16410722800)资助
【分类号】:R4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代荣,倪希和,李银官;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影像特征[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1年01期
2 沈利明,陆之安,,钱铭辉;消失肺综合征的影像特征(附七例报告)[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5年11期
3 曾代荣,倪希和,李银官;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影像特征[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0年S1期
4 S.A.Napel;C.F.Beaulieu;C.Rodriguez;A.Gupta;梅习龙;;基于影像相似性的肝脏病变CT影像自动检索:方法和初步结果[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0年05期
5 雷惠莲,白元红;水银注入静脉1例影像特征[J];疑难病杂志;2004年01期
6 尚克中;胃肠道双对比造影表现的鉴别和解释[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年03期
7 土井邦雄,徐昕炜,谢楠柱;对医学成像数字分析的展望——需要一门从技术上理解医学图像内涵的新科学[J];医疗保健器具;1998年03期
8 土井邦雄,徐昕炜,谢楠柱;对医学成像数字分析的展望——需要一门从技术上理解医学图像内涵的新科学[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1998年01期
9 ;医学成像设备的发展趋势及市场特点[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1998年02期
10 土井邦雄,徐昕炜,谢楠柱;对医学成像数字分析的展望——需要一门从技术上理解医学图像内涵的新科学[J];医疗保健器具;199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蒋瑾;;双源CT对于医学成像领域的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2 胡佑伦;余薇;刘昌慧;;三维心脏准真实个体化模型[A];21世纪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3 冯义濂;秦松茂;粱秀慧;刘翔;徐鹏;王本固;;核磁共振计算纯密度成像及在人体医学成像上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2年
本文编号:16301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1630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