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RI的在体足月胎儿体表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构建
本文选题:胎儿 + 磁共振成像 ; 参考:《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年01期
【摘要】:目的探讨利用MRI原始数据集构建在体胎儿体表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方法及意义。资料与方法选择3例有强烈自然分娩愿望并自愿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行下腹盆腔MRI检查的足月孕妇,用二维稳态快速采集成像序列进行扫描,采集其原始Dicom数据集并导入Mimics 10.01软件中行胎儿数字化三维重建。结果在二维图像上,胎儿体表组织呈低信号,羊水及肺、膀胱、脑脊液等含水多的器官呈高信号,胎盘及子宫壁呈中等偏低信号,胎儿体表边界清晰;成功构建出在体胎儿体表的数字化三维模型,该模型可以清晰、立体、直观地显示胎儿整体体表解剖结构,并可以从任意角度观察胎儿的形态及胎儿宫内姿势。结论基于MRI数据集可以构建在体胎儿体表数字化三维模型,具有立体感强、视野大、可任意角度观察等优点,为后期胎儿的形态学分析、生物测量及生长发育评估提供新的方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 and significance of using the original data set of MRI to construct the digital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body surface of the body fetus. Data and methods selected 3 full-term pregnant women who had a strong desire for natural childbirth and volunteered at the lower abdominal pelvic MRI examination in the Southern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The Dicom data set was introduced and introduced into the digital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fetus in the Mimics 10.01 software. Results in the two-dimensional image, the fetal body surface tissue was low signal, the hydramnio and lung, the bladder, cerebrospinal fluid and other organs were high signal, the placenta and the uterus wall showed medium low signal and the fetal surface boundary was clear; the fetal body surface w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Digital three-dimensional model, the model can clearly, stereoscopic and intuitively display the fetal overall body surface anatomical structure, and can observe fetal morphology and fetal intrauterine posture from any angle. Conclusion based on MRI data set, it can be constructed in the digital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the body fetal body surface,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rong stereo sense, large field of vision, and arbitrary angle observation. It provides a new method for morphological analysis, biometrics and growth assessment of later fetuses.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影像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707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61190120,61190122)
【分类号】:R714.5;R44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谷方;崔益群;曾兵;沈若武;邵刚;夏玉军;;可视化上颌骨与牙列三维模型的建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26期
2 杨翠微;;高温疗法中病人三维模型的建立[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92年05期
3 范敏;戴培山;;计算机三维模型在解剖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2年06期
4 何叶松;付淼;洪洋;吴琳;;人体颅脑计算机三维模型的创建[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8年06期
5 张宇;唐雷;陈明;;基于“中国数字人”切片建立包含牙列的下颌骨三维模型[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6 桑崇铃;王玉红;王艳艳;李京力;朴商;;呼吸机培训软件的开发与应用[J];华北国防医药;2009年06期
7 龚振宇;李国华;刘彦普;何黎升;周树夏;;螺旋CT资料建立颅面三维模型(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35期
8 付淼;解世洋;何叶松;李莉;;颌面部三维模型的建立[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12期
9 高锋;顾泽旭;刘岚;郭艳;孔亮;段银钟;;颅面部CT三维模型复杂结构辅助定点法[J];中国美容医学;2008年03期
10 王骏;芮永军;杨莹;奚彬;;大鼠动脉三维模型的构建和显示动脉精度的测量[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付鑫;唐雁;;三维模型传输技术[A];2008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春林;刘萍;王黎;段慧;陈兰;唐怡欣;毛东瑞;;在体盆腔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的方法和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肿瘤会场(妇科肿瘤学组、妇科病理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3 富瑶;杨青;罗建峰;;三维模型归档方案初探[A];档案事业改革与创新——2013年全国青年档案工作者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张铭和;;展览展示应用中的三维模型快速合成方法[A];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C];2011年
5 李少华;张尚锋;汪海涛;;P油田长61小层孔隙度三维模型的建立[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6 邢玉辉;吕天阳;王钲旋;王添翼;;利用共面性计算射线与三维模型表面交点的快速算法[A];第十二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刘晓静;黄维通;;三维模型预处理技术及其在检索中的应用[A];第四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逯岩;逯允海;郭希娟;;一种基于MRG(Multiresolutional Reeb Graph)的三维检索技术的改进算法[A];2005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宿太学;王钲旋;吕天阳;邢玉辉;;两个自动终止聚类算法应用于三维模型数据集的效果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刘玉杰;李宗民;李华;;基于电场模板的三维模型反射对称性检测[A];中国图学新进展2007——第一届中国图学大会暨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吴晓菁;楼盘采光好不好看三维模型就知道[N];厦门日报;2011年
2 记者 吴晓菁;楼盘采光好不好看三维模型就知道[N];厦门日报;2011年
3 刘阳 李兆平;北京院完成首钢厂区精细数字三维模型[N];中国测绘报;2012年
4 朱冰;重建真实树木三维模型实现重要突破[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5 记者 宋兰兰;我市建成国内首个特大城市三维模型[N];长江日报;2010年
6 曲臣;装备制造劲吹3D风[N];中国航天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耿诺 实习生 陈诺;6万张高清图“重建”昔日首钢[N];北京日报;2012年
8 记者 吴劲松;身临其境体验城区现状与未来[N];昆明日报;2014年
9 记者 张巍巍;美改进阻止癌症复发化疗技术[N];科技日报;2012年
10 北京青云航空仪表公司 黄迪生 高级工程师;用PLM理念夯实信息化基础[N];科技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立军;三维模型的局部匹配和检索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2 孙挺;三维模型特征提取技术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章志勇;三维模型几何相似性比较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孙晓鹏;三维模型的分割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5年
5 柳伟;三维模型特征提取与检索[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郭竞;三维模型语义检索相关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7 何其真;三维模型的表达、分析及其在三维仿真与模型检索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田丰林;海量三维模型的交互绘制[D];浙江大学;2010年
9 潘翔;三维模型形状分析和检索[D];浙江大学;2005年
10 胡保坤;三维模型内容检索中的相关反馈和长期学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赢;基于多特征融合的三维模型自适应分类方法研究与实现[D];西北大学;2010年
2 张晓东;三维模型的形状特征提取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3 鲍峰;分数阶Fourier变换在三维模型处理中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4 高洪波;丹江口水库三维模型的建立及关键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陈雪颂;基于三维模型的二、三维一体化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晁晓娜;基于非对称三维模型的研究及仿真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清锋;无线有损网络环境下三维模型传输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8 姜北北;基于全三维模型工艺设计技术[D];沈阳理工大学;2013年
9 蒯澄宇;基于神经网络选择性集成的三维模型分类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唐聪恺;基于有限元的三维角膜构建及其生物力学分析[D];厦门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812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1781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