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铅挡和补偿材料对电子束射野剂量影响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活动铅挡和补偿材料对电子束射野剂量影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方医科大学》 2014年
活动铅挡和补偿材料对电子束射野剂量影响的研究
林晓汕
【摘要】:研究背景 放射治疗的进展与现状随着现代放射物理学与放射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精确放射治疗技术日益成熟,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三维适形放疗3DCRT到调强放疗IMRT,到当今放疗的主流:影像引导放疗IGRT、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MAT、TomoTherapy螺旋断层放疗、TrueBeam系统的影像引导放疗,所有精确放疗技术主要通过X射线的配合来实现。 高能电子束治疗医用高能电子束由医用直线加速器产生,能量为兆伏级,自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高能电子束就被应用于放射治疗,主要用于照射浅表转移的淋巴结、皮肤血管瘤、疤痕组织等,在现阶段的放射治疗过程中仍然是主要采用的照射方式之一,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的结果显示,国内三甲医院的肿瘤放射治疗科收治的患者,有15%左右的患者在其全部放射治疗过程中要应用到高能电子束照射。和高能X射线相比,高能电子束在治疗浅表的、偏心性病变时,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即应用电子束进行单野照射时,最大剂量坪区落在病变组织上,而靶区后的组织器官受照射剂量很小。 高能电子束铅挡高能电子束对肿瘤的适形放射治疗是通过铅挡来实现的。铅挡块可以把规则的照射野转换成不规则的照射野,使射野形状与靶区形状的投影一致,可以保护射野内某一重要组织器官。 高能电子束治疗的剂量补偿当病变组织离皮肤表面较近,并且病变组织的厚度小于高能电子束的建成厚度(得到最大剂量所需要的深度)时,电子束的最大剂量坪区就落在病变组织后面,病变组织得到的照射剂量低于临床剂量,所以要在皮肤病变组织的表面放置某种材料进行组织补偿,即起到剂量建成作用,使最大剂量坪区覆盖了整个病变组织。 高能电子束的剂量测量目前用于高能电子束剂量验证的测量工具主要是指形电离室。也有研究人员应用二维空气电离室矩阵MatriXX对高能电子束的射野剂量进行验证,如卢文婷的《二维电离室矩阵与电子射野影像系统在剂量验证中的初步研究》,沈国辉的《电子束输出剂量随射野大小变化规律的探讨》等。 目的 放疗实际工作中,一体式和活动式两种挡铅方法都在使用,但未有文献报道过这一方面的研究。我们在本研究中通过使用MatriXX对不同挡铅方法形成的射野剂量进行验证,其方法和结果对放疗实际工作有较大的指导意义。传统的指形电离室操作繁琐,只能够进行单一的点剂量测量。二维空气电离室矩阵MatriXX是目前较先进的IMRT实时二维验证系统之一,它可以迅速地获取复杂的二维剂量学数据,操作简单,获取的信息量大。本研究通过使用MatriXX对电子束射野剂量的验证,证明了MatriXX在电子束射野剂量验证中的优越性。 有机玻璃板、湿润医用纱布、胶体补偿物是目前放疗实际工作中常用的电子束射野剂量补偿材料,但未有文献报道过这一方面的研究。本研究中通过TPS、指形电离室、MatriXX三种剂量验证方法比较四种材料:有机玻璃板、湿润医用纱布、胶体补偿物、凡士林补偿物,对电子束射野剂量的补偿效果。其中凡士林补偿物是我们自己研究制作。凡士林补偿物具有一些良好的理化特性:性质稳定,取材方便、制作简单、经济实用,通过本研究探讨是否可以在放疗实际工作中推广使用。 方法 1.应用MatriXX比较两种挡铅方法的射野剂量 一体式铅挡方法形成的照射野设置机架角度为0°,使射束垂直照射二维空气电离室矩阵MatriXX表面。把10cm×1Ocm电子束限光筒放置在治疗机头的托架上,把10cmx8cm一体式电子束空心铅挡放在电限光筒的最下层。把MatriXX平放治疗床上,MatriXX的表面平放一块1.5cm厚有机玻璃板,调整治疗床的高度,使源皮距为100cm,调整MatriXX的位置,使MatriXX的中心与射野中心一致,且MatriXX中心10cm×8cm矩形野的边框与电子束照射野的边框相吻合,即一体式铅挡形成的照射野面积为10cm×8cm,照射野的长轴方向与治疗床的长轴方向相一致,Y轴;照射野的宽轴方向与治疗床的左右方向相一致,X轴。 活动式挡铅方法形成的照射野设置机架转为0°,使射线垂直照射MatriXX表面。把10cm×10cm电子束限光筒放置在治疗机头的托架上,把10cm×10cm一体式电子束空心铅挡放在限光筒的最下层。MatriXX平放在直线治疗床上,MatriXX的表面平放一块1.5cm有机玻璃板,调整治疗床的高度,使源皮距为100cm,把一块长方形14×4cm的实心电子束铅挡放在限光筒的最上层,实心挡铅的长轴与治疗床的长轴相一致,并且挨靠限光筒的左侧放置,调整实心铅挡的位置,使活动式挡铅形成的照射野大小为10cmx8cm。调整MatriXX的位置,使MatriXX的中心与射野中心一致,且MatriXX中心10cmx8cm矩形野的边框与电子束照射野的边框相吻合,即一体式铅挡形成的照射野面积为10cm×8cm,照射野的长轴方向与治疗床的长轴方向相一致,即Y轴;照射野的宽轴方向与治疗床的左右方向相一致,即X轴。 两种铅挡方法射野剂量的验证选择照射参数:能量6MeV;照射剂量100cGy;剂量率40OcGy/min;源皮距100cm。使用相同的照射条件,分别对两种铅挡方法形成的照射野进行照射。通过二维空气电离室矩阵MatriXX分别测量两种铅挡方法形成的照射野的剂量分布。通过与MatriXX相连接的专用计算机对测量数据进行实时地采集、显示与实时分析,通过OmniPro I'mRT软件绘制出两种不同铅挡方法形成的照射野在X轴方向上的剂量分布曲线。 2.应用TPS比较四种材料的补偿效果 分别把厚度都是1.5cm的有机玻璃板、湿润医用纱布、胶体补偿物、凡士林补偿物平放于二维空气电离室矩阵Matrixx的表面上;用GE-64排CT机对它们分别进行定位扫描,把扫描到的CT图像传导到治疗计划系统(TPS)上,设置照射参数:高能电子束;能量6MeV;剂量100cGy;入射角度0°,标准源皮距(SSD):100cm,射野面积:10cm×10cm。通过治疗计划系统(TPS)对四种材料的CT图像进行重建与剂量分析。 3.应用指形电离室比较四种材料的补偿效果 分别把厚度都是1.5cm的有机玻璃板、湿润医用纱布、胶体补偿物、凡士林补偿物平放于指型电离室表面,用直线加速器进行垂直照射,照射条件:高能电子束;能量:6MeV,剂量:100cGy;剂量率:4OOcGy/min,机架角度:0°;源皮距(SSD):100cm;照射野面积:10cm×10cm。通过连接在指型电离室的PTW剂量仪得到各种材料的补偿剂量读数。 4.应用MatriXX比较四种材料的补偿效果 分别把厚度都是1.5cm的有机玻璃板、湿润医用纱布、胶体补偿物、凡士林补偿物平放于Matrixx表面,用直线加速器垂直照射,照射条件:选择射线的性质:高能电子束;能量:6MeV,剂量:100cGy;剂量率:4OOcGy/min,直线加机架角度:0°;源皮距(SSD):100cm;射野面积:10cm×10cm。通过与MatriXX相连接的专用计算机对四种材料的补偿剂量进行实时地采集、显示与分析,并绘制出剂量分布曲线。 结果 1.两种铅挡方法的射野剂量有显著差异 两种不同铅挡方法形成的照射野形状一样、面积相同:10cmx8cm。通过与MatriXX相匹配的OmniPro I'mRT软件绘制出的两种不同铅挡方法形成的照射野在X轴方向上的剂量分布曲线,一体式铅挡方法形成的照射野在X轴方向上的剂量分布曲线以x=0处的Y轴为对称轴,曲线左右对称分布,最大剂量点在x=0的Y轴上,最大剂量点在照射野中心,剂量曲线的对称轴与照射野的对称轴相一致。在X轴方向上的高剂量坪区分布范围在x=-4cm到x=4cm的区间内,高剂量坪区的两边框与照射野的两边框相接近,接近照射野的实际宽度:8cm。曲线上的剂量跌落区和X射线污染区以x=0处的Y轴左右对称分布,照射野外缘的剂量陡降并趋于0。 活动式铅挡方法形成的照射野在X轴方向上的剂量曲线以x=-1处的Y轴为对称轴,曲线并不完全对称。最大剂量点在x=-1的Y轴上,即最大剂量点不在照射野的中心。剂量曲线的对称轴与照射野在X轴方向上的对称轴x=0处的Y轴并不一致。高剂量坪区分布范围在x=-5cm到x=3cm的区间内,不以x=0的Y轴对称分布,高剂量坪区的边框并不与实际照射野的边框相接近。射野内剂量分布不均,照射野左侧剂量高于右侧。射野左侧x=-4到x=0剂量接近,射野右侧x=0到x=4剂量从82.87cGy陡降到45.55cGy。曲线上的剂量跌落区和X射线污染区不以x=0处的Y轴左右对称分布。射野左侧外缘x=-4cm到x=-6cm的剂量趋近于0。右侧外缘x=4cm到x=6cm的剂量为45.55cGy到14.95cGy,剂量有下降趋势,但是不接近于0,即活动式靶区外缘的正常组织受到照射,照射剂量约为总剂量的54.97%到18.04%,照射面积约为总照射面积的25%。 2.TPS验证得出四种材料的剂量补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TPS得到在四种材料的补偿作用下,MatriXX的表面剂量、最大剂量点剂量及深度。采用TPS法检测,在MatriXX表面放置四种不同材料后,所测得的剂量总体间有统计学差异,进一步采用Bonferroni法进行两两比较发现,湿润医用纱布组与其余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而有机玻璃板、胶体补偿物及凡士林补偿物这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0.05)。 3.指形电离室得出四种材料的剂量补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指形电离室的验证,所测得的剂量总体间有统计学差异,进一步采用Bonferroni法进行两两比较发现,湿润医用纱布组与其余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而有机玻璃板、胶体补偿物及凡士林补偿物这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0.05)。有机玻璃板、胶体补偿物、凡士林补偿物这三种材料的补偿剂量相接近,湿润医用纱布的补偿剂量明显低于其它三种材料的补偿剂量,补偿效果相差10%左右。通过指形电离室验证得出四种材料的剂量补偿效果有显著差异。 4.MatriXX验证得出四种材料的剂量补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MatriXX的验证,得出四种材料在Matrixx表面的剂量分布曲线图。结果可见,所测得的剂量总体间有统计学差异,进一步采用Bonferroni法进行两两比较发现,湿润医用纱布组与其余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而有机玻璃板、胶体补偿物及凡士林补偿物这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0.05) 结论 1.在本研究中,对不同挡铅方法形成的射野剂量进行比较,比较的是射野剂量分布的差异;对四种材料的补偿剂量进行比较,比较的是补偿效果的差异。所比较的剂量都是相对剂量,对比较的效果没有影响。 2.二维空气电离室矩阵MatriXX是目前较先进的IMRT实时二维验证系统之一,它可以迅速地获取复杂的二维剂量学数据,操作简单,获取的信息量很大。指形电离室操作繁琐,只能够进行单一的点剂量测量。放疗实际工作中两种铅挡放法都有在使用,但未有文献报道过相关的研究。本研究通过MatriXX对不同铅挡方法形成的射野剂量进行验证,其方法和结果对放疗实际工作有较大的指导意义,两种挡铅方法形成的照射野大小虽然形状相同大小一样,但是剂量分布并不一致,在实际治疗中必须使用与计划相匹配的一体式挡铅。 3.TPS、指形电离室、MatriXX三种验证方法对材料的射野剂量验证效果相当。有机玻璃板、胶体补偿物、凡士林补偿物的补偿效果接近,湿润医用纱布的补偿效果明显差于其它三种材料。 4.我们研制的凡士林补偿物性质稳定,取材方便、制作简单、经济实用,其补偿效果接近有机玻璃板和胶体补偿物,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与临床意义,可考虑在放疗实际工作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30.5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武哲;陈志坚;陈创珍;;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后不同组织等效补偿膜放疗的效果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年09期
2 王爱芬,常凤飞,刘粉霞,海宝芹,肖其卿,刘金安;51例血管瘤放射治疗临床分析[J];河南肿瘤学杂志;2002年01期
3 刘勇;岑瑛;许学文;李正勇;;236例皮肤恶性肿瘤临床分析[J];华西医学;2007年02期
4 韩德奇,李效军,常虹,周子剑;凡士林生产工艺分析及建议[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1年07期
5 沈国辉;张书旭;吴少焜;叶育盛;王余锋;;电子束输出剂量随射野大小变化规律的探讨[J];中国辐射卫生;2008年03期
6 刘浩;张国庆;马栋辉;王巨武;吴恒;王诺峥;王多明;吾甫尔;许素玲;阿地江;;用二维电离室矩阵验证射野[J];中国辐射卫生;2010年01期
7 翁邓胡;徐海荣;;高能电子线放射治疗的剂量学参数测量与分析[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2年02期
8 刘金安,王爱芬,刘粉霞;187例瘢痕疙瘩放射治疗临床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0年04期
9 迟志宏;盛锡楠;李思明;崔传亮;斯璐;郭军;;357例中国皮肤黑色素瘤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J];肿瘤防治研究;2011年11期
10 林晓汕;蔡维洵;李伟周;陈绵荣;杨日赠;丁振华;;应用Matrixx验证活动挡铅形成的电子束照射野[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云杰;王雅棣;刘青;张钧;万欣;;MnSOD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食管癌局部放疗的影响[J];癌变·畸变·突变;2011年01期
2 芮桂凤;顾和亚;;61例肿瘤骨转移患者放疗期间的护理[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6期
3 孙婷;芮桂凤;;胸膜间皮质瘤术后化疗后放疗的护理[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4期
4 吴小明;;补肾健脾中药降低中晚期肺癌化疗毒副反应效果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5期
5 赵孟春;;益肺煎治疗放射性肺炎41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5期
6 董士丽;梁惠;李要轩;;益气养阴灌肠汤治疗宫颈癌晚期放射性直肠炎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11期
7 马新英;张鑫;刘海飞;刘素洁;赵子英;;调肝健脾解毒汤防治宫颈癌盆腔放疗所致急性直肠放射反应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11期
8 吴爱东;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及剂量验证[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1期
9 马军,常则灵;辅助腔内放疗外照射剂量受限的上段食管癌患者近期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2004年02期
10 赵玉魁,沈学明;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野中野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J];安徽医学;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晓萍;邱宝珊;;中药配合放化疗对鼻咽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A];世界中联耳鼻喉口腔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及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七次学术交流会暨广东省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涂桂红;许春娇;朱贝贝;;软聚硅酮泡沫敷料在放射性湿性皮炎中的临床应用[A];第六届全国鼻咽癌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穆向魁;张建光;张长虹;乔纲;张新军;李家敏;陈庆;于金明;;质子放射治疗局部复发鼻咽癌的初步疗效[A];第六届全国鼻咽癌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邓春涟;;面罩固定技术在头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鼻咽癌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张福君;李传行;焦德超;陈林;卢鸣剑;吴沛宏;段光峰;;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对兔坐骨神经放射性损伤的实验研究[A];中国(第七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暨世界影像导引下肿瘤微创治疗学会成立筹备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吴月霞;张福君;卢鸣剑;焦德超;吴沛宏;;放射性粒子125I对兔股动脉放射性损伤的实验研究[A];中国(第七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暨世界影像导引下肿瘤微创治疗学会成立筹备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单锦露;张绍祥;谭立文;王阁;王东;雷新;;数字化盆腔放疗模型的构建[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8年
8 谭程;杨燕光;朱琪伟;;不同分割方式放疗配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骨转移瘤的临床观察[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8分会场-癌症流行病趋势和防控策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杨燕光;蔡晶;何晓军;万志龙;;三维适形放疗联合FOLFOX方案同步化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8分会场-癌症流行病趋势和防控策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陈少文;王学涛;陈立新;曹午飞;唐强;刘小伟;;医用直线加速器入射电子束参数的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萍;人ELAC2基因在肿瘤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钟兴;hNIS转染鼻咽癌介导放射性核素显像和治疗的实验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金观桥;兔VX2鼻咽癌颅底侵犯模型建立及其放射治疗疗效的CT、MR评价[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曲颂;锥形束CT图像引导在头颈部及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5 徐洪斌;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和影响根治性治疗后预后因素的评估[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司佩任;~(125)I籽源短时低剂量率照射干预胰腺癌神经浸润分子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7 江波;基于常规加速器的全身调强放疗方法[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8 宋轶鹏;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靶区勾画及临床应用的研究与探讨[D];山东大学;2011年
9 郭启帅;PeroxiredoxinⅠ对乳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10 廖伟华;靶向EBV-LMP1 mRNA脱氧核酶治疗鼻咽癌的DCE-MRI临床和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兴利;~(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外照射治疗小鼠Lewis肺癌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张海鸽;多西他赛对食管癌细胞系EC-9706放射增敏机制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亢崇照;氨磷汀对宫颈癌Hela细胞放射增殖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李金利;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对裸鼠鼻咽癌移植瘤放射增敏效应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范强;MOSFET探测器测量组织补偿胶对表面剂量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0年
6 盛大宁;IMRT逆向计划中的混合多目标梯度算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7 罗峰;虎杖解毒汤治疗热毒血瘀型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王强;放疗联合热疗对小鼠肝癌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0年
9 卢鑫;COX-2和VEGF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D];泰山医学院;2010年
10 刘恒超;三氧化二砷增强人乳腺癌MCF-7细胞对氯化~(89)锶敏感性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天文,孙东杰,李春英,何弘,李青,刘友生,刁庆春,黄高升,郝飞,钟白玉,马福成,柳凤轩,闫小初,刘东梅,刘玉峰,刘荣卿;中国西部两医院1905例皮肤恶性肿瘤回顾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5期
2 梁远;吴丹玲;冯国生;陈甲信;廖超龙;莫颖;;调强放疗个体化患者剂量验证[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3 钟亚华;周云峰;谢丛华;陈纪;王骁踊;;千伏X线、电子线和~(192)铱放射治疗疤痕疙瘩疗效比较[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6期
4 刘亚玲;杨劲松;刘思源;四荣联;;恶性黑素瘤治疗进展[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刘粉霞,刘金安;放疗加鱼肝油酸钠治愈巨大血管瘤一例[J];河南肿瘤学杂志;2000年05期
6 秦兆冰,程秀莲,曹华;激光手术治疗头颈部血管瘤[J];河南肿瘤学杂志;1996年04期
7 孙桂珍,张宗琴,朱晓琳,蓝毓滨,李春梅,宁晓明;皮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恶性黑素瘤449例统计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5年01期
8 李贤富;郭飞;谢力;周进伟;柳弥;谭榜宪;;电子线挡铅的制作方法及X射线加电子线照射剂量测试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9 张书旭;余辉;王诗琴;谭剑明;林生趣;;MatriXX系统在放疗质控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辐射卫生;2009年03期
10 翁邓胡;徐海荣;;高能电子束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辐射卫生;201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树芝;李霞;吴章文;侯氢;勾成俊;;电子束在均匀水介质中平均能量计算方法的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1年05期
2 单国平,严英师;电子束不规则射野的输出因子研究[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4年02期
3 郑恭俭,孙红;ZJ-10(4)型加速器电子束用于全身皮肤治疗轫致辐射污染的探讨[J];中国放射肿瘤学;1988年04期
4 王运来,张良安,戴光复;电子束的电离室有效测量点和表面剂量的确定[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1年01期
5 何京学,胡斌,张清文,朱庙生;电子束照射野面积对中心轴剂量和输出因子的影响[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1年03期
6 陈英海,杨月琴,邹丽娟,马玉红,邓涛,王若雨;电子束窄条野剂量特性的测定与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5年05期
7 焦圣华;黄建;;电子束能量与偏转电流的对应关系[J];医疗装备;2011年11期
8 逄宝忠,张忠法,张修阁,宋经加;乳腺癌术后电子束旋转照射的吸收剂量测定[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9年05期
9 R Muller-Runked ,郑恭俭;脊柱轴的电子束照射:脊突对剂量的衰减的测量[J];中国放射肿瘤学;1988年01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莫燕;张亚群;廖增强;刘振;;电子束辐照加工工艺的优化[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8册)[C];2009年
2 林鹏;王肖钧;;新型碳酚醛中的电子束爆炸数值计算[A];计算爆炸力学进展[C];2006年
3 张学粮;张化一;;电子束能量在线测量方法的MCNP模拟和实验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张学粮;张化一;;电子束能量在线测量方法的MCNP模拟和实验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8年
5 林峰;齐海波;陆伟;晏耐生;张靖;张人佶;颜永年;;金属粉末电子束选区熔化技术的研究进展[A];第13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吴奕初;王波;王少阶;;基于捕获的新型正电子束及应用展望[A];第九届全国正电子谱学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王立英;张高龙;荣翠华;王莹;喻晓;张洁;乐小云;;用PVDF测量赝火花强流脉冲电子束烧蚀反冲冲力[A];2010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秦久昌;崔山;周文振;;钞票在线电子束灭菌装置[A];2004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毛黎;[N];科技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志刚;关于激光注入产生大电荷量高性能电子束的初步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学粮;电子束能量在线测量装置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2 张靖;电子束选区熔化数字式扫描控制系统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3 贾倩;电子束和γ射线辐照在素鸡保鲜中的比较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4 林晓汕;活动铅挡和补偿材料对电子束射野剂量影响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5 朱宗文;~(60)Co-γ射线及电子束处理对番茄诱变效应和生理机制的探讨[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活动铅挡和补偿材料对电子束射野剂量影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17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181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