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超声评价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

发布时间:2018-05-05 04:28

  本文选题:三阴性乳腺癌 + 新辅助化疗 ; 参考:《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年12期


【摘要】: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前后的声像图变化,探讨高频超声对NAC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NAC前后病灶的大小、血流和硬度改变,并与病理对照评估。结果 NAC后超声检查9例病灶消失,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7.5%、65%、81.1%;以残余灶的最大径线、血流等级、弹性评分变化作为NAC后的评效指标,评估化疗有效的准确率分别为79.2%、84.9%、94.3%。灵敏度分别为95.2%、95.6%、97.9%。阳性预测值为95.2%、95.6%、97.9%。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53、0.75、0.81。结论超声对三阴性乳腺癌NAC疗效有重要评估价值,NAC后以超声弹性评分、血流等级为评效指标评估残余灶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高于以最大径线为评效指标评估残余灶,与病理组织学评估化疗的有效性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anges of sonogram before and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an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on NAC. Methods the changes of lesion size, blood flow and hardness in 53 patients with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before and after NAC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after NAC, the lesions disappeared in 9 cases, their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were 87.5% and 65%, respectively. The maximum diameter, blood flow grade and elastic score of the residual focus were taken as the evaluation indexes after NAC, and the accuracy of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hemotherapy was 79.2% 84.9% and 94.3% respectively. The sensitivity was 95.2 and 95.6, respectively. Th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was 95. 2 and 95. 6%. The Kappa of conformance test was 0. 53 卤0. 75 and 0. 81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Ultrasound has an important value in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of NAC in thre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he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of residual foci is evaluated by ultrasound elastic score and blood flow grade, and the sensitivity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aximum diameter. It is consistent with histopathological evaluation of the efficacy of chemotherapy.
【作者单位】: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超声科;
【分类号】:R737.9;R4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冯霞;罗葆明;欧冰;杨海云;文艳玲;智慧;;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标准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价值的探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7年01期

2 罗葆明;欧冰;智慧;曾婕;杨海云;;改良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标准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庆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当代医学;2012年16期

2 李秀茹;徐晓红;;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进展[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冯卫连;李智贤;曾健;韦康来;李富;王颖芳;魏晏平;蒋芳艳;陈圆圆;;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法对乳腺肿块诊断价值的探讨[J];广西医学;2011年02期

4 黄巧燕;蔡石兰;黄毅锋;;超声弹性成像比值法对乳腺实性小肿块的诊断价值[J];广西医学;2011年04期

5 黄巧燕;蔡石兰;黄毅锋;;超声弹性成像比值法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价值[J];广西医学;2011年07期

6 魏晏平;李智贤;曾健;韦康来;刘军杰;陈圆圆;冯卫连;韦柳;蒋芳艳;;超声弹性成像与BI-RADS评分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广西医学;2012年05期

7 黄巧燕;蔡石兰;黄毅锋;;超声弹性成像比值法与评分法对乳腺实性肿块的诊断价值的比较[J];广西医学;2012年07期

8 黄巧燕;蔡石兰;黄毅锋;;超声弹性成像比值法在鉴别甲状腺结节中的价值[J];广西医学;2012年09期

9 魏根霞;周华;杨燕;罗志农;王春美;;不典型乳腺癌超声弹性成像及其病理基础[J];广东医学;2012年14期

10 袁冰;黄小平;李开林;吴向东;谭莹;梁志超;;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结核的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2012年3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哈章;基于灰阶超声序列图像的乳腺肿瘤计算机辅助诊断[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2 贺礼;联合弹性特性的乳腺超声图像序列诊断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3 牛晓燕;超声综合评分法、弹性应变率比值法和钼钯X线对触诊阴性乳腺实性肿块的诊断价值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鲁蓉;超声弹性成像及综合评分、液基薄层细胞学对宫颈病变诊断价值[D];中南大学;2014年

5 史宪全;乳腺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临床应用及病理基础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云凌;超声弹性成像与乳腺摄影对乳腺肿块诊断的对比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梅陈玲;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李璇;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鉴别甲状腺单发结节良恶性中的临床诊断价值[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刘晓芳;射频超声组织定征评分诊断乳腺病灶价值的初步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5 李婷婷;乳腺癌射频超声组织定征图像特征分析及病理基础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冀建峰;超声弹性成像对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价值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7 洪德娜;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实性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医学院;2011年

8 王晨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彩色多普勒鉴别乳腺肿块价值的对比分析[D];郑州大学;2011年

9 王俊玲;超声新技术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与“萤火虫”技术在乳腺实性病灶诊断中的价值探讨[D];郑州大学;2011年

10 吴秀平;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肿块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D];遵义医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罗葆明,欧冰,冯霞,周敏,文艳玲;乳腺疾病实时组织弹性成像与病理对照的初步探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5年09期

2 欧冰;罗葆明;冯霞;杨海云;文艳玲;智慧;马健鸿;;超声弹性成像与钼靶X线成像诊断乳腺疾病的对照研究[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柯君;;什么是新辅助化疗[J];上海医药;2012年08期

2 管卫华,龙英,郁宝铭;新辅助化疗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1年03期

3 高伟生;梦鹏飞;陈刚;;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2002年04期

4 王怀碧;几种恶性肿瘤新辅助化疗进展[J];重庆医学;2003年05期

5 张学宪,梁庆正,吴晓明;新辅助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62例报告[J];中国肺癌杂志;2003年04期

6 李坚,俞力超,王蓉芳,吴建农,丁明,张德厚;新辅助化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病理改变的作用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肺癌杂志;2003年05期

7 邹强;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长期效果[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3年02期

8 王深明,张国淳,吴惠茜,黄雪玲,朱彩霞;新辅助化疗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以及细胞和血管组织学的影响[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3年04期

9 张晓明;Ⅲ期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近期和远期效果[J];实用癌症杂志;2004年03期

10 彭忠民,陈景寒,王潍博,王晓航;新辅助化疗加手术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2004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忠民;刘奇;;新辅助化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顾雅佳;冯晓源;邱龙华;彭卫军;杨文涛;费菲;陈灿敏;唐峰;毛健;邵志敏;;磁共振弥散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的初步研究[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王蓓;傅健飞;洪中武;;104例局部晚期乳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A];肿瘤化学治疗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7年

4 张秋月;孟化;;新辅助化疗与辅助化疗在治疗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中的生存分析[A];第9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暨第二届阳光长城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5 郑建华;;新辅助化疗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A];东北三省第四届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马丁;;宫颈癌新辅助化疗[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肿瘤会场(妇科肿瘤学组、妇科病理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7 唐美洁;;老年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护理与探讨[A];2011年老年护理安全管理学术交流会暨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1年

8 张文莹;孙晓文;;1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诱发糖尿病的术后护理体会[A];“河南省肿瘤专科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及新技术交流”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9 莫庆玉;;乳腺癌新辅助化疗100例的观察及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彭忠民;刘奇;;耐药相关基因表达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预测[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余志平;辅助治疗和新辅助化疗具有重要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宋奇思;治实体瘤先用新辅助化疗[N];健康报;2007年

3 北京同仁医院外科主任医师 肖晖 李新萍整理;新辅助化疗为乳癌患者赢得手术机会[N];健康报;2009年

4 驻京记者 贾岩;NC动摇NSCLC辅助化疗地位[N];医药经济报;2010年

5 崔大涛;新辅助化疗——重塑乳腺癌治疗模式[N];中国医药报;2004年

6 ;可手术NSCLC的化疗及其争议[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李新萍;新辅助化疗为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手术机会[N];中国医药报;2009年

8 王杰军 许青;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发展概要[N];科技日报;2001年

9 吴志;新辅助化疗+靶向治疗“狙击”乳腺癌[N];中国医药报;2009年

10 ;恶性胸膜间皮瘤行胸膜外肺切除术后:可否实施新辅助化疗[N];医药经济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广超;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乳腺癌生物学因子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5年

2 陈灿铭;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陈盛;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留肿瘤自噬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D];复旦大学;2012年

4 何海飞;蛋白质指纹图谱在乳腺癌个体化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5 尹波;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MRI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汪晓红;磁共振功能成像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临床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刘洪涛;进展期胃癌综合治疗中FOLFOX7新辅助化疗的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8 彭忠民;Ⅲ期非小细胞肺癌骨髓微转移与新辅助化疗的关系探讨[D];山东大学;2004年

9 王仲照;乳腺癌TopoisomeraseⅡα与c-myc基因扩增及其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性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10 陈金元;FLEP新辅助化疗对胃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雨虹;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自适应放疗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牟怡;ATP-TCA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药物筛选中的应用[D];遵义医学院;2015年

3 刘国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XEC与FEC和TEC方案的疗效及毒性对比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4 贾巍;乳腺癌ET方案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子生物学指标变化的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桑蝶;Ki67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6 陈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Ki-67变化的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7 陈航航;FOXP3~+Tregs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D];郑州大学;2015年

8 张子敬;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病理学指标及动态增强核磁共振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9 刘海波;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患者对丙泊酚敏感性的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10 李俊勇;新辅助化疗对浸润性膀胱癌术后生存影响的Meta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462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18462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6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