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肝段划分及精准肝切除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肝段划分及精准肝切除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蚌埠医学院》 2015年
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肝段划分及精准肝切除中的应用研究
孙喆
【摘要】:第一部分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肝段划分及体积测量中的应用研究目的探讨利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在体肝脏肝段划分的可行性;测量肝脏及各肝段体积,获得正常成人肝脏及肝段体积的统计数据。资料与方法按纳入标准从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间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肝脏64层CT增强扫描的受检者中选取50例,全部受检者使用GE 64层螺旋CT机(Light Speed VCT)行肝脏三期增强扫描,使用ADW4.4工作站(Advanced Workstation 4.4)中的相关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在重建出门静脉及肝静脉血管树的基础上,根据门静脉及其分支的分布确定肝段的范围,根据肝静脉的走行确定肝段的分界,进而划分肝段并测量体积。结果根据门静脉分布范围、肝静脉主干走行及自然沟、裂、窝及韧带等重要辅助标志成功划分出各肝段;重建出的肝脏及各肝段图像形象逼真,通过任意旋转,可清楚、准确地显示肝段在肝脏表面的分布范围和界线,各肝段之间的分界线呈不规则的波浪线。肝脏体积与体表面积呈高度正相关,标准化肝脏体积更为严谨;男、女之间标准化肝脏及肝段体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成人(不区分性别)标准化肝脏及肝段体积大小如下:全肝(764.91±78.28)cm3/m2、I段(12.54±2.02)cm3/m2、II段(84.63±9.01)cm3/m2、III段(80.19±9.68)cm3/m2、IV段(102.13±13.83)cm3/m2、V段(126.17±12.98)cm3/m2、VI段(97.38±16.41)cm3/m2、VII段(109.67±15.39)cm3/m2、VIII段(148.79±18.02)cm3/m2,I~VIII段各占全肝比例分别为(1.64±0.17)%、(11.19±1.95)%、(10.43±1.83)%、(13.36±1.27)%、(16.55±2.36)%、(12.69±2.67)%、(14.32±1.42)%、(19.45±2.37)%。结论利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通过追踪门静脉和肝静脉属支,可以较准确地进行在体肝脏的肝段划分,重建出的血管树、肝脏及肝段图像形象逼真;体积测量准确,获得正常成人标准化肝脏及肝段体积的统计数据,男女均适用,可以为肝切除术、肝移植术的术前评估和手术方案设计以及肝脏疾病的病程检测提供指导。第二部分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精准肝切除中的应用研究目的探讨利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肝切除术前评估及手术方案设计中的价值;研究残肝分数在预测术后肝功能情况中的意义。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肝胆外科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间行肝癌手术切除患者共95例,按纳入标准纳入50例,其中20例设为实验组,利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行术前评估,并在一名肝胆外科医生的陪同下设计手术方案,测量出肝脏体积、肿瘤体积及预切除肝体积,比较预切除肝体积与手术实际切除肝体积之间的差异,以评价三维重建技术测量肝脏体积的准确性;通过公式计算出功能性肝体积和残肝分数,分析残肝分数与术后肝功能损害之间的相关性;剩余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肝门阻断时间及出血量的差异。结果实验组20例患者术前均利用ADW4.4工作中的三维重建软件成功重建出肝内血管树、肝脏、肿瘤、预切除肝脏、残余肝脏的三维图像,并结合其它临床资料进行了术前评估,设计了手术方案;实验组20例患者均成功手术,实际手术方案与术前设计方案基本相同,无围手术期死亡。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肿瘤体积、术中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行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年龄、肿瘤体积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中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31和0.0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维重建技术测得的预切除肝脏体积稍大于实际切除肝脏体积,但是二者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0.876(P0.001),经独立样本t检验,P值为0.754,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残肝体积、残肝分数均与术后中、重度肝功能损害相关,残肝分数是预测中、重度肝功能损害的独立因素;残肝分数与术后肝功能损害情况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残肝分数临界值为33.5%,根据残肝分数将患者分成≥33.5%和33.5%两组,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χ2=6.408,P=0.022,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可以重建出直观立体的肝内血管树、肝脏、肿瘤、预切除肝脏、残余肝脏的三维图像,从而进行术前评估、设计手术方案,可以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利用三维重建技术测得的预切除肝脏体积虽然稍大于实际切除肝脏体积,但是二者之间呈高度正相关,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三维重建技术测量体积较为准确,可以广泛应用与肝脏体积的测量,进而评估肝功能储备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残肝体积、残肝分数均是肝切除术后发生中、重度肝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当残肝分数33.5%时,术后中、重度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利用残肝分数来预测术后中、重度肝功能损害发生的可能性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蚌埠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816.5;R657.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金平;姜慧杰;;多层螺旋CT肝体积测量及临床应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年1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邹周平;单人锋;万仁华;何玉麟;高良辉;;肝脏体积测定在肝癌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9期
2 马钰;杜成友;;残肝体积与精准肝切除的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年13期
3 许戈良;;复杂性肝门胆管癌手术根治的新技术[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4年11期
4 汪勇;王小明;;三维重建技术在肝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5 唐继红;付必莽;朱洪;唐波;孙勇;张捷;杨达宽;何晓顺;;256层智能CT肝容积和门脉三维重建对Glisson鞘横断法肝切除的指导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年32期
6 李成东;谢凌;;多层螺旋CT用于肝硬化患者肝脏体积变化的量化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年13期
7 黄黎香;丁恩慈;沈文;季倩;蒋文涛;龚必焱;;MSCT、IQQA评价肝移植供体术前肝体积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年04期
8 许英浩;纪凤颖;常燃;肖喜刚;;320排动态容积CT灌注成像在肝硬化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年12期
9 安甲佳;田璐;鲁书琴;张力;田素良;;磁共振和CT图像测量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发展[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3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锦元;黄仲奎;龙莉玲;黎宁钦;;16层螺旋CT体积测量评估肝硬化肝叶大小的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年05期
2 宋瑞;黄仲奎;龙莉玲;廖锦元;;16层螺旋CT测量肝脏体积在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年01期
3 路涛;周翔平;陈心足;魏永刚;;16层螺旋CT对肝炎后肝硬化肝体积变化与肝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年12期
4 胡咏梅,武晓洛,胡志红,任爱红,卫秀乾,王新朝,王雨若;关于中国人体表面积公式的研究[J];生理学报;1999年01期
5 丁可;黄仲奎;龙莉玲;李春兰;孙龙伟;林盛才;;慢肝纤维化、肝硬化CT肝脏容积变化与病理学分期的相关性[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年01期
6 彭志毅,俞哲锋,黄东胜,邝平定,郑树森,肖圣祥,吴健;多层螺旋CT测量肝体积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及对肝移植的应用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年03期
7 余元龙,李良才,唐秉航,胡泽民;原发性肝癌肿块和肝脏螺旋CT三维体积测量的应用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年06期
8 ;Grading and staging of hepatic fibrosis,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noninvasive diagnostic parameter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3年11期
9 ;Assessment of hepatic functional reserve by cirrhosis grading and liver volume measurement using CT[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7年29期
10 ;Liver and spleen volume variations in patients with hepatic fibrosi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9年2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力扬,李京雨,张强,刘明,陈华;旋转DSA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年10期
2 郭祥;舒钧;;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云南医药;2011年01期
3 张积春;吴大;石敏琴;张存熙;毛世鸿;;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髋关节外伤中的临床应用[J];甘肃医药;2013年03期
4 何飞;何波;邓亚敏;黄河;赵学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脊柱经椎弓根内固定手术[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8年02期
5 魏宁;徐浩;祖茂衡;顾玉明;李刚;张庆桥;许伟;崔艳峰;刘洪涛;王文亮;;螺旋CT及气管三维重建技术观察气管支架置入术的疗效和并发症的临床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年01期
6 王新礼,郝广运,乔先达;螺旋CT重建三维图像技术要点[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02期
7 夏榕圻,楼跃,杨渭川,唐凯,张志群;螺旋CT和三维重建技术在髋关节发育不良手术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3年01期
8 朱治德;我国三维重建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J];首都医药;2004年14期
9 刘红霞;王佩馨;江洁;赵永刚;毕永民;;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颅面外伤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6年10期
10 张志华;何彦津;;三维重建技术在眼科中的应用[J];国际眼科杂志;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芸;;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绞窄性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2 李淑荣;齐景伟;李冬;王永才;;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特殊部位隐匿性骨折成像的应用[A];“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吉林省第三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3 何建斌;吴晓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上颈椎损伤中的临床应用[A];2005年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严昺;顾倩;李文涛;;数字旋转摄片及三维重建技术在枕颈部疾病检查中的应用[A];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会第九届放射诊疗专业学会论文集[C];2005年
5 朱世泽;;微机三维重建技术在唇腭裂研究中的作用[A];第四届华东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年浙江省整形、美容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6 钭伟峰;胡晓峰;李海平;;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A];2012年浙江省放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郁斌;曾勇明;李越;吴家会;;旋转DSA及三维重建技术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介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彬;吉六舟;杨建林;刘义康;徐鹏;熊炜;邓全成;黄凤云;睢继兵;曾亚菲;李洪涛;杨明;曾玉平;;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膝关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附30例报告)[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雷振;邓立勇;;16排螺旋CT乳腺肿块三维重建技术的诊断价值[A];第二届全国乳腺影像诊断与技术应用研讨会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10 苑晶;刘宏伟;李兴胜;秦昕东;刘振河;;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交流大会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诊断与研究学习班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钟金钢;光学数字人体形貌三维重建技术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王翔;三维重建技术研究及其在飞行器外形设计中的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松平;三维重建技术在精准肝切除中的临床应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2 孙喆;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肝段划分及精准肝切除中的应用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5年
3 姚玉婷;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下颌骨畸形整形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4 赵嘉华;三维重建技术在胸外科临床中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5 吴卫源;三维重建技术在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应用价值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温佳新;三维重建技术在胸外科机器人手术中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2年
7 何仿;以磁共振三维重建技术为基础的肩关节运动模式和盂-肱变换关系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肝段划分及精准肝切除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66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186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