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X线摄影、超声及MRI在评价乳腺肿块中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3 11:31

  本文关键词:X线摄影、超声及MRI在评价乳腺肿块中的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大学》 2015年

X线摄影、超声及MRI在评价乳腺肿块中的对比研究

陈佩佩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X线摄影、超声及MRI影像学检查诊断乳腺肿块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4月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诊治的乳腺肿块患者,经X线摄影和超声检查,发现乳腺病变却难以定性者或临床怀疑乳腺疾病X线及超声检查阴性者,于术前接受MRI检查,51例患者均为女性,共检出肿块53个,年龄分布为21-55岁。X线摄影检查以肿块形态、密度和钙化(钙化灶的形态及分布形式)为主要观察指标;超声声像图上以肿块形态、回声强度、肿块内及周边的血流信号、钙化为主要观察指标;MRI以肿块形态、边界、信号、动态增强曲线及ADC值为主要观察指标。所有病例均根据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ACR)制定的“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中的X线、超声及MR分类标准,最终确诊均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乳腺实质构成依据BI-RADS分类,分为4类:a.脂肪类;b.散在纤维腺体类;c.不均匀致密类;d.极度致密类。本研究分腺体类型为致密型及非致密型,致密型为不均匀致密类及极度致密类;非致密型为脂肪类及散在纤维腺体类。比较乳腺X线摄影、超声、MRI对乳腺肿块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以及漏诊率、误诊率差异。对比分析三种检查方法对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变诊断准确率差异。以及对比研究各检查方法对致密型及非致密型乳腺类型病变的诊断差异及效能对照。结果:51例患者共检出53个肿块,良性27个;恶性26个。病理类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17个;导管内原位癌7个;浸润性小叶癌1个;黏液癌1个;纤维腺瘤16个;硬化性腺病5个;导管内乳头状瘤4个;乳腺慢性炎症伴肉芽组织增生2个。X线摄影、超声及MRI诊断准确度分别为60.38%、58.49%、83.02%;敏感度分别为66.67%、61.11%、90.48%;特异度分别为57.89%、57.14%、78.13%;阳性预测值分别为38.46%、42.31%、73.0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48%、74.07%、92.59%;漏诊率分别为33.33%、38.89%、9.52%;误诊率分别为42.11%、42.86%、21.87%。X线摄影、超声单独检查对乳腺疾病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低于MRI检查,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与X线摄影、超声检查对比AUC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u=3.75,P=0.0010.05;u=3.50,P=0.0010.05),X线摄影与超声检查差别无明显统计学意义(u=0.11,P=0.4560.05)。术后病理证实的53个病灶中体格检查触诊阴性17个。其中X线摄影检查未见明显病灶12个;超声检查显示阴性9个;MRI未检出病灶2个。X线摄影与超声诊断正确个数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MRI诊断正确个数显著高于X线摄影及超声单独检查(P0.05)。51例患者,致密型腺体30例(58.8%),非致密型腺体21例(41.2%)。X线检查诊断非致密型腺体病灶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明显高于致密型腺体疾病(P0.05);超声检查对致密型乳腺病灶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优于X线检查,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非致密型腺体中病灶的诊断效能,超声与X线摄影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MRI检查对不同类型腺体病灶的效能均显著高于另外两项检查(P0.05)。结论:X线摄影、超声及MRI三种检查方法各具优缺点,对于X线摄影和超声检查发现乳腺病变却难以定性者或临床怀疑乳腺疾病而X线摄影及超声检查阴性者,行MR检查有利于提高诊断乳腺肿块的准确率。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445;R737.9;R730.4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洁;戚晓东;高海凤;马祥君;;乳腺钼靶X线摄影下BI-RADS分级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碧华;陈瞾;郑晓林;;乳腺癌的钼靶X线误诊分析[J];罕少疾病杂志;2012年01期

2 熊文;徐时;吴东进;吴泽明;唐波;;乳腺癌影像学检查分类与其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14年06期

3 曾繁余;张显岚;张珊;唐桂荣;黄颖;钟萍;戴文海;;乳腺癌筛查中高频B超检查的价值[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年11期

4 郭国强;李泉水;罗长锐;刘倩;陈胜华;邓水平;;BI-RADS超声与钼靶分级以及两者联合对乳腺原位癌的诊断[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晨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彩色多普勒鉴别乳腺肿块价值的对比分析[D];郑州大学;2011年

2 邵真真;乳腺MRI对X线检出的BI-RADS 3~5类钙化性病变的诊断价值[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3 向妮娜;3T MR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X线摄影检出的BI-RADS3~5级微钙化病变的诊断价值[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郭春芝;乳腺密度与乳腺癌相关性分析[D];石河子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启俊,李玲,祝伟星,邢秀梅,周燕荣;中国城市居民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燕;湖北省乳腺病防治研究中心成立[J];中国肿瘤;2000年05期

2 杨丽;;532例乳腺病的病因分析及干预措施[J];首都医药;2006年18期

3 余康生;;乳腺病悄悄缠上新妈妈们[J];中国药店;2009年10期

4 孙庆伟;;乳腺病的激素失调及其矫正[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妇产科学分册;1980年01期

5 熊汉英;刘振球;付建英;;中等重工业城市居民乳腺病流行特征研究[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1993年02期

6 陈志坚;中美乳腺病诊治研讨会报道[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5年04期

7 李志宏,袁辉生,程石,马淑云,张越巍,范东坡,冯瑞娥;缩乳术治疗乳腺病的初步探讨[J];中华外科杂志;1998年08期

8 闵保华;;大男人也有乳腺病[J];家庭医药;2009年05期

9 程建中;;挥拳击溃乳腺病[J];东方养生;1996年06期

10 黄毅,郭永学,加玉成,刘帮芝;乳腺局限性梗死一例[J];临床外科杂志;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孝娟;王一安;郭莉;鲁丹凤;李莉;;乳腺病情志疏导初探[A];第十二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乳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丁虹;范玲玲;;乳腺软X线片对乳腺病的诊断价值——附320例报告[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3 杨帆;;乳腺X线摄影[A];2009湖北省影像学乳腺癌早期诊断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9年

4 孔祥举;;中西药结合对乳腺病理论的探讨[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5 卫华锋;;1300例乳腺疾患普查分析报告[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6 白宛仙;;乳腺病的预防与治疗[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7 白素丽;杜沛芳;;“乳块散”快速治疗乳腺病500例疗效分析[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8 王军生;;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病的一些认识[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李燕玲;喻娇花;;门诊男性乳腺病患者就医期的护理[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张静;曾勇明;谭欢;;数字化X线机工作站在乳腺定位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娟红 李丽;[N];太原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李淑丽 通讯员 南华;[N];河南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隋峻;[N];青岛日报;2012年

4 蒋宏传;[N];中国妇女报;2000年

5 黄岚;[N];健康报;2007年

6 记者 石小宏;[N];四川日报;2009年

7 刘桥斌;[N];健康时报;2007年

8 厉朋;[N];中国石油报;2000年

9 周建跃 温红蕾;[N];大众卫生报;2005年

10 张安安 记者 宋伟 实习生 魏琪;[N];延安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廷;离体乳腺组织电阻抗频谱特性分析及乳腺电阻抗扫描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2 周洁;乳腺“局灶性不对称”征象的影像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3 贾悦;乳腺钠/碘转运体表达与功能的调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4年

4 陶志福;微波近场回波的医学成像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洪庆山;X线、CT和乳腺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和保乳术前评估的序贯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6 周悦;基于乳腺X线图像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7 程娟娟;BI-RADS FFDM分类系统在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8 史宪全;乳腺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临床应用及病理基础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9 丁建辉;X线位相成像对乳腺肿瘤诊断价值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徐伟栋;乳腺X线图像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峰;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系统在乳腺病变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陈佩佩;X线摄影、超声及MRI在评价乳腺肿块中的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关斌;近红外乳腺检测及系统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4 程运福;基于乳腺X线片自动检测癌变信息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张小梅;计算机辅助检测在乳腺X线摄影中应用价值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6 叶欣;乳腺血氧检测与乳腺疾病病理特征相关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肖勤;数据挖掘技术在乳腺X线诊断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09年

8 朱益苗;乳腺MRI肿块分割与三维重建算法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9 张晋冀;乳腺X线摄影假阴性乳腺癌临床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10 杨瑞玲;乳腺良、恶性组织中p73α和14-3-3σ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X线摄影、超声及MRI在评价乳腺肿块中的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81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1881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b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