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的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发布时间:2018-05-15 05:34

  本文选题:面肌痉挛 + 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 ; 参考:《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5年12期


【摘要】:目的评价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MRTA)显示面神经与周围血管三维空间关系的能力,探讨MRTA对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0例HFS患者临床及MR资料,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210例HFS患者,MRTA显示患侧(共215侧,双侧症状5例)有血管压迫和接触面神经分别109侧和86侧,可疑接触9侧,阳性率为94.9%;健侧(205侧)面神经有血管压迫和接触分别12侧和23侧,可疑接触6侧,阳性率为20%。HFS患者患侧与健侧面神经与邻近血管解剖关系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症状与血管接触或压迫面神经有显著相关性(P0.01)。80例手术患者术中见78例有血管压迫或接触,未见责任血管2例;71例术前MRTA与术中所见完全相符,4例术前MRTA阴性患者,术中3例见静脉责任血管。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MRTA诊断HFS的灵敏度为96.2%,诊断符合率95.0%。结论MRTA是术前诊断HFS病因无创、有效的检查方法,能清楚显示面神经与周围血管的空间关系,为HFS的诊治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bility of 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y (resonance tomographic) to display the three-dimensional 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ial nerve and peripheral blood vessels, and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RTA in hemifacial spasms. Methods the clinical and Mr data of 210 patients with HF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operative results. Results in 210 patients with HFS, HFS showed that the affected side (215 sides, 5 bilateral symptoms) had vascular compression and contact with facial nerve in 109 and 86 sides, and suspected contact in 9 sides, respectively. The positive rate of facial nerve was 94.9. The facial nerve had vascular compression and contact in 12 and 23 sides, respectively, and suspected contact in 6 sides. The positive rate was the anato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ffected and healthy facial nerves and adjacent vessels in patients with 20%.HF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ymptoms and vascular contact or compression of facial nerve. 78 cases were found to have vascular compression or contact during operation in 80 cases, and 71 cases of MRTA were not found in 2 cases. The results of preoperative MRTA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of 4 cases with negative MRTA during operation. The responsible vein vessels were found in 3 cases during operation. The sensitivity of MRTA in the diagnosis of HFS was 96. 2 and the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was 95. 0%. Conclusion MRTA is a noninvasive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diagnosis of HFS before operation. It can clearly show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ial nerve and peripheral blood vessels and provide reliable imaging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FS.
【作者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放射科;
【分类号】:R745.12;R44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班允清;王云玲;贾文霄;刘艳;;MR扫描技术对面听神经及三叉神经血管压迫的诊断价值[J];重庆医学;2011年23期

2 裴万夫;詹彦;崔荣周;石全红;谢延风;;面肌痉挛患者与正常人后颅窝容积大小比较[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3 李宗芳;张振光;蒋元明;高文涛;鲁毅;张峰睿;刘流;;面神经损伤致周围性面瘫患者的背侧丘脑~1H-MRS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年17期

4 梅莉;郑建刚;刘良卿;顾勇坚;贺俊斌;周鸿雁;吴刘萍;;3D-TOF-MRA成像对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的诊断价值[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9期

5 袁晓毅;季鹏;周正扬;;MRTA诊断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年06期

6 管宏新;朱晋;仲骏;尹春红;;椎动脉解剖类型与面肌痉挛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0年03期

7 李世亭;;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技术[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1年02期

8 王增献;娄欣欣;沈敏;吴玉林;;不同MRI序列对面肌痉挛的诊断价值[J];浙江实用医学;2013年03期

9 齐明东;袁飞;赵军;;面肌痉挛的3.0T 3D-TOF MRA表现分析及病因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立鹏;夏建东;魏新华;陈亮;;磁共振三叉神经成像在三叉神经痛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3年06期

2 汤可;周敬安;赵亚群;周青;刘策;;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微创显露颈静脉孔区的虚拟现实解剖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年14期

3 刘青云;蒯涛;朴海善;;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并发症临床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2年10期

4 郑杰;宋来君;;神经内镜辅助下舌咽神经血管减压术[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年14期

5 白利民;闫威;申强;陈莫;邹允更;;面肌痉挛的显微手术治疗120例分析[J];吉林医学;2014年10期

6 李鹏强;王献清;周艳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92例报告[J];医药论坛杂志;2014年06期

7 贾勇;;锁孔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手术配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年19期

8 周勇智;邹元杰;刘永;刘宏毅;刘文;肖朝勇;;三叉神经根入脑干区MRI形态学研究[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4年01期

9 赵龙辉;;亚甲蓝复合液注射治疗面肌痉挛61例临床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10期

10 姚阳;牛朝诗;丁宛海;梅加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1例并文献复习[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5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郑伟;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2 王浩;椎动脉优势与眩晕及基底动脉弯曲的关系[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3 喻雯;磁共振3D-TOF联合3D-FIESTA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价值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4 张建华;颅底薄层3D-TOF联合3D-FIESTA对偏侧面肌痉挛病因诊断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盛荣;;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8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09年14期

2 宋士群;何丹;;面肌痉挛核磁共振3D-TOF-MRA成像与手术结果对照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0年04期

3 刘俊,周政,何家全,杨辉,张可成;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疗效[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20期

4 杨利霞;贾文霄;;面肌痉挛病因诊断的影像学研究[J];放射学实践;2007年05期

5 赵光明;陈克敏;柴维敏;凌华威;;三叉神经痛MRI形态学观察及测量[J];放射学实践;2008年04期

6 蒋国梁;王进昆;;神经内镜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8年01期

7 沈亚丽;许峰;;影像引导放射治疗系统[J];国际肿瘤学杂志;2006年09期

8 姚一搏;许民辉;徐伦山;耿明英;谭勇;李飞鹏;沈光建;;~1H-MRS引导辅助伽玛刀治疗20例脑胶质瘤的初步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年18期

9 朱一芳;李传富;徐春生;杨骏;李落意;赵斌;;周围性面瘫患者的静息态脑功能成像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年02期

10 李金星;裘伟光;陈伟;滕斌;马勇;王炳勇;胡勇;殷和平;黄海鹰;刘如恩;;乙状窦后锁孔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顺发,林珏慧,吴敏,陈建伟,陈素华,李彩霞;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方法学研究[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宋立军;王玮;崔光彬;魏龙晓;王亚蓉;白建军;;64层螺旋CT神经血管成像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年04期

3 杜中立;彭秀斌;程光森;陈海东;刘玉涛;肖万宏;陈加源;毛俊;陈敏;何虹;;16层螺旋CT静脉血管成像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价值的初步探讨[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8年01期

4 宋善军;苑晓春;;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应用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年03期

5 王经天;龚家顺;陈功;杨红明;普云霞;王兴宏;王艳玲;;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全身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年02期

6 黎盛强,蒲冕,刘路;单螺旋CT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J];贵州医药;1998年03期

7 王华明;韩铁铮;;螺旋CT血管成像及其在肝脏中的应用[J];传染病信息;2000年02期

8 管永靖,凌华威,缪飞,陈克敏,胡锦清;颅内血管延长扩张症的三维螺旋CT血管成像[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年07期

9 王毅;黄坚;李鹰;张小容;;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年02期

10 陈岩;季立平;石士奎;杨运俊;孙景秋;丁强;徐家利;任铮;;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海南医学;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玉富;罗勇;;旋转DSA应用于头颈血管成像中的技术探讨[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轶轲;;K空间填充方式在3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与选择[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邵天喜;章万勇;谢鹏;郭辉;汪军;陈顺新;鲁义胜;;16层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汉良;周静;陈根娣;冯辉;;四层螺旋CT肝脏兼容性血管成像及其临床应用的价值[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交流大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05年

5 武峰;王万笔;张爱平;樊建中;;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6 李晓明;田建明;萧毅;;64层螺旋CT在周围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7 王爽;周纯武;赵心明;;多层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最佳扫描时间的研究[A];第三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教育论文集[C];2004年

8 苏峻;翟仁友;蒋涛;张镭;;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诊断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9 罗天友;项劲驰;吕发金;张志伟;李咏梅;;64排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最佳扫描时间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10 陈伦刚;刘超;吴磊;陈文;;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肝脏的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方华 译;MRA和CTA 血管成像选哪个好?[N];中国医药报;2009年

2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艾素 王秋月;早期筛查冠心病[N];健康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晁宝婷;64层螺旋CT心胸联合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D];山东大学;2007年

2 仲海;无创性影像学检查在乆血管陷迫综合征诊治中的应用价值[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井松;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项劲驰;64排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最佳扫描时间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6年

3 曲宁;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肝移植术前的应用[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4 李修奎;64层螺旋CT肝血管成像的临床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5 涂永波;下肢动脉疾病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研究及临床应用[D];泸州医学院;2011年

6 石士奎;肺栓塞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7 李朝华;64排螺旋CT肝门静脉血管成像延迟时间的探讨及其临床应用[D];山东大学;2008年

8 贾颖军;16排螺旋CT减影后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闭塞性疾病的应用[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9 仲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下肢动脉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D];山东大学;2005年

10 王瑛;胰腺血管的多层CT血管成像(MDCTA)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912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18912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5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