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磁共振用于肿瘤光热和光动力协同治疗的实时监测研究
本文选题:功能磁共振 + 光热治疗 ; 参考:《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5期
【摘要】:将实验动物分为光热治疗组、光动力治疗组、光热和光动力协同治疗组,使用T2加权和扩散加权两种磁共振成像方式对治疗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并使用病理学方法对磁共振检测效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发现,两个单纯治疗组中肿瘤并未被完全杀灭;而协同治疗组中,肿瘤被完全杀灭.磁共振作为无创监测手段,在疗效评价中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并可对纳米粒子的设计合成起到指导作用.
[Abstract]:The experimental animals were divided into photothermal treatment group, photodynamic therapy group, photothermal and photodynamic co-treatment group. T2-weighted and diffusion-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ere used to monitor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n real time. The results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were verified by pathological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umor was not completely killed in the two treatment groups, but the tumor was completely killed in the synergistic treatment group. As a noninvasive monitoring method, magnetic resonance has great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rapeutic effect, and can be used as a guide for the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nanoparticles.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分子影像暨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01086;81471655)
【分类号】:R445.2;R73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承功;张薇薇;许乙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成像影响因素[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2年02期
2 刘芳;唐光才;;乳腺癌影像诊断的研究现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3年06期
3 Wen-Ge Ma;Su-Qin Lu;De-Bin Zhu;Xiao-Bo Xing;Bi-Hua Su;;Isothermal detection of RNA transcription levels using graphene oxide-based SYBR Green I fluorescence platform[J];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14年03期
4 付娆;;Fe~(3+)离子修饰的金纳米粒子对DNA的高效吸附[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5 李梅;陈佳;黄祖良;邱洪灯;;几种常见纳米材料构建的光学传感体系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15年01期
6 程金生;朱文娟;万维宏;张志顺;;氧化锡粒子/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真空热还原制备及其在近红外胰腺癌热疗中的应用[J];材料导报;2015年12期
7 汪秀南;刘轶;徐京城;李生娟;张法达;叶倩;翟萧;赵新洛;;石墨烯基药物传输系统结合强度和药物扩散的分子动力学研究[J];功能材料;2015年16期
8 陈瑜;郝新宝;苏群豪;洪涛;周海燕;胡敏;冯锐;;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表观弥散系数在恶性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年11期
9 Wu Qin;Ling-Nan Wu;Xin-Yu Zhang;Chang-Qing Dong;Yong-Ping Yang;Xin Li;Jing-Yao Qi;;Nature of DNA-graphene Interaction System: An Theoretic Account[J];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3年06期
10 孙阳阳;张鸿雁;周建华;华京君;;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光热效应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忠德;金、碳纳米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色度和荧光传感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2 NGUYEN VAN TRONG(阮文重);发展基于新型纳米材料的DNA生物传感技术[D];湖南大学;2013年
3 赵旭华;基于DNA酶和氧化石墨烯的高灵敏荧光生物传感体系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4 张亮亮;基于纳米材料和功能核酸的光学传感新方法用于酶活性检测[D];湖南大学;2013年
5 朱文平;基于氧化石墨烯的荧光生物传感新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6 杨妍;几种活性氧和DNA电化学传感器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7 查正宝;可视化光热治疗用微纳米近红外吸收剂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周彬彬;功能性多肽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郏潜新;磁共振功能成像评价恩度在乳腺癌中的抗血管生成及抗肿瘤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10 刘金华;功能化碳纳米颗粒的制备、性质及其分析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年飞;背景抑制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DWIBS)与hPET/CT临床价值对比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2 王冬艳;~(18)F-FDG PET/CT与MRI弥散加权成像在淋巴瘤和兔淋巴结模型鉴别诊断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3 马姣;DKK-1、GSK-3β、PGSK-3β在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苏州大学;2013年
4 庄宏琳;石墨烯作为长程共振能量转移受体在朊蛋白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5 李程;基于功能化氧化石墨烯检测肿瘤标志物及抗肿瘤药靶向传递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6 虞燕;石墨烯增强荧光各向异性及其在铜离子、钾离子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7 刘春芳;功能化石墨烯、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8 王晓婧;单壁碳纳米管—纳米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表面增强拉曼成像和肿瘤光热治疗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3年
9 许欢;多功能磁性复合纳米材料在生物成像与肿瘤治疗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3年
10 张静;功能化氧化石墨烯作为高效的基因转染的载体[D];苏州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春红,江开达,徐一峰,李一峰,汤伟军;物质依赖中渴求的功能磁共振研究进展[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5年01期
2 周洁茹;苗玲;;功能磁共振在人类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22期
3 龙淼淼;付维林;顾欣;王育琪;冯凯林;;脑功能磁共振后处理方法进展[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盛良驹;姜平;尉传社;彭卫斌;吴琴;;利用功能磁共振研究记忆功能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年09期
5 田雨;马聪;肖恩华;贺达仁;;脑功能磁共振伦理学问题初探[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1年01期
6 谢琪;刘雁;;语言功能区的功能磁共振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年21期
7 张仲伟,陈克敏,缪飞;脑功能磁共振的研究及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21期
8 赵小虎,赵江民,杨振燕,戴工华;中文语言活动区功能磁共振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年04期
9 俞文桥;郑伟明;;功能磁共振联合神经导航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07年14期
10 刘亚东;胡德文;周宗潭;颜莉蓉;王湘;;功能磁共振数据结构性噪声分析[J];电子学报;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华富;尧德中;;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方法[A];第十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1)论文集[C];2001年
2 陈龙;安东梅;龚启勇;周东;;合并抑郁的未用药癫痫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尹f3丽;杨小庆;刘斌;杨明;张洪英;;正常老年人计算任务的功能磁共振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4 郑玲;;时间聚类分析的功能磁共振信号检测成分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5 廖瑞端;苏毅华;陈立勋;;立体视觉相关大脑皮质区的功能磁共振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沈剑峰;詹仁雅;周永庆;;功能磁共振在颅内功能区病变中的运用[A];2005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7 王美豪;王美豪;祝一虹;李建策;吴恩福;;运动准备和执行的全脑功能磁共振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8 舒斯云;张增强;包新民;郑金龙;吴永明;;皮层和皮层下结构共同参与脑的数字记忆--功能磁共振研究[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9 张玉梅;王拥军;朱镛连;;失语症的功能磁共振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九届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10 耿左军;刘卫国;张晓云;;听觉相关穴位刺激时中枢变化——功能磁共振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廖志林;汶川地震幸存者大脑出现异常变化[N];健康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虹;静态功能磁共振之方法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黄沛钰;1.图形创造思维中抑制机制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2.首发未用药抑郁症患者脑结构的磁共振影像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3 吴晶涛;老龄相关的静息状态脑功能网络变化的磁共振成像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吴宏峗;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思虑过度状态患者脑功能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戴慧;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3TMR功能磁共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吴雪海;微意识状态视觉神经网络的功能磁共振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刘亚东;脑功能磁共振和光学成像数据模式分析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王美豪;语言功能脑区与运动性失语静息态功能连接的功能磁共振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9 曹龙龙;情感障碍功能磁共振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10 李亚鹏;大脑功能网络及其动力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维帅;模式识别方法在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暄;脑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研究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3 苏宇征;小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和正常老年人计算能力的功能磁共振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4 邹庆华;功能磁共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5 申云霞;脑梗死针刺康复的功能磁共振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0年
6 周卉芬;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7 闫芬;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的几种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马力飞;发声任务在功能磁共振研究中的应用及汉字规则性效应的功能磁共振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魏梦绮;功能磁共振在急性脑缺血中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10 王昱青;功能磁共振动力学模型及脑静态网络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65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065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