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在缩窄性心包炎左室纵向运动定量评价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6-28 08:45

  本文选题:缩窄性心包炎 + 心肌功能 ; 参考:《重庆医学》2015年15期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2D-STI)追踪显像技术在缩窄性心包炎(CP)心室纵向运动能力定量测量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临床确诊CP患者50例,应用2D-STI技术测量CP患者心尖3个长轴及左心室各个节段纵向应变值,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CP患者有心包覆盖区域的心肌纵向应变均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心包覆盖区域的纵向应变值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CP患者心脏总体纵向运动降低,2D-STI技术能定量评估CP患者心肌功能,能反映心肌损伤情况。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two-dimensional ultrasonic speckle (2D-STI) tracing imaging in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of ventricular longitudinal motion in patients with 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 (CP). Methods 50 patients with CP were collected from June 2010 to June 2014. The longitudinal strain values of 3 long axis and left ventricular segments were measured by 2D-STI technique an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longitudinal strain of CP patients with pericardial coverag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and the longitudinal strain values of non-pericardial covered area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P0.05). Conclusion the myocardial function of CP patients can be quantitatively evaluated by 2D-STI technique, which can reflect myocardial injury.
【作者单位】: 四川省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功能科;
【分类号】:R445.1;R54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宋香廷;颜紫宁;;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2年05期

2 范莉;颜紫宁;黄俊;宋香廷;芮逸飞;沈丹;陈冬亮;;斑点追踪显像对急性冠状动脉闭塞早期左室节段旋转的评价[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3年06期

3 刘琨;邓又斌;孙杰;王玉波;毕小军;杨好意;王俊力;汤乔颖;;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脏功能的改变[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1期

4 刘敏;田新桥;;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功能的研究进展[J];心脏杂志;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会艳;张丽敏;彭向东;安平;陈佳;;闭合性心包破裂的法医学鉴定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4年03期

2 陈旭;郑恩海;;超声二维斑点技术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室运动功能的价值[J];广西医学;2014年08期

3 蒋勇;陈江华;甘书芬;阎国辉;;左室整体心肌及心内膜下心肌短轴应变在糖尿病早期心功能诊断中的价值[J];福建医药杂志;2015年01期

4 陈春晖;吴书林;张黔桓;费洪文;黄俊;薛玉梅;廖洪涛;方咸宏;詹贤章;;Evaluation of cardia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 by echocardiography[J];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3年03期

5 于超;孔令云;丁茜;刘裴;朱天刚;;左心室心肌透壁应变梯度的速度向量成像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3年12期

6 史超;滕艳;;6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病人的急救和护理[J];全科护理;2014年02期

7 郭海健;成建萍;潘闽;;应变、应变率显像定量评价心肌功能的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01期

8 郑东燕;张宇辉;韩勇;郑建华;刘怡;陈明;;25个ROI斑点追踪分析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左心室前壁局部心肌功能[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3年03期

9 闫艳;李东野;;右心Tei指数及斑点追踪显像测量三尖瓣环位移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年20期

10 刘琨;邓又斌;孙杰;王玉波;毕小军;杨好意;王俊力;汤乔颖;;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脏功能的改变[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田海燕;郭建东;张小杉;;超声技术在主动脉瓣狭窄瓣膜置换术前后左心室功能评价中的应用[A];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学术交流会(上海站)论文汇编[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翟虹;兔急性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过程心肌力学及MMP-9变化的实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寻丽达;组织瓣环位移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手术前后右室功能的价值探讨[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2 周红丽;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3 李妍;二维及三维超声心动图多指标评价肺栓塞规范治疗后右心形态和功能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4 徐楠;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瓣膜置换术后左室舒张功能的超声评价[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5 楼玉美;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成人房间隔缺损右室功能的初步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姜铖;应用左房追踪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房功能[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7 毕文君;斑点追踪成像与血清心肌酶评价兔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肌病的价值[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8 刘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脏功能的改变[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张照丽;菲涅尔深区散斑纵向相关特性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甘小玲;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功能及同步性[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杨性安;王刚;朱通伟;丁晓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心房功能[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年12期

2 谢明星;张丽;吕清;王新房;韩伟;张静;刘莹莹;付倩;项飞翔;;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旋转和扭转运动[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李卫芹;谢明星;王新房;吕清;卢晓芳;张丽;王淑珍;;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正常婴幼儿、儿童及青少年收缩期左心室各节段室壁旋转运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年07期

4 褚静洁;李玉宏;;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萱 ,潘素素;缩窄性心包炎长期误诊1例[J];中国综合临床;2002年06期

2 陈卫华,叶军,凌月蓉,游宇光,肖文,任芩;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缩窄性心包炎[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邹秋萍;缩窄性心包炎1例误诊分析[J];云南医药;2003年04期

4 李军,杨康,杨军民,王明荣,曾会昌;缩窄性心包炎的外科治疗[J];重庆医学;2004年12期

5 刘永太;严晓伟;朱文玲;;83例缩窄性心包炎临床诊疗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05年06期

6 张春英;侯旭敏;陈剑玲;仇兴标;方唯一;;不典型缩窄性心包炎一例[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6年02期

7 林泽娴;38例缩窄性心包炎的手术麻醉[J];恩施医专学报;1984年00期

8 王明荣,陈虎平;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及外科治疗[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86年S1期

9 韩丕显,夏松成,蒋志华,,李向群;缩窄性心包炎155例的外科治疗[J];湖南医学;1994年05期

10 吴远林,朴庆云,黄杰明;缩窄性心包炎的外科治疗[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199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国文;陈锁成;尹俊;;缩窄性心包炎的外科治疗[A];第八届华东六省一市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2 王建堂;马增山;马胜军;董铭锋;冯致余;柴守栋;唐培哲;;缩窄性心包炎的外科治疗及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心血管外科分册[C];2007年

3 王其杰;黄杰;陈茂荣;;60例缩窄性心包炎的外科治疗体会[A];职工医院医学理论与实践[C];1998年

4 盛旅德;刘燕娜;;不同影像技术对慢性缩窄性心包炎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叶争渡;成艳;高欢欢;;血流多普勒在缩窄性心包炎诊断中的运用[A];2007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杨思远;胡选义;吴观生;彭万富;陈黔苏;李学军;李百文;;51例缩窄性心包炎的外科治疗探讨[A];2012贵州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朱平;张镜芳;吴若彬;庄建;肖学钧;郑少忆;卢聪;范瑞新;郭惠明;刘菁;;缩窄性心包炎外科治疗106例[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心血管外科分册[C];2007年

8 吕桂坚;;缩窄性心包炎的影像学诊断[A];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暨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陈黔苏;吴观生;胡选义;李学军;彭万富;杨思远;;缩窄性心包炎合并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A];2012贵州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王川怡;;缩窄性心包炎合并冠心病一例[A];第三届江浙沪三地老年医学高峰论坛暨2012年浙江省老年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副主任医师 徐榕;缩窄性心包炎非手术不可吗[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2 刘书华;缩窄性心包炎的误诊教训[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晓红;特发性和心脏损伤后缩窄性心包炎的纤维钙化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盛旅德;不同影像技术对慢性缩窄性心包炎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岑兴强;51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临床诊疗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3 刘s

本文编号:20774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0774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4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