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室整体和局部的收缩功能
本文选题:超声心动描记术 + 实时三维 ; 参考:《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年10期
【摘要】:目的应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肥厚型心肌病左室整体和局部心肌应变特征,以评价其收缩功能。方法应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2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和22例正常对照组的左室心肌整体及各节段纵向、圆周向、径向及面积峰值应变值,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病例组左室心肌整体及各节段应变值均小于正常对照组,其中病例组整体长轴应变(P0.01)、径向应变(P0.05)、面积应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心肌室间隔、前壁及下壁中间段及心尖段各应变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实时三维斑点追踪应变为定量评价整体和局部心肌收缩功能提供了新的方法 。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ystolic function of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 by measuring the global and local myocardial strain characteristics by using real time 3D speckle tracing technique. Methods the global, longitudinal, circumferential, radial and area peak strain values of left ventricular myocardium in 20 patients with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and 22 normal controls were measured by real-time 3D speckle tracing technique.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group, the global and segmental strain values of the left ventricular myocardium in the case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global long axis strain (P0.01), radial strain (P0.05), area strain (P0.01) in the case group, and the ventricular septum in the case group. The strain values of anterior wall and middle segment and apical segment of anterior wall and inferior wall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1 or P0.05). Conclusion 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ing strain provides a new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global and local myocardial systolic function.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超声诊断科;
【分类号】:R542.2;R44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成珍珍;王建华;丁桂春;;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3年11期
2 潘敏;鲁树坤;王双双;刘俐;张蒂荣;陈芸;David J.Sahn;;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左室径向收缩功能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16期
3 杨颖;齐丽彤;张宝娓;赵锋;陈峰;何萍;;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心室扭转的初步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年05期
4 刘丽萍;郭泰;芦芳;;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早期诊断心肌缺血的初步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年07期
5 董瑞庆;杨俊华;王如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室扭转及解旋运动的临床应用[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2年05期
6 何艳;王东平;陈金国;张娜;杨体霞;沈童童;周利民;张军;;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缺血心肌的运动速度[J];安徽医药;2012年05期
7 郭娟;郭瑞强;陈金玲;曹省;胡波;;对比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正常人左心室心肌应变[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年12期
8 董金杭;陈明;;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定左心室功能的临床应用现状[J];重庆医学;2014年11期
9 童春;黎春雷;宋家琳;黎鹏;申屠伟慧;邓又斌;;二维斑点追踪与组织多普勒测量左室收缩期扭转的对比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7年08期
10 宋家琳;黎春雷;童春;黎鹏;段炼;邓又斌;;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对正常成人左室扭转和解旋运动的初步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乐凤;黄品同;游向东;申屠伟慧;丁延华;;应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室整体和局部的收缩功能[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2 贾莉莉;黄灿亮;周贵明;杜鑫;于雪芳;万征;;斑点追踪显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短轴局部收缩功能[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马静;曲俊朴;董金杭;陈明;;正常人左心室收缩的超声三维斑点追踪[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4 郑桂霞;田家玮;王珍珍;;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室收缩期应变的初步评估[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黄佳;周青;谢斌;胡波;邓倾;郭瑞强;;二维斑点追踪应变成像技术对冠心病患者左室同步性的定量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6 邓尧;谢明星;吕清;项飞翔;万琳媛;金毕;李朝军;;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正常人群颈动脉弹性[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7 郁怡;孙锟;席丽丽;赵丽娇;;斑点追踪超声定量评价糖尿病患者的右室心肌舒张功能[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8 田新桥;黄品同;吴朝明;吴道珠;张超;李崇寿;黄福光;;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检测早期糖尿病患者左室局部径向舒张异常的临床价值[A];第二届长三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潘敏;鲁树坤;王双双;刘俐;张蒂荣;陈芸;David J.Sahn;;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理解心肌结构和功能关系中的价值[A];第九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胡波;周青;陈金玲;黄佳;邓倾;曹省;郭瑞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近期与中远期左心室功能改善[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康瑜;斑点追踪显像监测隐匿性心功能不全及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2 马春梅;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室扭转和解旋运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3 董丽莉;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定量评价右心室容量及压力负荷改变对左心室扭转功能影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王秋霜;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与SPECT对照评价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范围的相关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5 姜岚;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正常儿童左室局部心肌功能及其影响因素[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静;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围术期左室形态及收缩功能的临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胡波;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及预后的临床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8 巴桑;超声心动图技术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功能的研究价值[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佩;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2 王帅;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正常婴幼儿、儿童及青少年左心室心肌应变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3 梁晓霞;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慢性心衰患者左室心肌应变的初步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4 刘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脏功能的改变[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于微;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旋转和扭转[D];吉林大学;2012年
6 苏杭;二维斑点追踪技术研究二尖瓣成形术前后左房功能变化[D];浙江大学;2013年
7 董珊珊;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收缩功能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8 聂红军;比较三维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室收缩功能[D];中南大学;2014年
9 何艳;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缺血心肌短轴方向二维应变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10 高文霞;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指导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左心室起搏电极置放的临床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886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088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