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共振温度成像的HIFU治疗热剂量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MRI测温的HIFU致离体生物组织凝固性坏死的热剂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重庆医科大学》 2009年
基于磁共振温度成像的HIFU治疗热剂量研究
刘莉莉
【摘要】: 研究背景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治疗是一种正在兴起的无创性治疗良恶性实体肿瘤的新方法。其机制是将体外低能量的超声波束聚焦在体内靶区,通过焦域处高能量超声波产生的热效应、空化效应及机械效应等,使焦域内温度瞬时升高到60℃以上,导致焦区细胞不可逆损伤、组织凝固性坏死和蛋白质变性,而位于声通道上的组织及焦域周围的组织不受损伤。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二维超声成像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进行HIFU术中监控和实时疗效评价。其中,二维超声成像依据靶区治疗前后灰度的变化来判断疗效,但超声图像中监控到的靶区灰度变化与空化效应或汽化产生的气泡有关,而不伴随气泡产生的组织凝固性坏死引起的灰度变化很小,不易观察,所以通过二维超声成像进行疗效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MRI温度监控仅仅通过温度来判断组织的坏死情况,而未考虑到时间的积累效应,不能真实反映由热量沉积产生的坏死范围。HIFU技术已成为国际超声治疗学领域的一个热点,但目前HIFU技术还面临许多挑战,其中HIFU治疗的剂量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反应热生物学效应的基本物理量是温度和时间。磁共振成像测温是一种无创无电离辐射的测温方法,利用人体组织内与温度相关的一些参数,MRI能提供HIFU治疗时的组织温度图。本研究使用磁共振导航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MR Imaging guided HIFU,MRIgHIFU)进行离体和活体实验,基于磁共振温度图(Temperature-Map, T-Map)通过等效热剂量积分法探讨HIFU损伤离体牛肝标本组织和活体兔大腿肌肉组织的热剂量,并筛选出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的热剂量阈值。 目的 1.在单一辐照声功率和时间下,以实际凝固性坏死面积为参考,寻找离体牛肝组织/兔大腿肌肉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的热剂量值,取该值为参考热剂量阈值,计算出各辐照声功率和时间下每个辐照点热剂量坏死区域的边界和面积,并与实际凝固性坏死面积进行比较,探讨HIFU辐照过程中的热剂量与组织凝固性坏死之间的关系。 2.选取不同的温度阈值,计算出各辐照声功率和时间下离体牛肝组织/兔大腿肌肉组织每个辐照点的温度阈值损伤面积,并与实际凝固性坏死面积进行比较,探讨HIFU辐照过程中的温度与实际凝固性坏死之间的关系。 方法 1.离体实验 1.1实验仪器:重庆海扶(HIFU)技术有限公司和西门子联合开发制造的MRIgHIFU治疗系统,治疗头频率1.0MHz,焦距150mm。 1.2实验对象:新鲜离体牛肝组织。 1.3实验方法:采用定点辐照方式。辐照参数设置为:辐照深度20mm,声功率分别为150W、200W、250W,辐照时间分别为5s、10s、15s ,每组辐照12个样本点; HIFU辐照过程中用磁共振的GRE_TMap_sag_phasediff测温序列采集各体素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值并计算各体素的等效热剂量值,比较计算结果与发生凝固性坏死的热剂量参考阈值的大小,判断该体素是否发生坏死;其中磁共振T-Map采样间隔为1s,图中温度值以不同的颜色编码来表示(蓝色30℃~37℃,绿色37℃~45℃,黄色45℃~55℃,红色55℃~100℃)。辐照结束后观察T1、T2和质子加权(PD)图像中靶区信号变化。然后选取不同的温度阈值,分析温度图中各体素的温度数据,计算各辐照点的温度阈值坏死面积。比较热剂量坏死面积、温度阈值坏死面积与实际凝固性坏死面积之间的关系,结果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和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分析。 2.活体实验 2.1实验仪器:同离体实验部分。 2.2实验对象:新西兰大白兔。 2.3实验方法:选择兔大腿肌肉组织为靶区进行定点辐照。辐照声功率200W,辐照时间10s;HIFU辐照过程中用磁共振的测温序列采集各体素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值并计算各体素的等效热剂量值,比较计算结果与发生凝固性坏死的热剂量参考阈值,判断该体素是否发生坏死;其中磁共振T-map采样间隔为1s,图中温度值的颜色编码为:蓝色45℃~50℃,绿色50℃~55℃,黄色55℃~60℃,红色60℃~100℃。选取不同的温度阈值,分析温度图中的各体素的温度数据,计算各辐照点的温度阈值坏死面积。比较热剂量坏死面积、温度阈值坏死面积与实际凝固性坏死面积之间的关系,结果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和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1. HIFU辐照离体牛肝组织过程中,焦点温度随着辐照时间的增加而升高,辐照结束后温度快速下降;热剂量则在温度上升到一定值后急速上升,并在温度下降前期保持上升趋势。 2. HIFU辐照离体牛肝组织过程中,靶区温度高于55℃的范围随着辐照时间的增加而变大,辐照结束后开始减小;热剂量坏死区域范围亦随辐照时间的增加而变大,并在辐照结束后一段时间内继续变大。 3.采用9组不同辐照参数对离体牛肝组织进行定点HIFU辐照,共108个样本点,均出现类椭圆形灰白色凝固性坏死灶,边界清晰,且坏死的面积随着辐照功率和辐照时间的增加而变大;通过计算得到的热剂量坏死面积亦随着辐照功率和辐照时间的增加变大。 4. HIFU辐照离体牛肝组织实验中,单一辐照参数下计算得到的热剂量损伤阈值为59.6min,以此作为热剂量参考阈值计算得到的9组热剂量坏死面积与实际凝固性坏死面积均无统计学差异;温度阈值法中当温度阈值选为52℃时,9组辐照点中有7组的温度阈值坏死面积和组织实际凝固性坏死面积无统计学差异,当温度阈值选为56℃时,9组辐照点中只有1组统计结果无差异,且56℃时计算得到的温度阈值坏死面积均值均小于实际凝固性坏死面积。 5. HIFU辐照活体兔大腿肌肉组织实验中,当热剂量参考阈值取133.8min、温度参考阈值取56℃时,所得的热剂量坏死面积和温度阈值参考面积与组织的解剖图坏死面积无统计学差异;而当热剂量参考阈值从59.6min变化到240min时,计算得到对应的热剂量坏死面积从29.9±5.8mm2变化到20.7±4.4mm2;当温度参考阈值从52℃变化到60℃时,对应的温度阈值坏死面积则从33.7±10.2mm2变化到12.3±7.4mm2。 结论 1. MRI引导HIFU辐照过程中采集的温度图能清楚的反映靶区温度的变化情况,HIFU辐照结束后的温度下降过程仍对热剂量的积累有贡献作用。 2.基于磁共振T-Map,采用等效热剂量积分法计算得到的热剂量坏死面积能很好的反应组织实际的坏死情况,离体牛肝组织和活体兔肌肉组织热剂量损伤阈值有差异,前者为59.6min,后者为133.8min,这种差异与活体实验时动物的体液循环带走靶区部分热量,影响热剂量的积累有关。 3.温度可以作为判断凝固性坏死是否发生的一个重要参数,但是要准确的判断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的范围,需要同时考虑温度的时间积累效应。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730.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常诗卉;陈晓瑞;菅喜岐;;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焦域的仿真研究[J];生物物理学报;201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杰;HIFU治疗中温度、回声变化与凝固性坏死的关系[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恩惠,吴奇;CT和MRI技术与诊断的进展[J];放射学实践;2000年03期
2 赵洪,蔡端,张延龄,张群华,陈亚珠;不同热剂量的超声热疗对肝癌动物模型的作用[J];肝胆外科杂志;2000年03期
3 刘莉莉;李发琪;龚晓波;刘映江;胡晓;;MRIgHIFU治疗的热损伤阈值研究[J];科技导报;2009年04期
4 邹建中;HIFU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肿瘤的超声定位、实时监控及疗效评价[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1年S1期
5 李发琪,杜永洪,王智彪,白晋,伍烽,冯若;HIFU体外块“切除”动物肝脏、肾脏和肌肉的剂量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6 刘春梅;陈锦云;柯丹;徐杰;雷令;李发琪;王智彪;;工作周期对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离体牛肝的影响[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7年08期
7 邹建中,伍烽,陈文直,彭剑萍,朱辉,李佩希,廖翠蓉,曹玲,张欲晓,谢昭鹏,白晋,王芷龙,王智彪;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164例恶性肿瘤的声像图监测及变化[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0年12期
8 伍烽,王智彪,陈文直,白晋,邹建中,王芷龙,阮祥燕,杜永洪,孔繁兵,朱辉;高强度聚焦超声体外治疗肝肿瘤的剂量学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0年05期
9 李发琪;王智彪;;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关键技术的思考和完善[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6年02期
10 熊树华,王智彪,李发琪,田耘博,胡凯,龚晓波,马平;高强度聚焦超声肝脏生物学焦域及超声监控[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艳玲;陈真诚;何继善;张阳德;;基于超声图像的生物组织细微热损伤检测算法[J];传感技术学报;2008年08期
2 冯艳玲;陈真诚;何继善;张阳德;;基于水平集的组织热损伤区域自动检测[J];测试技术学报;2008年06期
3 黄燕玲,朱昆生,温建平,张安晋;高能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肌腺瘤疗效的因素[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3年04期
4 温建平,赵健,朱昆生;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判断疗效[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5年01期
5 何萍霞,张玉花;CT机器、图像后处理技术的新进展[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2年01期
6 邹海蓉;邹建中;欧霞;王雁;张奕;;首次低剂量超声辐照对HIFU消融兔肝VX2瘤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7 汪淑珍;张小东;苏志英;庄严阵;;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初步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8 朱刚健;肝癌的超声介入物理治疗应用进展[J];华夏医学;2004年01期
9 唐静;黄莺;邹建中;;比较影像学在评价HIFU治疗肝癌疗效中的应用[J];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06年03期
10 肖子文;刘丽萍;肖雁冰;李发琪;王智彪;;HIFU联合相变氟碳乳剂损伤兔肝脏的二维超声实时监控[J];贵州医药;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奕;陈菲;邹建中;李崇雁;王琦;徐杰;;高强度聚焦超声二次辐照兔肝VX_2移植瘤的实验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2 陈锦云;王智彪;陈文直;朱丽;张蓉;邓勇斌;刘映江;;能效因子评价超声消融子宫肌瘤量效关系探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3 洪豫北;;超声止孕方法与相关参数的选取[A];2010年超声医学和医学超声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阳维;张素;陈亚珠;;射频消融组织的B超纹理分析与定征[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5 明东;万柏坤;胡勇;;应用三维成像技术预测高强度聚焦超声的焦域模型[A];立体图象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炜;高强度聚焦超声非热效应损伤兔肝VX2肿瘤机制及影像—病理对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熊树华;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剂量学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3 孔凡斌;高强度超声治疗对宫颈癌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4 刘宝琴;HIFU生物学焦域与治疗剂量学的体外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5 姚陈果;可控陡脉冲对恶性肿瘤细胞不可逆性电击穿的实验和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6 赵洪;肿瘤超声热疗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D];复旦大学;2003年
7 杨竹;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人子宫平滑肌瘤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8 熊兰;陡脉冲抗肿瘤效应的实验研究和机理分析[D];重庆大学;2004年
9 肖雁冰;乳剂靶向改变组织声学环境及增强超声能量沉积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10 肖子文;相变氟碳乳剂提高高强度聚焦超声损伤效率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军;HIFU多焦点声焦域形态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2 何敏;山羊肝门静脉对高强度聚焦超声能量在肝组织内沉积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3 易华容;HIFU辐照过程中温升、空化与强回声的相关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4 欧霞;高强度聚焦超声二次辐照法治疗VX2兔肝移植瘤的剂量学及增效对比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5 王婷;聚焦超声消融Ⅰ、Ⅱ型粘膜下子宫肌瘤的安全和有效性[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6 张丹燕;三维可视化在肝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7 李胜;高强度聚焦超声体外治疗兔肺肿瘤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8 司海鹏;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兔胫骨VX_2移植性骨恶性肿瘤及治疗后HSP70,,CD25变化[D];重庆医科大学;2003年
9 贺雪梅;超声监控HIFU所致BFR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3年
10 蒋明东;高强度聚焦超声作用兔粥样硬化腹主动脉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群;夏雅琴;刘有军;曾毅;董宝玮;梁萍;于晓玲;程志钢;陈刚;;微波消融治疗肝癌中的若干热学问题[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2 李劲松;;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恶性实体肿瘤[J];当代医学;2011年35期
3 姜晓婷;菅喜岐;;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J];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06年06期
4 邹建中;龚晓波;贺雪梅;唐思佳;;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离体组织靶区无灰度变化有坏死现象的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8年09期
5 菅喜岐;李文龙;刘东顺;史启铎;谭中;;体外冲击波碎石焦点区域声压分布的时域有限差分法仿真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年01期
6 孙武军;张弥左;李文龙;尹军刚;李智华;菅喜岐;;高强度聚焦超声换能器温度场的数值仿真[J];生物物理学报;2009年05期
7 陈晓瑞;王韶林;张晓静;李智华;菅喜岐;;高强度聚焦超声可治疗区域的仿真研究[J];生物物理学报;2012年01期
8 刘丹;许哲宇;夏荣民;寿文德;钱德初;;离体肝脏组织声学参量的温度特征研究[J];声学技术;2007年01期
9 龚秀芬,章东;非线性声参量层析成像与生物组织定征[J];声学学报;1998年03期
10 姬艳红;李全禄;杨瑛;张晴;杨林枝;;高强度聚焦超声在医学领域中应用的新进展[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8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彦明,齐红,宋文章,王智彪;智能控制在超声功率计设计中的应用[J];测控技术;2004年03期
2 李发琪,张樯,杜永洪,许贵华,文爽,白晋,伍烽,王芷龙,王智彪,冯若;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剂量对组织温升影响的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3年03期
3 顾慧琼,向理科,王智彪;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兔胫骨移植性鳞状细胞癌中的空化现象[J];天津医药;2005年06期
4 冯若;高强聚焦超声(HIFU)无创外科─21世纪治疗肿瘤的新技术[J];应用声学;2001年02期
5 王智彪,伍烽,王芷龙,张喆,邹建中,刘川,刘渝根,陈迅,杜永洪,冯若;高强度聚焦超声对香猪肝组织定位损伤的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7年02期
6 伍烽,陈文直,白晋,刘长安,罗亿治,邹建中,徐昆,朱辉,王芷龙,王智彪;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初步临床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1999年04期
7 伍烽,王智彪,陈文直,白晋,邹建中,王芷龙,阮祥燕,杜永洪,孔繁兵,朱辉;高强度聚焦超声体外治疗肝肿瘤的剂量学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0年05期
8 张樯,李发琪,冯若,许坚毅,白晋,王智彪,王耀俊;高强聚焦超声无创外科“切除”肿瘤的剂量学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2004年05期
9 肖子文,李发琪,王智彪;肿瘤的声动力学治疗[J];肿瘤防治研究;2004年07期
10 夏宇,姜玉新;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胰腺肿瘤[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鼎九!450003郑州,侯秉森!450003郑州;食管癌腔内微波热疗、放疗、化疗时的热剂量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5年04期
2 孙福成,蒋继伟,钱晓平,翟亮,江剑晖,袁永熙,李大为,叶葳,金玲清,冉昊;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肿瘤治疗的热剂量研究[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3年10期
3 王伟,李迎新;肿瘤热疗的热剂量学应用研究[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2年01期
4 王建华!450003郑州,张楚敏!450003郑州,张景伟!450003郑州,李鼎九!450003郑州;腔内热疗合并体外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1年02期
5 赵洪,蔡端,张延龄,张群华,陈亚珠;不同热剂量的超声热疗对肝癌动物模型的作用[J];肝胆外科杂志;2000年03期
6 雷锋林;赵凌云;欧阳伟炜;夏启胜;郑双波;马建强;蔡东阳;谢小雪;乐恺;王晓文;张晓冬;高福平;唐劲天;;人宫颈癌HeLa细胞热疗中的量效与剂量[J];科技导报;2010年13期
7 刘莉莉;李发琪;龚晓波;刘映江;胡晓;;MRIgHIFU治疗的热损伤阈值研究[J];科技导报;2009年04期
8 刘莉莉;李发琪;龚晓波;刘映江;胡晓;;基于磁共振温度图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热剂量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0年02期
9 李鼎九;食管癌的腔内热疗研究1984~1994[J];河南医学研究;1995年04期
10 赵洪,蔡端,张延龄,张群华,陈亚珠;实验性肝癌超声波热疗中热剂量和疗效关系的研究[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琛曦;张素;张炤;陈亚珠;;HIFU治疗热场的数值仿真分析[A];2005年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永吉;袁斌;杨华;;B-D试验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A];全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3 柳鸣鹤;章东;龚秀芬;;圆开口对大张角聚焦换能器声场的影响[A];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7年
4 周兆淮;吴春安;施超;高峰;陈强;马皖;桑文才;;球囊导管阻断肝血流热灌注动物实验及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A];安徽省抗癌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暨乳腺癌、肺癌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安徽省肿瘤防治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5 林世寅;;肿瘤热疗物理加热技术进展[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一次医疗设备科学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王建华;张楚敏;张景伟;李鼎九;;食管腔内微波热疗合并体外放疗食管癌长期生存临床研究[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7 明东;万柏坤;胡勇;;应用三维成像技术预测高强度聚焦超声的焦域模型[A];立体图象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静;邓中山;;肿瘤冷冻治疗与高温热疗中的红外热图引导技术[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邓中山;刘静;;肿瘤冷热疗设备中治疗计划软件的数值算法研究进展[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牛凤岐;朱承纲;程洋;;十年回首话HIFU(高强度聚焦超声)[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洪;肿瘤超声热疗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D];复旦大学;2003年
2 陈超;肿瘤热物理治疗损伤区域精确控制的理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张莹莹;热处理肿瘤疫苗联合佐剂CpG-ODN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章琛曦;多元阵列相控聚焦超声多模式热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范庭波;高强度聚焦超声非线性声场和组织损伤形成的扫描模式比较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雅芬;基于MRI测温的HIFU致离体生物组织凝固性坏死的热剂量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2 刘莉莉;基于磁共振温度成像的HIFU治疗热剂量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3 杨雄伟;肿瘤磁感应加温治疗计划系统相关研究与实现[D];广东工业大学;2007年
4 黄晓川;微波诱导高温致兔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5 刘玉凤;恶性黑色素瘤热疗中热休克蛋白70表达变化及与免疫相关作用[D];佳木斯大学;2007年
6 张维克;爆炸场温度的多谱线测试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7 曹凤霞;爆炸综合毁伤效应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8 徐晓菲;无创和微创热疗过程中的热场分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李骁骅;火灾环境下LPG储罐的失效机理研究及其数值模拟[D];中北大学;2007年
10 戴雪松;重大事故多米诺效应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MRI测温的HIFU致离体生物组织凝固性坏死的热剂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49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14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