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斑点追踪技术在评价犬心肌不同顿抑状态力学特征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8-09 09:15
【摘要】: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犬不同顿抑状态心肌与正常心肌的力学参数差异及动态变化过程。方法制作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阻断后再灌注犬心肌顿抑模型,分为短顿抑组(阻断15 min)、长顿抑组(阻断45min)和假手术组(不阻断)。分别于阻断前、再灌注即刻、再灌注10、30、60、90、120 min对心肌的径向应变、环向应变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再灌注即刻,长顿抑组缺血心肌的径向应变、环向应变(绝对值)低于结扎前及假手术组(P0.01),且低于短顿抑组缺血心肌(P0.05),短顿抑组缺血心肌的径向应变低于结扎前及假手术组(P0.01),短顿抑组缺血心肌的环向应变(绝对值)低于结扎前及假手术组(P0.05);至再灌注30 min,上述指标进一步降低。再灌注60、90、120 min时,长顿抑组和短顿抑组缺血心肌径向应变及环向应变(绝对值)有所恢复,但仍低于基础状态和假手术组(P0.05,P0.01)。再灌注120 min时长顿抑组缺血心肌径向应变低于短顿抑组(P0.05)。结论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定量评估不同顿抑状态的心肌力学差异及其动态变化,能为临床治疗和疗效评价提供有力证据。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ifference of mechanical parameters and dynamic changes between canine myocardium and normal myocardium by speckle tracing technique. Methods the model of myocardial stunning after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 occlusion was established in dogs. The model wa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short occlusion group (15 min), occlusion group) and sham operation group (45min group). The radial and circumferential strain parameters of myocardium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immediately after reperfusion for 10 ~ 30 ~ 60,90120 min. Results immediately after reperfusion, the radial strain of ischemic myocardium was observed in the long stuffing group. The circumferential strain (absolute value)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ligation and sham-operation group (P0.01), and lower than that of ischemic myocardium (P0.05). The radial strain of ischemic myocardium was lower than that of pre-ligation and sham-operation group (P0.01). The absolute value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ligation and sham-operation group (P0.05), and the above indexes were further decreased at 30 min after reperfusion. The radial strain and circumferential strain (absolute value) of ischemic myocardium in long and short stunning groups recovered at 60,90120 min after reperfusion, but they were still lower than those in basic state and sham-operation group (P0.05, P0.01). After 120 min reperfusion, the radial strain of ischemic myocardium was lower in the prolonged stunning group than in the short one group (P0.05). Conclusion Dot tracing technique can be used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dynamic changes of myocardial mechanics in different stunning states and can provide strong evid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and evalu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作者单位】: 广东省中医院超声科;广东省中医院心胸外科;广东省中医院消化内科;
【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S2011010003936)
【分类号】:R542.2;R445.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水娟;刘稳刚;李俊玲;曹敏;彭惠;周纯芝;唐石初;;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MMP-9对蒽环类抗肿瘤药物治疗后左室收缩功能改变的评价[J];广东医学;2013年22期

2 董金杭;陈明;;三维斑点追踪成像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心肌应变能力的评价[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3 董金杭;陈明;;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定左心室功能的临床应用现状[J];重庆医学;2014年11期

4 梁滨;王少鹏;;丹参川芎嗪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对左室舒张期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5年05期

5 李振洲;刘倩;肖波;吴伟清;陈胜华;李清山;李泉水;;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左室收缩异常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年09期

6 郭家宝;董蓓莉;;基于时空概念研究慢性肾脏病患者心内外膜的旋转[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3年10期

7 陈春晖;吴书林;张黔桓;费洪文;黄俊;薛玉梅;廖洪涛;方咸宏;詹贤章;;Evaluation of cardia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 by echocardiography[J];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3年03期

8 陈玲丽;许迪;姚静;;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正常人左心室乳头肌功能的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9 张魁;尹立雪;;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主动脉瓣病变的研究进展[J];西南军医;2014年01期

10 胡科丹;高玉丽;;超声心动图对尿毒症心脏损害的研究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铮;7磷酸肌醇在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2 翟虹;兔急性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过程心肌力学及MMP-9变化的实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3 刘奎杰;MiR-124靶向调控iASPP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4 童光;HO-1介导心肌细胞κ-阿片受体激活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5 曾施;双胎输血综合征胎儿心肌力学的临床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6 刘际童;金属硫蛋白I+II在七氟烷预处理大鼠海马神经元延迟性保护中的功能[D];中南大学;2013年

7 黄锋;miR-1下调Dll-1-Hes-1/Notch信号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D];中南大学;2012年

8 冯春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再灌注治疗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治疗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9 兰亭玉;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对左心室功能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10 黄远航;TGFβ1抑制miR-141上调HIPK2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冰;实时三维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及斑点追踪技术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翁育娟;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室心肌的运动功能[D];郑州大学;2013年

3 侯倩;负荷量氟伐他汀预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4 周瑞娟;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心肌缺血患者左心室局部及整体心肌功能[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5 罗小菊;体—肺循环分流慢性肺动脉高压实验猪右室血流动力学及心肌功能的追踪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6 周红丽;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7 王勇;缺血预处理对体外循环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3年

8 薛小英;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围手术期左室功能的变化[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9 解欣欣;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肌运动特点及收缩不同步性[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10 陈剑琼;应用肌钙蛋白测定和超声斑点追踪成像观察化疗对心脏的亚临床损害[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成珍珍;王建华;丁桂春;;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3年11期

2 潘敏;鲁树坤;王双双;刘俐;张蒂荣;陈芸;David J.Sahn;;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左室径向收缩功能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16期

3 杨颖;齐丽彤;张宝娓;赵锋;陈峰;何萍;;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心室扭转的初步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年05期

4 刘丽萍;郭泰;芦芳;;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早期诊断心肌缺血的初步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年07期

5 董瑞庆;杨俊华;王如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室扭转及解旋运动的临床应用[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2年05期

6 何艳;王东平;陈金国;张娜;杨体霞;沈童童;周利民;张军;;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缺血心肌的运动速度[J];安徽医药;2012年05期

7 郭娟;郭瑞强;陈金玲;曹省;胡波;;对比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正常人左心室心肌应变[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年12期

8 董金杭;陈明;;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定左心室功能的临床应用现状[J];重庆医学;2014年11期

9 童春;黎春雷;宋家琳;黎鹏;申屠伟慧;邓又斌;;二维斑点追踪与组织多普勒测量左室收缩期扭转的对比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7年08期

10 宋家琳;黎春雷;童春;黎鹏;段炼;邓又斌;;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对正常成人左室扭转和解旋运动的初步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乐凤;黄品同;游向东;申屠伟慧;丁延华;;应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室整体和局部的收缩功能[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2 贾莉莉;黄灿亮;周贵明;杜鑫;于雪芳;万征;;斑点追踪显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短轴局部收缩功能[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马静;曲俊朴;董金杭;陈明;;正常人左心室收缩的超声三维斑点追踪[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4 郑桂霞;田家玮;王珍珍;;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室收缩期应变的初步评估[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黄佳;周青;谢斌;胡波;邓倾;郭瑞强;;二维斑点追踪应变成像技术对冠心病患者左室同步性的定量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6 邓尧;谢明星;吕清;项飞翔;万琳媛;金毕;李朝军;;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正常人群颈动脉弹性[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7 郁怡;孙锟;席丽丽;赵丽娇;;斑点追踪超声定量评价糖尿病患者的右室心肌舒张功能[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8 田新桥;黄品同;吴朝明;吴道珠;张超;李崇寿;黄福光;;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检测早期糖尿病患者左室局部径向舒张异常的临床价值[A];第二届长三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潘敏;鲁树坤;王双双;刘俐;张蒂荣;陈芸;David J.Sahn;;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理解心肌结构和功能关系中的价值[A];第九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胡波;周青;陈金玲;黄佳;邓倾;曹省;郭瑞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近期与中远期左心室功能改善[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康瑜;斑点追踪显像监测隐匿性心功能不全及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2 马春梅;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室扭转和解旋运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3 董丽莉;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定量评价右心室容量及压力负荷改变对左心室扭转功能影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王秋霜;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与SPECT对照评价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范围的相关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5 姜岚;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正常儿童左室局部心肌功能及其影响因素[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静;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围术期左室形态及收缩功能的临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胡波;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及预后的临床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8 巴桑;超声心动图技术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功能的研究价值[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佩;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2 王帅;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正常婴幼儿、儿童及青少年左心室心肌应变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3 梁晓霞;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慢性心衰患者左室心肌应变的初步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4 刘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脏功能的改变[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于微;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旋转和扭转[D];吉林大学;2012年

6 苏杭;二维斑点追踪技术研究二尖瓣成形术前后左房功能变化[D];浙江大学;2013年

7 董珊珊;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收缩功能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8 聂红军;比较三维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室收缩功能[D];中南大学;2014年

9 何艳;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缺血心肌短轴方向二维应变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10 高文霞;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指导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左心室起搏电极置放的临床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736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1736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9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