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合成孔径序列波束形成轴向运动补偿方法

发布时间:2018-10-10 14:55
【摘要】:合成孔径序列波束方法是一种新颖的医学超声成像方法,采用两个阶段的波束形成,在传统的超声成像系统中实现合成孔径成像,在不需要存储和传输大量射频回波数据的情况下,提高医学超声图像的分辨率。该方法的前提是假设成像目标静止不动,而通过仿真分析发现运动会造成成像目标位置错误。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合成孔径序列波束形成运动估计和补偿方法:首先通过在同一位置连续发射接收两次以获取用于运动估计的数据,然后采用互相关方法对第一阶段波束形成得到的低分辨率图像进行运动估计和补偿,再对其做第二次波束形成得到高分辨率图像。Field II仿真结果显示,所提出的运动补偿方法可以得到正确的目标位置。对于运动速度为0.1 m/s的点目标,运动补偿后的平均横向分辨率与静止点目标相比仅降低2.03%,对比度降低2.7 d B。对于运动速度为0.2 m/s的囊目标,运动补偿后图像的对比度分辨率较静止情况仅降低8.53%,进一步说明所提出的运动补偿方法有效。
[Abstract]:Synthetic aperture sequence beamforming is a novel medical ultrasonic imaging method, which uses two stages of beamforming to realize synthetic aperture imaging in traditional ultrasonic imaging systems. The resolution of medical ultrasound images is improved without the need to store and transmit a large amount of RF echo data. The premise of this method is to assume that the imaging target is stationary, and through simulation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position of the imaging target is wrong due to the sports. To solve this problem, a synthetic aperture sequence beamforming motion estimation and compens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Firstly, two successive transmissions are received at the same position to obtain the data for motion estimation. Then the motion estimation and compensation of the low-resolution image obtained from the first stage beamforming are carried out by cross-correlation method, and the. Field II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high-resolution image are obtained by the second beamforming. The proposed motion compensation method can get the correct target position. For a point target with a velocity of 0.1 m / s, the average lateral resolution after motion compensation is only 2.03 lower than that of a stationary point target, and the contrast is reduced by 2.7 dB. For the capsule target with a velocity of 0.2 m / s, the contrast resolution of the motion compensated image is only 8.53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tationary case, which further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motion compensation method is effective.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204346)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所长择优基金(Y454221341)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创新前瞻项目(Y154211341)
【分类号】:R4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林轶翰;陈思平;;医学超声影像技术及展望[J];医疗装备;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晓光;王明泉;李光亚;;合成孔径聚焦超声成像在混凝土探伤中的应用研究[J];图学学报;2014年06期

2 夏国园;俞樟森;孙建刚;;超声诊断仪新技术的发展[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8年05期

3 朱霆;于铭;张海滨;周晓东;;超声诊断设备新旧技术更新中的得与失[J];中国医疗设备;2011年01期

4 高少佳;潘佚;;三维医学超声技术及展望[J];医疗装备;2007年04期

5 李雪琦;申广浩;漆家学;刘娟;王楠;;超声波的生物效应及其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0年06期

6 郑音飞;李鹏;杨昊;;超声波色差对二次谐波成像影响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05期

7 杨胜新;;B型超声仪的常见故障与保养[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年12期

8 谢佳峰;谭冠政;;基于FPGA的B超成像系统的设计[J];中原工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仝仁;武剑辉;栾强厚;王正发;;基于集成芯片的医用超声前端发射电路设计[J];医疗卫生装备;2012年10期

10 井晓燕;;浅议超声治疗技术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1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平;高频医学超声成像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武汉大学;2009年

2 王录涛;相控诊断超声成像波束控制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查鹏;双功能多普勒超声成像仪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2 罗小安;超声三维图像数据重建与图像识别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张晴;用于医学超声成像系统的新型1-3无铅压电复合材料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齐雁;医用B型超声成像前端系统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张文超;孔隙度方法在肝脏超声图像识别中的研究与应用[D];中南大学;2012年

6 王宇辉;基于医学成像的斑点降噪与特征保持的研究及实现[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7 吴程程;电阻点焊超声成像及其定量检测关键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8 张琳;基于FPGA的便携式B超诊断仪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9 张小军;超声回波信号采集与传输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高阳;数字超声成像波束合成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余薇;医学超声成像技术方法学进展[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1年03期

2 罗建文,白净;超声弹性成像的原理及理论分析[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3年03期

3 魏丽萍,杨瑞英;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及其应用进展[J];宁夏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4 罗福成;三维超声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步骤[J];人民军医;2001年06期

5 张平;医学超声影像新技术[J];医疗装备;2002年09期

6 徐智章,俞清;超声弹性成像原理及初步应用[J];上海医学影像;2005年01期

7 李朝伟,李晓东,张良才;医学超声影像技术的发展创新[J];中国医学装备;2005年02期

8 陈思平;医学超声影像产业现状和发展[J];应用声学;2005年04期

9 王新房;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超声技术领域内的新突破[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万志文,侯朝焕;医学超声中的合成孔径方法[J];声学学报;1998年03期

2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冬青;张碧星;师芳芳;;基于超声阵列的合成孔径聚焦成像方法研究[A];2013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3年

2 曾碚凯;王英;黄海宁;;合成孔径无损探伤技术的研究[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吴冰静;姜宏振;徐昱;;利用同轴合成孔径数字全息术提高再现像的分辨率[A];2012年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江黔夫;徐善驾;陈学诠;;微波合成孔径雷达图象的无失真压缩模型[A];199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5年

5 李明;陈晓冬;李妍;郝云霞;汪毅;郁道银;;基于相位补偿的改进内窥超声合成孔径方法[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6 李明;郁道银;李妍;汪毅;陈晓冬;;面向医学超声内窥成像的合成孔径算法[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韩啸;杨贝贝;孙进平;;升降目标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研究[A];第六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8 郑洪伟;沈一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调制模式在海洋遥感中的应用[A];自然、工业与流动——第六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王本庆;李兴国;;近程被动成像毫米波合成孔径辐射计[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10 周瑜;钱方明;杨U,

本文编号:22622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2622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3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