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磁共振氧摄取分数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初探

发布时间:2018-11-09 11:10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磁共振氧摄取分数(OEF)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1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行常规MRI序列(T1WI、T2WI、T2-FLAIR)、DWI、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ASL)及OEF序列扫描,观察脑梗死区域的氧摄取分数(OEF)、静脉血容量百分数(vCBV)、可逆性横向驰豫率(R2*)较对侧正常镜像区域的变化情况。结果:13例患者中,6例脑梗死区域OEF增加,其中4例vCBV、R2*增加,1例vCBV减低、R2'无明显变化,1例vCBV、R2*信号均无明显变化;7例脑梗死区域OEF减低,其中6例vCBV、R2*减低,1例vCBV增加、R2*无明显变化。结论:MRI-OEF序列有望应用于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组织细胞氧代谢状态。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oxygen uptake fraction (OEF) imaging in ischemic stroke. Methods: in this study, 13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were examined by routine MRI sequence (T1WIT, T2WIN T2-flair), DWI, 3D-ASL) and OEF sequence. The oxygen uptake fraction (OEF),) in the infarcted area was observed. The reversible transverse relaxation rate (R2 *) of (vCBV), in the percentage of venous volum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alateral normal mirror region. Results: among 13 patients, 6 cases had increased OEF in cerebral infarction area, 4 cases had increased vCBV,R2*, 1 case had decreased vCBV, R2 'had no obvious change, and 1 case had no obvious change in vCBV,R2* signal. OEF was decreased in 7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including 6 cases with decreased vCBV,R2*, 1 case with increased vCBV, and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R2 *. Conclusion: MRI-OEF sequence may be used to evaluate hemodynamic changes and tissue and cell oxygen metabolism in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I08B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1308;81401389)
【分类号】:R743.3;R445.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Tadashi Watabe;Eku Shimosegawa;Hiroki Kato;Kayako Isohashi;Mana Ishibashi;Mitsuaki Tatsumi;Kazuo Kitagawa;Toshiyuki Fujinaka;Toshiki Yoshimine;Jun Hatazawa;;Paradoxical reduction of cerebral blood flow after acetazolamide loading:a hemodynamic and metabolic study with ~(15)O PET[J];Neuroscience Bulletin;201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震;我国缺血性脑卒中防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学杂志;2000年02期

2 黄如训;应重视缺血性脑卒中的个体化治疗[J];中华医学杂志;2000年02期

3 孙鑫贵;钙摄入与妇女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0年04期

4 曹玄林;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现状[J];河北医药;2000年12期

5 温仲民,包仕尧;抗血小板药物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现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0年04期

6 黄如训;缺血性脑卒中的个体化治疗[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0年01期

7 戚晓昆,朱克;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0年01期

8 扈林,张燕,师允坤;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临床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00年01期

9 黄立新;抗栓灵含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32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0年01期

10 马丽媛,赵勇,王兴宇,刘力生,刘一仙;凝血因子基因的多态性研究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J];山西医药杂志;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艳;张晓莺;何瑛;李燕云;徐隽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沈介明;熊立凡;;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活化蛋白C抵抗现象[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袁荣峰;谢春;;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与缺血性脑卒中[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李泽军;褚泰伟;刘新起;王祥云;;缺血性脑卒中示踪剂的设计、合成、与药理学研究[A];第七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周春;吴玉泉;卢小军;郑峗;张金彭;童辉;;高龄多动脉狭窄患者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联度分析[A];第三届江浙沪三地老年医学高峰论坛暨2012年浙江省老年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金友雨;臧秋玲;郑晋华;叶祖森;韩钊;肖美娟;王苹莉;;缺血性脑卒中各病因学亚型发病时间的探讨[A];2011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孙绍洋;陆正齐;;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与非急性期血压控制的研究进展[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8 郭吉平;黄久仪;曹奕丰;杨永举;王桂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前血液动力学指标变化特征[A];第八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汪丽;齐国先;;急性心肌梗死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杨峗;吴晓牧;;卒中后高血糖与缺血性脑卒中[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叶新;防缺血性脑卒中复发[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2 丁香;缺血性脑卒中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有益[N];中国医药报;2007年

3 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 王拥军 葛宗渔 整理;远离缺血性脑卒中要把“坏胆固醇”控制好[N];光明日报;2014年

4 卫讯;未来三年我国将完成100万人脑卒中筛查[N];中国医药报;2010年

5 杨声瑞 赵强;缺血性脑卒中病因有新发现[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附二医脑科康复中心 王小同;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进展[N];温州日报;2005年

7 杨声瑞;赵强;预警脑卒中发生研究有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王文郁;缺血性脑卒中要对症治疗[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9 付东红;血压血脂异常是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N];中国医药报;2007年

10 蓝天;脑卒中不等于脑出血[N];民族医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建平;缺血性脑卒中易感基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童叶青;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炎症因子及候选基因多态性与环境暴露交互作用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芳;脂联素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4 马丽媛;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基因的多态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5 王兵;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基因的系列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6 刘学东;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7 齐志伟;缺血性脑卒中诱发肠屏障改变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8 杜丹华;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家族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白玉龙;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功能恢复影响的临床与基础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韩登峰;新疆汉族、维吾尔族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及与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酶9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征瑜;缺血性脑卒中与血脂关系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刘会芹;151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分析[D];延边大学;2008年

3 李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4 郭金;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5 刘志强;循环内皮祖细胞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陈小良;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关联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7 李莉;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研究[D];南华大学;2007年

8 刘潇强;血清脂蛋白(a)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9 谭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体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0年

10 徐营营;雌激素受体-α基因甲基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20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320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8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