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结节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的CT表现

发布时间:2018-12-10 22:45
【摘要】:目的探讨结节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GNBn)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GNBn的CT及病理学表现。结果 10例中9例为单发病灶,其中5例位于肾上腺,2例位于腹膜后,另3例分别位于纵隔、颈部、盆腔。10例中5例可见淋巴结转移,分别转移至腹膜后(2例)、主动脉旁(1例)、肝门部(1例)、两侧颈动脉鞘区(1例)。CT平扫肿瘤多为单个巨大分叶状低密度肿块,有完整的包膜或假包膜,内密度不均,可见散在或聚集状钙化灶。增强扫描多为不均匀强化,动脉期瘤体实性成分强化明显,静脉期实性成分持续强化,部分病例瘤周或瘤体内可见呈簇状或线状排列的血管影。10例GNBn的共同组织病理特点为以出血性/坏死性神经母细胞瘤结节为特征,同时可看到周围施万基质组织中的少量混合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或节细胞神经瘤成分。免疫表型:S-100蛋白、CgA、Syn、NSE阳性,CD99阴性。结论 GNBn是一种神经嵴来源的胚胎性恶性肿瘤,其发病年龄、发病部位特异。CT平扫多密度不均,伴特征性钙化灶,增强扫描多为不均匀强化。确诊有赖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分型更有利于鉴别诊断。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T features of nodular ganglioneuroblastoma (GNBn). Methods the CT and pathological findings of 10 cases of GNBn proved by operation and pathology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among the 10 cases, 9 cases were single lesions, 5 cases were located in adrenal gland, 2 cases were located in retroperitoneum, the other 3 cases were located in mediastinum, neck and pelvic cavity respectively. Para-aorta (1 case), hepatic hilum (1 case), bilateral carotid sheath area (1 case). CT plain scan tumors were mostly a single large lobular low density mass, with complete capsule or pseudocapsule, uneven internal density. Scattered or aggregated calcification can be seen. Most of the contrast-enhanced scans were heterogeneous enhancement, the solid components of the tumor were obviously enhanced in the arterial phase, and the solid components in the venous phase were continuously enhanced. Vascular shadows arranged in clusters or lines were seen in some cases. The common hist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10 cases of GNBn were haemorrhagic / necrotic neuroblastoma nodules. A small amount of mixed ganglioneuroblastoma or ganglioneuroma components in the surrounding Schwann matrix tissue can also be seen. Immunophenotype: S-100 protein, CgA,Syn,NSE positive, CD99 negative. Conclusion GNBn is a kind of embryonic malignant tumor derived from neural crest, its onset age and location are specific. CT scan has uneven density, accompanied by characteristic calcification, and most of the enhanced scans are uneven enhancement. The diagnosis depends on pathology,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typing is more helpful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作者单位】: 河南省肿瘤医院放射科;
【分类号】:R739.4;R730.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宝凤;伏利兵;何乐健;;结节型节细胞性神经母细胞瘤10例临床病理学观察[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菁华;朱珍;张骥;史青;;儿童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CT特征分析[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4年02期

2 杨莉云;;MRI对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0例的诊断价值[J];贵州医药;2014年02期

3 许春伟;张立英;王鲁平;葛畅;;节细胞性神经母细胞瘤17例临床病理观察[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3年07期

4 梁玉玉;朱蓉蓉;杨利莉;哈若水;;HIE磁共振多序列分度与临床分度的一致性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4年05期

5 国兰兰;史鹏丽;马灵芝;;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诊断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对比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5期

6 徐浩;孙艳;王诗学;;15例新生儿肺气漏DR特异性征象的CT对照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4年06期

7 秦秀;万建国;李晓红;杨洪巍;;多层螺旋CT多平面及曲面重建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4年01期

8 李亚超;张怡;王伟强;李亭亭;;先天性食管闭锁并法洛四联症一例[J];实用医技杂志;2014年04期

9 庞学明;侯爱林;王笑一;郭丽;;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MRI诊断[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10 李向丽;高杰;孙林林;周山;;自制空气灌肠器治疗小儿肠套叠46例疗效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4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任萍;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FA值和DC_(avg)值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D];泰山医学院;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居小兵;钱立新;沈百欣;徐正铨;张炜;;肾上腺结节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1例[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7期

2 段光杰,柳凤轩,阎晓初,李娴;腹膜后结节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l例报道及文献复习[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毕红梅,何延兴,毕迅,张金哲,董秀月,陈艳;神经母细胞瘤增殖凋亡的研究[J];河南肿瘤学杂志;2001年03期

2 李昭铸,江启俊,韩福友;影响神经母细胞瘤手术疗效因素的探讨[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3 李寿林;神经母细胞瘤颅管转移误诊一例报告[J];青海医药杂志;2001年04期

4 李月兰,王令先;神经母细胞瘤3例误诊分析[J];中国乡村医生;2001年02期

5 李月兰,王令先;神经母细胞瘤3例误诊分析[J];中国小儿血液;2001年01期

6 孔昭莲,韦桂雪;神经母细胞瘤误诊9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年04期

7 罗洪;晚期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治体会[J];江苏医药;2002年02期

8 李凯;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进展[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2年02期

9 许华平,彭翠萍;风湿病合并神经母细胞瘤1例[J];罕少疾病杂志;2004年01期

10 王辉;神经母细胞瘤一例误诊[J];临床误诊误治;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杝志峰;;治vB神经母细胞瘤的近况和发展[A];第八届全国儿童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李杰;;不同强度化疗方案对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治疗价值[A];第八届全国儿童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刘洲禄;陈迪祥;肖元宏;王政;苏刚;刘贵麟;;67例神经母细胞瘤外科手术方法体会[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焕民;;神经母细胞瘤的休眠和自然退化[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晓伦;刘菁;包楠;;晚期神经母细胞瘤的综合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6 徐斐燕;邹韧;沈爱莲;;小儿神经母细胞瘤超声误诊分析[A];中西医结合第九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7 刘钧澄;李桂生;刘唐彬;李穗生;谢家伦;刘文旭;;33例神经母细胞瘤的疗效分析[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8 王新红;;小儿神经母细胞瘤误诊13例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儿科基层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9 杨昆;李强;赵亚宁;;小儿神经母细胞瘤51例临床分析[A];第八届全国儿童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金惠明;;有脊髓压迫的婴幼儿神经母细胞瘤治疗的挑战与困惑[A];第八届全国儿童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孟刚;早期诊断神经母细胞瘤至关重要[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2 葛素红;我国首次完成——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原代培养[N];中国医药报;2002年

3 姚春雨 钱勇;解放军总医院开辟神经母细胞瘤治疗新途径[N];中国医药报;2002年

4 介生;血管生成抑制剂的表达可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生长[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5 风信;补充足够维生素子女少患癌[N];医药经济报;2002年

6 天津市肿瘤医院儿童肿瘤科主任 闫杰李运红 胡颜整理;儿童恶性实体肿瘤有五最[N];健康报;2009年

7 王保健;父母不可忽视儿童肿瘤[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8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袁儒青 于露露;肿瘤攀升为儿童第二死因[N];健康时报;2010年

9 周洁 王雅静 何裕民;主题:合理饮食 预防癌症[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芳;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神经母细胞瘤自行消退相关蛋白[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2 郑继翠;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神经母细胞瘤生长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6年

3 蔡炜嵩;伊立替康联合环磷酰胺节律性化疗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疗效及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4 刘海燕;Astrocyte elevated Gene-1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基因沉默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9年

5 鹿洪亭;神经母细胞瘤裸鼠模型建立及miRNAs与神经母细胞瘤转移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6 彭鲲鹏;维甲酸诱导神经母细胞瘤分化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7 谈卫强;青蒿素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8 戚士芹;神经母细胞瘤侧群细胞的干细胞特性鉴定及雌激素和双酚A对其作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朱海涛;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及神经母细胞瘤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初步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10 王景福;WT1在神经母细胞瘤发生和分化中的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娜;神经母细胞瘤36例临床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2 高喜伟;神经母细胞瘤38例临床分析[D];郑州大学;2012年

3 袁妙贤;小儿神经母细胞瘤蛋白质组的初步探索[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2年

4 高建;80例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诊治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D];郑州大学;2013年

5 宋泽南;婴儿神经母细胞瘤13例临床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6 陈龙;深入剖析神经母细胞瘤中的拷贝数变异[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李月云;链式激活的免疫细胞治疗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疗效评价[D];郑州大学;2014年

8 陈燕娜;造血干细胞移植在神经母细胞瘤应用的系统评价[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9 赵强;P16-cyclinD1-pRb蛋白表达在神经母细胞瘤转化中的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10 张平锋;不同治疗模式对小儿神经母细胞瘤预后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71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371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7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