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

发布时间:2019-03-14 10:15
【摘要】: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3D-STI)技术评价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伴高血压(HT)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方法 OSAHS 40例,分为单纯OSAHS组20例和OSAHS+HT组20例;另选择20名健康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左心室心尖四腔三维全容积图像,存储图像并应用3D-STI分析软件在线分析,计算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峰值应变(GLS)、左心室整体径向收缩峰值应变(GRS)、左心室整体圆周收缩峰值应变(GCS)及左心室整体面积收缩峰值应变(GAS)。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SAHS组左心室GLS、GRS、GAS减低(P均0.05),OSAHS+HT组左心室GLS、GRS、GCS、GAS均减低(P均0.05)。与OSAHS组比较,OSAHS+HT组左心室GLS、GCS、GAS均减低(P均0.05)。结论 OSAHS合并HT患者存在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3D-STI能早期、准确有效地评估其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改变。OSAHS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独立于HT而单独存在,二者同时存在时改变加重。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left ventricular global systoli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 with hypertension (HT) by three dimensional dot tracing (3D-STI). Methods 40 cases of OSAHS were divided into OSAHS group (n = 20) and OSAHS HT group (n = 20). Three dimensional full volume images of left ventricular apical four lumen were collected by routine echocardiography. The images were stored and analyzed on line by 3D-STI analysis software. The (GLS), of left ventricular longitudinal peak systolic strain was calculated. Left ventricular global radial systolic peak strain (GRS), left ventricular global circumferential systolic peak strain (GCS) and left ventricular global area systolic peak strain (GA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the left ventricular GLS,GRS,GAS in the OSAHS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left ventricular GLS,GRS,GCS,GAS in the), OSAHS H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left ventricular GLS,GCS,GAS in, OSAHS H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OSAHS group (P0.05). Conclusion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function is impaired in patients with OSAHS combined with HT. 3D-STI can evaluate the changes of left ventricular global systolic function in early stage and accurately and effectively. The changes of cardiac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OSAHS are independent of HT, but exist alone in patients with OSAHS. When both of them exist at the same time, the change aggravates.
【作者单位】: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
【分类号】:R4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姚鸿梅;李江波;林建兰;黄宝涛;黄鹤;;面积应变评估正常构型高血压左室收缩功能[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3年02期

2 朱莹;施金莹;杨鑓;初少莉;;原发性高血压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左心室结构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年04期

3 夏纪筑;喻小兰;马雯妍;王庆庆;高玉丽;;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不同年龄正常成人左心室整体应变[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文新;林美福;浦晓东;周硕;陈彩龙;林志毅;余明钿;陈国宝;;心肌灌注-代谢显像定量分析评价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J];福建医药杂志;2013年06期

2 郭英男;冯艳红;刘彩杰;冯刚;;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右心室功能的评价[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3年11期

3 谭春梅;高玉丽;;斑点追踪技术在左心室收缩功能评估中的临床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年03期

4 王海玲;王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高血压的关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年03期

5 严治涛;程维平;毕云伟;张丽丽;韩瑞梅;汪迎春;王磊;王梦卉;骆秦;胡君丽;李南方;;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左心室结构与收缩功能的影响因素[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年03期

6 费静静;华锋;周玮;陆晨;;n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年25期

7 杨娟;卢春霞;施亚娟;;长期无创性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年09期

8 叶兰;张晴;胡颖;黄勇攀;刘智;;血脉通胶囊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12期

9 郑大炜;;气道正压通气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6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31期

10 叶兰;张晴;胡颖;黄勇攀;刘智;;血脉通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病理形态学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年2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海玲;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血压变异性与血管紧张素Ⅱ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2 杨丹;Ghrelin对肺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与内皮舒缩分子关系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3 张菊红;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代谢紊乱、靶器官损害情况及其与MK2基因的关联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4 王怡璐;肥厚型心肌病临床异质性的遗传及环境因素[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5 杜鑫;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左室长轴功能和心电图ST-T变化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维平;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心血管重构的危险因素分析[D];石河子大学;2011年

2 范芳芳;Toll样受体4激动剂对大鼠心脏重构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王晓迪;腱糖蛋白C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浓度变化及与左室重构的关系[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4 刘呈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正五聚蛋白3水平变化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5 薛才广;miRNA-133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室重构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6 靳鹏;斑点追踪现象技术、实时三平面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及组织同步显像技术评价不同构型高血压患者左室舒缩功能[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7 孙继敏;尼可地尔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肥厚的作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8 郁秀娟;多西环素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对心肌梗死大鼠左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9 刘立霞;TNFAIP8家族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D];山东大学;2013年

10 韦广洪;胰岛素对心肌梗死后心脏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心脏保护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宋志芳;郑泽琪;吴印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血压、内皮功能及左室质量的影响[J];高血压杂志;2006年03期

2 段利科;李玲;谢明星;王新房;陈玉媛;李薇玢;李蔚;王巧;;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正常人左心室心肌应变的初步研究[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0年05期

3 覃小娟;谢明星;吕清;王新房;袁莉;付倩;段凤霞;陈玉媛;姜岚;李蔚;李玉曼;;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整体应变的初步研究[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0年08期

4 王秋霜;张慧;王禹;罗北捷;黄党生;姬冬冬;;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力衰竭患者二维整体应变[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年03期

5 范瑞;林红;李翠玲;姚凤娟;陆X;;斑点追踪成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早期改变[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军;李雪;刘丽文;刘兵;段云燕;李金芳;温江田;崔明亮;;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自动追踪技术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年03期

2 吴澧源;周莉;陈敏华;;组织运动二尖瓣位移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年06期

3 董晖,马瑞霞,赵秀珍,刘丽秋;氯沙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J];齐鲁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4 马红;谢明星;胡莉君;王静;王新房;吕清;卢晓芳;杨亚利;;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年07期

5 丁茜,朱天刚,王欣,周倩云,权欣,王龙,齐雨青;组织速度成像测定局部心肌作功指数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年06期

6 杨伟宪,杨跃进,史蓉芳,胡奉环,尤士杰,田月琴,何作祥,王燕武,叶苓,陈纪林,高润霖,陈在嘉;小剂量多巴酚丁胺及硝酸异山梨酯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减低患者存活心肌的准确性[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年06期

7 尹军;靳双周;康素玲;;慢性肺心病患者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状态变化的关系[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年08期

8 程立山;高朋杰;陈晶;宋亚彬;宋宏杉;房庆华;;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多导睡眠监测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年05期

9 郭盛兰;潘永寿;潘迪光;刘唐威;刘浩;吴棘;黄骁;;超声心动图检测高血压患者左室质量指数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10 张海滨;张军;钱蕴秋;李红玲;宋艳;郑敏娟;;长轴方向应变和应变率成像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武晶晶;刘晓亮;刘洪;赵彦艳;;CYP4F2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与研究[A];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遗传学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常卫国;梁玉环;蒋雪羚;何美清;;高血压合并蛋白尿患者的脂质代谢分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3 喻光敏;;足反射疗法治疗高血压有显效[A];湖北省暨武汉市病理生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卢生善;;特种作业人员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摘要)[A];全国铁路第五届疾病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余海峰;陈军斌;陈黎;李春胜;郑美华;张小青;杨希;;血液透析患者合并高血压之血流动力学原因分析[A];2006年浙江省肾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陈宝元;张静;韩晋英;曹洁;郭美南;王彦;;交感神经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7 张政;谢朝琴;丘钦英;关永源;;高血压发展过程中钙激活氯离子通道的变化[A];第九届全国心血管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吴俊琪;徐瑞龙;郑昭景;胡美旭;赵波;许艳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护骨素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的表达及其在诊断中的价值研究[A];2007年浙江省医学检验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颜丹;何文;邬冬芳;;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的检测[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学术论文汇编[C];2007年

10 李彬;;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A];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年会会议资料[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都仓;高血压中医治疗[N];保健时报;2005年

2 黄守勤;福建高血压流行态势摸清[N];健康报;2006年

3 ;打鼾儿童易患高血压[N];医药导报;2006年

4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y囅,

本文编号:24398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4398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9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