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超微血管成像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

发布时间:2019-04-01 23:23
【摘要】: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5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及SMI,其中33例接受CEUS检查,13例接受颈动脉斑块内膜剥脱术(CEA)获得病理结果。评价SMI结果与CEUS及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SMI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评分0分11例,1分22例,2分24例。CEUS结果显示新生血管评分0分5例,1分8例,2分20例,SMI与CEUS评分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607,P0.001)。病理检查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评分0分2例,1分5例,2分6例,与SMI有较好的相关性(r=0.75)。结论 SMI可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对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SMI) in the evaluation of neovascularization in carotid plaque. Methods Fifty-seven patients with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ll patients received conventional ultrasound and SMI, 33 of them underwent CEUS and 13 underwent carotid plaque denudation with (CEA) to obtain pathological results. To evaluate the consistency of SMI results with CEUS and pathological results. Results SMI showed that neovascularization scores were 0 in 11 cases, 1 in 22 cases and 2 in 24 cases. CEUs showed that neovascularization scores were 0 in 5 cases, 1 in 8 cases and 2 in 20 cases. There was good consistency between SMI and CEUS scores (Kappa=0.607,P0.001).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intraplaque neovascularization score was 0 in 2 cases, 1 in 5 cases and 2 in 6 cases. There was a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neovascularization score and SMI (r = 0. 75). Conclusion SMI can show the neovascularization in carotid plaques, and it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in evaluating the neovascularization in carotid plaques.
【作者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超声科;
【分类号】:R445.1;R7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晨;何文;;超声造影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及进展[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2 马锐;赵萍;;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1年05期

3 白志勇;李敬府;杨玉杰;张华斌;刘蕾;李小刚;贾建文;;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增强特征与脑梗死的关系[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年11期

4 邓琪;邓又斌;;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年01期

5 魏立亚;何文;;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研究现状[J];中国卒中杂志;2009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磊;隋秀芳;;超声造影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12年11期

2 贾节;赵萍;田媛媛;马培;邓玲灵;梁诗莹;;温胆片调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外膜滋养血管的超声造影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年05期

3 杨洪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诊断特点分析[J];北方药学;2014年05期

4 王磊;隋秀芳;;超声探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声学特征与脑梗死发生率的关系[J];安徽医学;2014年06期

5 彭红艳;李小晶;何雁;曾金凤;李蕾;张玲;张雪晶;王丹;沈玲莉;;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与冠心病的关系[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3年12期

6 纪红;;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年04期

7 商静;阮骊韬;;超声造影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炎性反应与新生血管研究进展[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4年08期

8 周萍;李沿江;;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的临床应用及新技术[J];实用临床医学;2014年07期

9 李洁;王静;;超声对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评价进展[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4年08期

10 张明明;梁会泽;贾化平;;颈部及颅内动脉易损斑块研究进展[J];临床荟萃;201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贾节;赵萍;田媛媛;马培;邓玲灵;梁诗莹;;温胆片调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外膜滋养血管的超声造影研究[A];第五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专辑[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亚红;多发性大动脉炎颈动脉受累的超声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2 孙杰;超声造影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显像强度与新生血管密度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娟;超声造影联合PET/CT显像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综合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3年

2 吴世陶;Lp-PLA2、Annexin A1、Bax与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3 张征;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疗中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3年

4 翟红燕;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5 王胜军;脑梗死与颈动脉斑块关系的超声评价[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6 沈莎娜;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管壁运动的初步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3年

7 任昊;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内脏性肥胖者颈动脉弹性功能[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8 邓琪;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曾宽;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内皮素-1的相关性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3年

10 杨利静;基于超声造影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量化分析[D];上海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斌;王得新;徐忠宝;李继梅;;颈内动脉狭窄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附76例报告)[J];北京医学;2006年06期

2 郑梅竹;;对比增强超声显示的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9年04期

3 王茜,张运,张薇,朱式娟,张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检测及与危险因素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4年04期

4 马运祥,胡燕燕,侯彬,张运,甘志浩;颈动脉不同类型的粥样硬化斑块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5年01期

5 刘俊艳;沈宏锐;;阿托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年02期

6 张政;韩剑虹;李迎春;曹毅;朱剑萍;;256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与三维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对比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2年01期

7 魏立亚;何文;邬冬芳;宁彬;项东英;张红霞;田凤兰;;超声造影在颈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9年06期

8 张永力;孙玉明;刘方军;石祥恩;;显微外科手术联合不同方法治疗高级别颅内动静脉畸形[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2年10期

9 赵兵;石会;钟鸣;;颅内动静脉畸形出血的自然史与发生机制[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2年10期

10 冯程;徐金锋;魏章洪;罗慧;刘慧玉;;微血管造影成像技术在脑动脉检查中的诊断价值[J];河北医药;2013年1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高雪;郑晓慧;宋宏萍;刘丽文;李妍;陈磊;易小敏;赵永峰;贺建国;张铮;周晓东;;超声造影技术评价兔腹主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及斑块稳定性的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年16期

2 翟江;;超声e-Flow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检测[J];医药论坛杂志;2012年10期

3 朱英;邓又斌;刘娅妮;毕小军;熊莉;;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与斑块声学特性的关系[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09年05期

4 魏立亚;何文;庞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度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4年07期

5 孙杰;邓又斌;刘琨;张伟;汤乔颖;郭灵丹;;超声造影定量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血管及其与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年08期

6 苏云娟;张清华;蒋知新;高德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斑块内HIF-1α、VEGF的影响[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7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春梅;吴长君;邢萍;郑淼;郭彬彬;张锋;;超声微泡载体系统介导Endostatin基因抑制斑块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本文编号:24520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4520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7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