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对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价值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CT对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价值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3年
CT对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价值的研究
徐萌
【摘要】:目的:探讨CT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定性、定位诊断的应用价值 材料和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经手术治疗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8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做为最后临床诊断。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超声及CT资料。病人分组:根据病人损伤部位,分为实质性脏器损伤组和空腔脏器损伤组。医生分组:高年资外科医生组和年轻医生组。旨在探讨CT对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的价值以及不同年资医生对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的影响。 结果:①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定性诊断:88名患者中,以X线、超声报告为参考。CT明确诊断腹部损伤80例,准确率为90.9%(80/88);超声明确诊断腹部损伤74例,准确率为84.1%(74/88)。比较CT、超声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定性诊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定位诊断:88例患者中共有95处损伤,其中实质性脏器损伤71处,包括肝脏损伤22处,脾脏损伤42处,胰腺损伤7处;空腔脏器损伤24处,包括胃损伤7处,空肠损伤10处,回肠损伤5处和结肠损伤2处。CT共明确诊断损伤84处,故定位诊断的准确率为88.4%(84/95),其中实质性脏器损伤64处例,准确率为90.1%(64/71);空腔脏器损伤20处,准确率为83.3%(20/24)。超声共明确诊断损伤部位70处,故定位诊断准确率为73.7%(70/95)。其中实质性脏器损伤56处,准确率为78.9%(56/71);空腔脏器损伤14处,准确率为58.3%(14/24)。比较CT、超声对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实质性脏器损伤的诊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CT、超声对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空腔脏器损伤的诊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CT、超声对不同实质性脏器损伤的诊断:CT、超声对肝损伤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6.3%、81.8%,比较CT、超声对肝损伤的诊断,二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超声对脾损伤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5.2%,88.1%,比较CT、超声对脾损伤的诊断,二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超声对胰腺损伤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71.4%,14.2%,比较CT、超声对胰腺损伤的诊断,二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高年资医生组与年轻医生组通过CT和超声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定位诊断的正确率分别为73.9%(65/88),34.1%(30/88)。Kappa检验得出K=0.085,0K0.2,两者一致性差。比较不同年资医生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定位诊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88例经手术证实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CT及腹部超声表现的回顾性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定性、定位诊断中,CT准确性高于超声。2.对不同实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的准确性,CT高于超声。3.CT应作为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人的常规检查之一。4.高年资医生参与诊断,有助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656.1;R816.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后柄;腹部闭合性损伤CT诊断34例分析[J];当代医师杂志;1998年03期
2 袁明远,刘光华;腹部空腔脏器创伤的CT检查技术和诊断[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4年06期
3 王荣华,张勇刚,陈军,周义成;外伤性脾破裂的CT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3年S1期
4 陈小波,陆强,姜兆侯,罗思权;钝性脾损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年06期
5 刘文瑾;倪炯;徐康平;;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肠和肠系膜损伤的CT平扫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年11期
6 董家鸿,曾仲;影像学检查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及评价[J];临床外科杂志;2003年04期
7 张长顺;胡强恩;莫洁;饶圣祥;曾蒙苏;;CT平扫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2012年01期
8 王建新;吴安乐;施益究;;螺旋CT对胃肠道穿孔的诊断价值[J];现代实用医学;2006年08期
9 于武江;田生中;孙秀玲;;闭合性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CT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年01期
10 胡兵,张在沛,张有为;CT在外伤性肾损伤诊治中的临床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蒸;;手术病人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2期
2 陈家平;李建飞;曹建明;;三种方法治疗手指屈肌腱腱鞘炎的疗效比较[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7期
3 吴金星;腹部切口裂开的原因及防治[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刘永庆,吕德超,解光艾;130例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梁胜;系统性红斑狼疮胸部病变30例的X线表现[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李勇;;螺旋CT对肾癌的诊断价值[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季鹏;龚邦国;周晓秋;刘云峰;;腹部闭合性损伤的CT诊断46例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郏茂兵;;23例异位阑尾炎临床诊治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吴宗山;乔保莉;罗玲;徐佳玮;潘义广;;肾上腺骨髓脂肪瘤的CT诊断[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程永德;;B超、CT平扫联合诊断腹部实质性脏器创伤[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福胜;;火针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2 王秋元;任蓉;黄永江;雷云霞;;胆囊管残端扩张的二维超声诊断分析[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超声学分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3 阳长华;游晓辉;陈富强;;肾细胞癌的CT影像诊断与病理关系分析[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5年
4 朱献韶;阳长华;彭望书;;脾脏损伤57例临床和CT表现分析[A];第二十二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五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5 王海霞;;腔隙性脑梗死的CT诊断价值[A];第二十三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六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杨爱国;张仁成;;多排螺旋CT-MPR重建在机械性肠梗阻中的诊断作用[A];第二十六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九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林蕾;王文辉;李奋强;郭铮;李海;苏东君;常耀文;;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术治疗手术后腹腔脓肿临床应用[A];第六届西部介入放射学术会议宁夏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四届年会介入放射学新技术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8 张丽红;常维平;黄贤会;;螺旋CT在特殊部位胃癌诊断中的应用[A];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首届会员大会暨第四届医学影像山东论坛、山东省第16次放射学会议暨山东省第14届医学影像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唐振良;;乳腺疾病的几种影像学诊断方法评价[A];第二届全国乳腺影像诊断与技术应用研讨会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10 王学成;;成人外伤性脑梗塞的CT诊断[A];2005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西部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庆海;高性能CT在心脏扫描中的剂量测量与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吴擎添;外用“万应止痛油”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曾文胜;CS-PEG纳米载体介导Mcl-1 siRNA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黄备建;超声造影在肾占位血流动力学中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李琳;肠梗阻导致肠功能不全的中西医结合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6 周文策;ERCP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郭冬梅;肝脏病变MRI诊断与计算机辅助诊断[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郝楠馨;泌尿系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病理对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9 邱明国;侧颅底区临床解剖学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10 李杰;肝脏灰阶超声造影及定量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登发;自拟排气汤促进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王丽娜;自拟清解消痈汤治疗气滞热壅型乳痈疗效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史衍辉;猪腹部肠管火器伤后胃组织COX-2的表达与胃损伤[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4 闫呈新;MSCT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诊断价值的研究[D];泰山医学院;2005年
5 刘恒超;三氧化二砷增强人乳腺癌MCF-7细胞对氯化~(89)锶敏感性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6 张蕾;通塞活络片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孔海洋;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郭斌;基于马尔科夫随机场D-S证据理论对人脑图像的分割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阮娟娟;基于粒度合成的胸部HRCT图像分割[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10 马隽;骨肉瘤超声血流动力学与VEGF、MVD的关系[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费军;彭汉英;曾令中;王耀;陈越;宋涛;;腹部空腔脏器穿孔的超声特点及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6年10期
2 郭震;张宏文;;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诊治体会[J];腹部外科;2007年04期
3 胡军;胃、十二指肠溃疡性穿孔的早期CT诊断[J];放射学实践;2000年04期
4 王纪龙,陈强,施养德,王敏杰,包宏伟,陈克敏;腹腔中空脏器穿孔的CT诊断[J];放射学实践;2005年03期
5 王之;王康;赵泽华;王伟忠;李铭;;不同性质腹腔积液CT表现的分析探讨[J];放射学实践;2008年11期
6 潘昌远;许茂盛;;腹部空腔脏器破裂穿孔的螺旋CT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2009年05期
7 袁明远;腹部实质脏器创伤的CT诊断[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3年06期
8 袁明远,刘光华;腹部空腔脏器创伤的CT检查技术和诊断[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4年06期
9 刘德智;袁磊;;56例胃肠道穿孔X线检查结果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李英俊;;腹部闭合性损伤60例诊治体会[J];广西医学;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东;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颅脑损伤的诊治体会[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2 薛宝军,季节,杨玉伦;腹腔镜探查术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3年01期
3 张兴倜,魏功庭;腹部闭合性损伤220例报告[J];山东医药;1979年11期
4 曹海鹰;腹部闭合性损伤156例分析[J];云南医药;1996年05期
5 刘旭子,朱华勇,熊小平;腹部闭合性损伤231例诊治体会[J];赣南医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6 杨萱英,戴阿林;腹部闭合性损伤86例诊治体会[J];福建医药杂志;1998年02期
7 禹宏,刘立人,慕海峰,王盛江;腹部闭合性损伤(附285例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学;1998年10期
8 杨其荣;腹部闭合性损伤抢救与护理[J];河北医学;2001年06期
9 郑瑾滢,吴伟军;严重腹部闭合性损伤86例治疗体会[J];江西医药;2001年01期
10 张小顺;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与手术时机[J];临床医学;200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红仙;;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观察与护理[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2 凡斌;艾金中;;腹部闭合性损伤的CT表现[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与诊断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9年
3 郭建虎;毛登峰;赵丹东;;重度腹部闭合性损伤48例诊治分析[A];2005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四届组稿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堵建岗;朱东;吴志明;;腹部闭合性损伤97例首诊体会[A];2009年浙江省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赵志刚;;腹部闭合性损伤致十二指肠破裂2例报告[A];第二十三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六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吴志明;陈江;娄建平;孟兴成;马国峰;王国军;;腹部闭合性损伤76例诊治分析[A];第一届长三角地区创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陈妙莲;;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急救护理体会[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8 陈巍;;204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人的诊治体会[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复苏、灾害、中毒专业联合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1999年
9 李森;;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体会(附368例分析)[A];玉溪市第十四届外科麻醉科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10 黄恩明;李海波;;腹部闭合性损伤106例诊治体会[A];2004年浙江省危重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世峰;[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2 罗锦红;[N];健康报;2004年
3 ;[N];吉林农村报;2005年
4 韩劲松;[N];济南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刘婷婷;[N];长治日报;2010年
6 李洋;[N];甘肃法制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温素威;[N];市场报;2003年
8 王春艳 刘岩;[N];承德日报;2007年
9 孔繁平 卢金增;[N];检察日报;2004年
10 付德平 朱建军;[N];检察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叶阔;超声造影评价腹部实质脏器闭合性损伤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萌;CT对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价值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边佺;147例外伤性脾破裂治疗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相关机构
>吉林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相关作者
>李叶阔 >徐萌
>边佺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CT对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价值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8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48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