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峰度成像在脊髓损伤性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Abstract]: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 (DKI) is an imaging technique based on non-Gaussian imaging, which can accurately display the degree of motion restriction of water molecules, and can dynamically reflect the ultrastructure and corresponding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human body, which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the study of spinal cord injury, and is more sensitive than traditional MRI in the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evaluation of spinal cord injury. In this paper, the technical principle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pinal cord DKI are reviewed.
【作者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放射科;
【基金】:盛京自由研究者基金(2008-02)
【分类号】:R445.2;R65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单艺;卢洁;李坤成;;扩散峰度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玉珍;李芳珍;高煜;刘明;李玉华;汪登斌;;扩散峰度成像在大鼠海人酸癫痫模型中的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4年04期
2 曹宸;姜琳;张雪君;;基于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的DTI研究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4年03期
3 王琨;郝强;沈洪兴;;弥散张量成像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进展[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4年07期
4 杨永贵;郭岗;;脊髓损伤磁共振成像新进展[J];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2014年01期
5 党玉雪;王晓明;;磁共振新技术DKI和IVIM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研究现状[J];磁共振成像;2015年02期
6 杨雪丽;刘沛武;任伯绪;;扩散张量成像评估脊髓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年12期
7 邢春华;陈宏伟;崔兴宇;;腹部IVIM-DWI应用研究及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5年04期
8 程悦;沈文;;MR扩散峰度成像原理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初步应用[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5年01期
9 杜丹;韩鸿宾;;帕金森病分子影像诊断[J];科技导报;2013年32期
10 廖海波;肖新兰;;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技术原理及在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丽凤;糖尿病大鼠视觉和嗅觉系统相关脑区扩散异常的磁共振成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12年
2 徐万龙;脊柱图像引导放射治疗对脊髓生物安全性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3 冯霞;鼻咽癌放疗后常规MRI显示阴性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4 严序;磁共振成像实时运动校正方法与弥散成像相关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张鹏;MRI高信号与颈脊髓慢性压迫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相关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6 陈世林;肝非高斯扩散加权成像的可行性及可重复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7 鲍奕仿;磁共振对臂丛神经病变的形态与功能成像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8 李梦君;高清纤维束成像定量研究颅内肿瘤及其周围区域神经纤维关系[D];中南大学;2014年
9 赵思源;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脊髓肿瘤的临床应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10 江晶晶;脑肿瘤的分子生物学行为与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相关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应凌芳;弥散图像分析方法及应用软件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刘峙辰;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预测脊髓型颈椎病的前瞻性临床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3 席一斌;精神分裂症全脑白质扩散张量成像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4 尹茵;小视野扩散张量成像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张金凤;基于DTI的脊髓型颈椎病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6 王蕴坤;脑损伤昏迷后丘脑连接结构变化与意识障碍的相关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7 郑程程;高血糖慢性脑损害的微结构及灌注异常的多模态MRI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8 郑慧鑫;扩散峰度成像在轻度认知障碍及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价值[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9 赵银霞;颈椎间盘与颈髓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10 卫华;扩散峰度成像在脑星形细胞瘤分级中的应用价值[D];山西医科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曾丁巳;肖新兰;;扩散峰度成像(DKI)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亦良,吴梅英,崔大勇;同种胚胎脊髓移植治疗成年大鼠脊髓损伤[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7期
2 弓立群,徐洪海,常彦海,马战胜;脊髓损伤早期药物治疗临床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00年09期
3 汤宇,胥少汀;脊髓损伤与基因治疗[J];中华创伤杂志;2000年02期
4 胥少汀;人体脊髓损伤的病理与临床联系[J];中华骨科杂志;2000年11期
5 李亚非,巩西启,李青,时述山,姚建华;脊髓损伤后髓内内皮素-1的表达与继发性脊髓损伤的关系[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0年05期
6 谭华绣,左勤学;急性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诊断中多神影像的互补作用[J];郴州医专学报;2000年02期
7 千怀兴;脊髓损伤人群中的自杀与功能状况的关系[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2000年03期
8 王廷华;脊髓损伤的相关问题(英文)[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9 刘宏亮,吴宗耀;不同频率毫米波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J];现代康复;2000年01期
10 李禾,邢更彦,杨传铎,张伯勋;大鼠脊髓损伤后血脊髓屏障通透性变化的观察[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种清治;;中药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A];第五届整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许光旭;林枫;励建安;;脊髓损伤后心血管功能障碍与康复[A];第一届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脊髓损伤与康复学组成立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孙天胜;;脊髓损伤临床及研究进展[A];第一届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脊髓损伤与康复学组成立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张淑莲;赵宏伟;;脊髓损伤患者健康教育知识需求调查与对策[A];第一届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脊髓损伤与康复学组成立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吴娟;廖利民;李丹;付光;李东;;骶髓下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表现及康复[A];第一届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脊髓损伤与康复学组成立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张志成;孙天胜;;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标准化评估[A];第一届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脊髓损伤与康复学组成立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于铁强;冯世庆;郑永发;孙景城;雪原;王沛;郭世绂;;216例外伤性脊髓损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分析[A];第一届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脊髓损伤与康复学组成立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辛国强;袁绍纪;卢培刚;;脊髓损伤的药物治疗进展[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彭敏;邹育庭;廖公平;;探讨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主题报告、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刘宏亮;;不同频率毫米波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康复医学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于亚军;首届全国脊髓损伤外科治疗与康复研讨会在我市召开[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9年
2 ;北京:脊髓损伤发病率过高[N];健康时报;2003年
3 编译 于娜;早期脊髓损伤有新疗法[N];医药经济报;2009年
4 通讯员 陈亚伟 记者 徐丹鹿;我国每年脊髓损伤者数万人[N];光明日报;2003年
5 上海杨浦 朱群邦;脊髓损伤患者的家居环境改进[N];上海中医药报;2012年
6 上海浦东 陆至顺;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特征[N];上海中医药报;2013年
7 ;脊髓损伤康复赶早[N];保健时报;2005年
8 郑颖t,
本文编号:2508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508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