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胸冠状动脉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图文】:
urve,AUC)为0.93;以PDV58.52cm/s诊断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96%和92.54%(图3、4),AUC为0.95;以PDV/PDVDIS1.44诊断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00%和97.30%,AUC为0.96;以PDV/PDVDIS1.98诊断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61%和89.55%(图3、4),AUC为0.95。图1以PDV阈值40.48cm/s和PDV/PDVDIS阈值1.44评价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的ROC曲线图2以PDV阈值58.52cm/s和PDV/PDVDIS阈值1.98评价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ROC曲线3讨论目前CDFI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对颈部血管、肢体血管及腹部大血管疾病的检查。当血管发生硬化、狭窄时,血管内的血流速度发生变化。应用CDFI测得的血流峰速度判断血管狭窄率较为准确[2]。既往研究[3]对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的分析主要通过多普勒导丝测定,属于介入方法。亦有学者[4]应用腺苷负荷心肌超声造影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随着近年超声技术的发展,,TTE对冠状动脉的显示能力逐渐提高。有研究[5]报道,健康体检者冠状动脉各支显示率分别为左前降支97.6%,回旋支68.8%,右冠状动脉87.2%。TTE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主要参数包括PDV、PDVDIS及PDV/PDV[6-9]DIS。黄朴忠等[10]研究发现,正
92.54%(图3、4),AUC为0.95;以PDV/PDVDIS1.44诊断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00%和97.30%,AUC为0.96;以PDV/PDVDIS1.98诊断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61%和89.55%(图3、4),AUC为0.95。图1以PDV阈值40.48cm/s和PDV/PDVDIS阈值1.44评价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的ROC曲线图2以PDV阈值58.52cm/s和PDV/PDVDIS阈值1.98评价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ROC曲线3讨论目前CDFI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对颈部血管、肢体血管及腹部大血管疾病的检查。当血管发生硬化、狭窄时,血管内的血流速度发生变化。应用CDFI测得的血流峰速度判断血管狭窄率较为准确[2]。既往研究[3]对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的分析主要通过多普勒导丝测定,属于介入方法。亦有学者[4]应用腺苷负荷心肌超声造影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随着近年超声技术的发展,TTE对冠状动脉的显示能力逐渐提高。有研究[5]报道,健康体检者冠状动脉各支显示率分别为左前降支97.6%,回旋支68.8%,右冠状动脉87.2%。TTE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主要参数包括PDV、PDVDIS及PDV/PDV[6-9]DIS。黄朴忠等[10]研究发现,正常成人冠状动脉PDV各分支间、血管近段与中远段间、不同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冠状动脉狭窄时,
【作者单位】: 辽宁省金秋医院超声科 辽宁省金秋医院导管室 辽宁省金秋医院心内科
【分类号】:R541.4;R540.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赵洋;黄朴忠;徐升;赵莹莹;姜艳娜;;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硬化程度的超声观察[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年02期
2 黄朴忠;徐升;王新贤;;无创性超声显像法对正常成人冠状动脉左、右及回旋支血流速度指标的测定[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年04期
3 张永珍;郭丽君;;冠脉内血流动力学检测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临床内科杂志;2010年07期
4 华扬;刘蓓蓓;凌晨;段春;刘强;缪中荣;李慎茂;凌锋;;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狭窄50%~69%和70%~99%诊断准确性的评估[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6年05期
5 陈云江,施仲伟,胡厚达,许燕,葛孝虹;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高度狭窄[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年06期
6 陈斌,邓又斌,杨好意,阮燕菲,常青,毕小军,王红英;经胸超声检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局部血流加速对诊断左前降支狭窄的作用[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年04期
7 王伟;穆玉明;王春梅;杨利霞;;腺苷负荷心肌超声造影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0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秀峰;刘桂梅;王秀兰;徐勤;;北京高校体检人群颈动脉硬化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7年33期
2 陶昀璐;华扬;贾凌云;王力力;刘蓓蓓;凌晨;;颈动脉狭窄血管结构特征与支架术后残余狭窄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7年06期
3 孙冉;唐一杰;彭晓燕;游启生;焦力群;Jost B.Jonas;;颈动脉狭窄手术后视网膜动脉压变化的研究[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6年06期
4 张运;尹立雪;邓又斌;任卫东;张梅;穆玉明;;中国心血管超声造影检查专家共识[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6年04期
5 郝继恒;林凯;张利勇;刘卫东;张士刚;王继跃;;血管扭曲对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1期
6 ;中国心血管超声造影增强检查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5年09期
7 赵莹莹;黄朴忠;李焱;王晓洋;焦琳;张冬业;韩英;;经胸冠状动脉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5年08期
8 周瑛华;华扬;刘玉梅;孟秀峰;赵新宇;夏明钰;;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颅内段椎动脉狭窄血流动力学的评价标准[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08期
9 陶昀璐;管滨滨;周莉;华扬;周瑛华;刘蓓蓓;杨洁;;北京某社区少数民族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超声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05期
10 乔爱科;侯映映;侯阳;;冠状动脉狭窄几何构型对血流储备分数影响的有限元分析[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5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莘;秦崇;时文伟;敖国昆;;糖尿病和无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范围和组成的320排冠状动脉CT造影评价[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年14期
2 李燕;吕清;王新房;王静;丁尚伟;陈明;张静;;实时心肌超声造影评价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患者心肌血流灌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年12期
3 黄朴忠;王晓洋;李焱;徐升;赵莹莹;;经胸冠状动脉超声显像技术对冠状动脉正常血流显示能力和血流速度的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7年11期
4 黄朴忠;孙强;关汝明;王晓洋;李焱;徐升;赵莹莹;韩英;;经胸二维超声扫描对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的检出[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7年10期
5 张梅;曲海燕;张运;姚桂华;孙文宇;陈良;李晓楠;张鹏飞;丁士芳;;腺苷负荷实时心肌超声造影诊断心肌缺血[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6年07期
6 陈斌,邓又斌,阮燕菲,杨好意,毕小军,黎春雷,常青,向慧娟;冠状动脉血流显像检测静息状态下左前降支狭窄的异常血流动力学表现[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年09期
7 郭士遵,舒先红,潘翠珍,李延林,葛均波,陈灏珠;心肌超声造影结合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探讨冠心病心肌灌注与心肌收缩功能的关系[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年07期
8 骆秉铨,陈兴新,钱菊英,张义勤,杨瑞华,石怀林,夏项,葛均波;冠脉造影数字跟踪法测定冠脉血流速度与Doppler血流速度相关分析[J];中国微循环;2005年03期
9 杨娅 ,Thomas Bartel,王新房,Raimund Erbel;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与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血流测量的对照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2年06期
10 郭丽君,毛节明,郭静萱,李海燕,牛杰,陈凤荣,陈明哲;冠状动脉内压力导丝的临床应用[J];中国循环杂志;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莹莹;黄朴忠;李焱;王晓洋;焦琳;张冬业;韩英;;经胸冠状动脉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5年08期
2 包艳;张丽群;;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腹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7年07期
3 冯六六,周明成,王齐兵,刘新兵,许其P,葛均波,蔡乃绳;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西部医学;2005年01期
4 周玉娥;刘国玉;;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临床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8年21期
5 朵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年07期
6 姚虹;李燕;阿衣古丽·吾甫;;可疑冠心病患者不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原因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0年07期
7 康炜;辛娜;王永锋;邓克廷;;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变化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年08期
8 田彬;吴晓玲;左玲芝;陈永莉;张林川;;VCT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护理体会[J];新疆医学;2007年05期
9 常时新;郝楠馨;杜育杉;王葳;王轶彬;宗根林;汪波;;3.0T高分辨率自由呼吸导航全心冠状动脉成像初步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年11期
10 邓国辉,姜永乐,崔凤,袁杭,徐坤元,林中秀;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应用的初步探讨[J];浙江医学;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春娣;;经右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抬疗的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王乐峰;;经皮冠状动脉内旋磨术的护理体会[A];2014年河南省介入诊疗技术规范化护理管理培训班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3 余显文;;经右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A];贵州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专题讲座及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银艳;;经皮冠状动脉旋磨术的护理[A];2011年河南省介入护理学术交流及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1年
5 常时新;;3.0T自由呼吸下的全心冠状动脉成像技术[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6 章伟敏;丁兴法;顾伟根;;新双源冠状动脉检查回顾性分析[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董红梅;教伟;卢宁;;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影响因素的护理配合[A];第十二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王升平;肖湘生;刘士远;李惠民;于红;严f:;;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9 尹晶晶;张晨;陈敏;周诚;;3.0T MR冠状动脉三点定位成像技术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10 黄盼青;;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护理探讨[A];2013年河南省呼吸危重症护理新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左建辉 黄小红;娄底市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取得新突破[N];大众卫生报;2009年
2 常丽君;新成像技术能高清显示冠状动脉详情[N];科技日报;2011年
3 赵华 刘者明;我国无创伤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世界领先[N];医药经济报;2004年
4 ;什么是冠状动脉造影术[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5 王骏;“复眼”CT明察秋毫[N];健康报;2004年
6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王骏;“复眼”CT明察秋毫[N];医药经济报;2004年
7 赵宏;心连心 架心桥[N];西安日报;2003年
8 吕飙;冠脉CT检查 前期准备至关重要[N];中国医药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吴德强;三维成像让患者少受罪[N];北京科技报;2004年
10 张兆琪邋马晓海;64排螺旋CT开创无创性冠脉检查新纪元[N];中国医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春根;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陈艳;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及其临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萧毅;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中的临床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4 邓艳;双源CT低剂量扫描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5 唐立钧;无创性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6 姜朝晖;64层MSCT评价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和旁路移植血管的临床应用[D];苏州大学;2007年
7 李治群;冠状动脉管壁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的临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表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左室收缩非同步运动的价值[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9 曹桢斌;3.0T磁共振增强全心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张朝霞;基于MSCT的感兴趣血管段CAG最佳视角和冠脉运动估计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智勇;3.0T磁共振对比增强全心冠状动脉成像临床价值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2 孙红彬;3.0T磁共振全心冠状动脉成像的初步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3 裴瑞娜;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最佳重建时相及临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张春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多种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及影响图像质量因素的探讨[D];吉林大学;2007年
5 米日古丽;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脉造影的对比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6 邢艳;MS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及初步临床应用[D];新疆医科大学;2004年
7 官晓晖;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5年
8 张刚;双源CT心脏及冠状动脉成像临床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9 陈蕾;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陈文萍;64层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个体化注射对比剂方案的初步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252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525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