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氧激发检测脑卒中缺血半暗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军建,阮旭中,张苏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半暗带的定位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0年03期
2 张运周,尹岭,朱克;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判定缺血半暗带[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0年05期
3 张明;缺血半暗带演变及早期干预的进展[J];临床荟萃;2001年16期
4 张运周,尹岭,朱克;缺血半暗带的神经影像学判定[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1年05期
5 芦鹏飞;吴江;;缺血半暗带的影像学判定[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年06期
6 ;缺血半暗带[J];中国卒中杂志;2006年01期
7 尹春丽;;缺血半暗带的影像学判定[J];职业与健康;2009年17期
8 肖小华,黄如训;缺血半暗带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9年05期
9 ;守好“缺血半暗带”等于抓住半个生命[J];药物与人;2013年09期
10 廖晓凌;王伊龙;王拥军;薛静;高培毅;刘梅丽;于兰;;临床核磁弥散成像不匹配对预测缺血半暗带的价值[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徐运;李敬伟;李杰;;人尿激肽酶原改善缺血半暗带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饶明俐;吴江;;脑出血灶周组织损伤机制及灶周损伤区是缺血半暗带吗?[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黎祥喷;邢诒刚;;NURR1基因转染C17.2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实验性局灶性脑缺血(摘要)[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许贤平;杨晓苏;杨期东;阎红静;;LM04/pCREB/pStat3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中的表达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孙美艳;赵晓勇;吕海港;任鹏程;高昌俊;柴伟;孙绪德;;异氟醚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半暗带TLR4-MyD88信号通路的影响[A];全国第三次麻醉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6 黄杰;马玉娟;方征宇;种玉飞;随燕芳;尤春景;;高频rTMS对脑梗死大鼠缺血半暗带超微结构和BDNF表达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八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年会资料及论文汇编[C];2011年
7 赵亚锋;郭淮莲;程敏;;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腹腔注射ANG后缺血半暗带凋亡细胞数目的变化[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江山 张彬;挽救脑“缺血半暗带”[N];经济参考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慧博;兔脑血流动力学与缺血半暗带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2 陈英敏;BOLD及MRS脑温测量对缺血半暗带的价值: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3 钟高贤;脑缺血半暗带界定及无创脑水肿监护的临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许贤平;LMO4/pCREB/pStat3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中的表达及依达拉奉的干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姜传武;兔脑缺血半暗带磁共振扩散和灌注加权成像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2 边唯韦;灌注CT原始图像鉴别梗死中心与缺血半暗带[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3 张莉;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MR弥散加权成像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4 骆嵩;SWI对脑梗死急性期缺血半暗带界定与PWI的对照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赵静玉;DWI、ADC、MRA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诊断及缺血半暗带判断价值[D];延边大学;2009年
6 蒋一杨;脑梗死急性期缺血组织可恢复率与远期预后的关系[D];吉林大学;2014年
7 邢飞;动脉自旋标记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MRI在脑卒中缺血半暗带的对照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8 马春;动态CT灌注成像对脑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816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581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