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中医整脊手法及牵引治疗青少年颈椎失衡综合征前后X线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2 08:51
【摘要】:目的:研究青少年颈椎失衡综合症患者x线表现特征,运用中医整脊手法及牵引干预,对比治疗前后x线表现,论证青少年颈椎失衡综合症发生的病变特点,为论证其可逆性提供依据。 方法:从12-25岁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中筛选出以颈痛为主要症状,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200名,随机分为整脊组和牵引组,每组100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使用富士(FCR5000) X线机,摄片条件:胶-片距为150cm,管电压70kv,管电流50mA.S。收集治疗前x线资料。并根据x线表现,由具有主任医师职称的临床医生施术。整脊组采用中医整脊手法治疗3周,每周3次;牵引组采用牵引治疗3次,每周3次;治疗后复查x线,用Borden法测治疗前后颈曲度的深度,直尺测量棘突位置,测量功能位不稳表现(角位移、椎体滑移及Ruth Jackson线交点改变),对治疗前后x线及两组间进行统计学对比研究。 结果: 整脊组 94例治疗前曲度异常57例(60.6%)、棘突位置改变45例(47.9%)、角位移44例(46.8%)、椎体滑移15例(16%)、Ruth Jackson线交点前屈改变70例(74.5%)、后伸改变47例(50%); 治疗后曲度异常35例(37.2%)、棘突位置改变24例(25.5%)、角位移18例(19.1%)、椎体滑移3例(3.2%)、Ruth Jackson线交点前屈改变41例(43.6%),后伸改变33例(35%); x表现有效率:曲度38.6%、棘突位置改变51%、角位移59.1%、椎体滑移80%、Ruth Jackson线交点前屈改变(前屈41.4%、后伸29.8%)治疗前后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牵引组 93例治疗前曲度异常60例(64.5%)、棘突位置改变39例(41.9%)、角位移39例(41.9%)、椎体滑移14例(15.1%)、Ruth Jackson线交点前屈改变66例(71%)、后伸改变39例(41.9%); 治疗后牵引组曲度异常50例(53.8%)、棘突位置改变29例(31.2%)、角位17例(18.3%)、椎体滑移4例(4.3%)、Ruth Jackson线交点前屈改变40例(4%)、后伸改变30例(32.3%); x表现有效率:曲度16.7%、棘突位置改变25.6%、角位移56.4%、椎体滑71.4%、Ruth Jackson线交点前屈改变(前屈39.4%、后伸23.1%) 治疗前后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可见整脊及牵引均对青少年颈痛者有治疗效果,且整脊组总体疗效优于牵引组。 结论:(1)青少年颈椎健康问题是很严峻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青少: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2)青少年颈椎问题主要是不良生活、学习习惯导致颈力学失衡所致,故称为青少年颈椎失衡综合症更能反映其病理变化(3)x线上椎应力点、角位移、椎体滑移等、曲度变直、棘突位置改变证实青少年颈椎失稳是青少年颈椎失衡后的主要影像学表现(4)中医整脊手法和牵引都是治疗青少:颈椎失衡综合症的有效方法,治疗后x线改变有统计学意义。二者相比,从数上看,中医整脊手法更有效,更适合青少年颈椎失衡综合症的预防及治疗。(5青少年颈椎失衡综合症是颈椎病的早期表现,是可逆的。
【图文】:

测量软件,对划,角位移,英国


图5:a为角位移2英国MarkuSBade:公司的MB一RuLER测量软件对3结果整脊组94例治疗前曲度异常57例(60.6%)、棘突位置改移44例(46.8%)、椎体滑移15例(16%)、RuthJaek(74.5%)、后伸改变47例(50%):治疗后曲度异常35例(37.2%)、棘突位置改变24例(19.1%)、椎体滑移3例(3.2%)、RuthJaekson线%),后伸改变33例(35%);有效率(X表现改变):曲度38.6%、棘突位置改变体滑移80%、RurhJaekson线交点前屈改变(前屈41.4治疗前后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牵引组

椎体,后下,滑移,角位移


a.角位移(图l):相邻椎体下缘的延长线的夹角,<11“为正常,)11。说明存在椎体失稳。[2]图1角位移:a为角位移大小b.两椎体后缘滑移(图2):椎体后下缘与下一椎体后上缘的距离,,》3.smm为椎体失稳。[2]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274.9;R81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耐;浅谈中医养生与全民健身[J];河南中医;2003年12期

2 王记生;;从中医角度谈传统健身方法——八段锦[J];河南中医;2006年01期

3 庄传芝;曾世贤;;青少年颈椎病的X线表现特点[J];中外医疗;2008年16期

4 郑情怡;林梅;汪玲玲;林兵思;梁冰冰;余嫣雅;;社区青少年颈椎病的病因分析以及健康教育[J];中外医疗;2008年36期

5 全晓彬;木荣华;;正骨推拿治疗青少年颈椎病87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6年07期

6 李军朋,李义凯,王志宏;四种颈椎曲度测量方法的可靠性研究[J];颈腰痛杂志;2002年04期

7 时宗庭;王庆甫;黄沪;陈兆军;祁印泽;陈黎明;;青少年颈痛患者功能位X线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0年06期

8 赵强;;按揉理筋拔伸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7年04期

9 黄德尤;陆玉敏;李清锋;黄斌;廖莎;吴为民;;青少年颈椎病X线平片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9年10期

10 张逸,卢志刚;大学生颈椎病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对策[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本文编号:25948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5948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0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