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CT仿真内镜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发布时间:2020-03-24 04:36
【摘要】:目的:评价64层CT仿真内镜(computed tomography virtual endoscopy, CTVE)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33例拟诊冠心病,3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行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患者,行仿真内镜成像处理,结果与DSA结果对照。 结果:1.依据美国心脏病协会推荐的冠脉分段方法,用14分段法分为518冠脉节段,448节段满足影像学评价要求,与DSA诊断中度一致(Kappa=0.566)。2.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CTVE判断血管管腔无狭窄、轻微、轻度、中度、重度及闭塞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3.33%、89.67%、5.00%、98.80%,50.00%,95.47%、22.73%、98.62%,63.64%、98.45%、53.85%、98.96%,67.50%、99.50%、93.10%、96.84%,71.43%、99.77%、83.33%、99.55%。3.368正常冠脉节段中330节段表现为管腔均匀环形结构,伪彩一致,管壁未见明显隆起,管腔内未见明显硬斑;其中27个冠脉节段因在CTVE图像上显示有硬斑而误诊为不同程度狭窄;11个冠脉节段因管腔表现为不规则隆起、管腔环形结构显示欠清诊断为软斑而误诊为不同程度狭窄;狭窄冠脉节段为80处,正确检出41处,准确率为51.25%,CTVE示22处冠脉节段内有大小不等硬斑,表现为块状伪彩;14段示管腔不同程度丢失,管腔突然向心性缩窄,或管壁不规则隆起,或钙斑与管腔不同程度丢失同时存在;5段闭塞,在管腔内漫游过程中管腔消失,表现为盲端;3例5枚支架均被检出;1例桥血管被检出;1例右冠状动脉异常开口被检出,开口未见明显狭窄。4.以DSA为金标准,以管腔狭窄≥50%为阳性,正常和50%为阴性,CTVE诊断狭窄≥50%的敏感性、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25%、98.45%、89.66、97.69%;计算CTVE及DSA结果诊断的一致性,得出Kappa值2为0.871,具有极高一致性,CTVE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结论:64层CT仿真内镜能较好地显示冠状动脉内腔,对轻微、轻度狭窄有较高的误诊率;对中重度狭窄有较高的准确性,对病变的发现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筛查方法;CTVE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血管管腔狭窄的性质,以指导进一步的治疗;CTVE对支架检出有高敏感性,是可应用于支架术后随访的一种较有前景的方法。
【图文】:
图 1 、 2 示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造影剂充盈良好,未见明显软硬斑块;V图 3 示左主干管腔内可见多发小硬斑块,管腔环形结构显示欠佳,伪彩不一致,诊断为轻度狭窄,程度约 50%。DSA 造影结果图 8、9 示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MIP 图 1、2 示左前降支近段可见多发软硬斑块,部分钙斑向管腔外突出,管腔狭窄,程度约 70-85%。VE 图 4、5 示左前降支近段多发硬斑块,管腔不规则,环形结构消失,伪彩不一致,行进过程中管腔消失,并可见硬斑块,考虑左前降支完全闭塞;图 6、7 从梗阻远端可见到管腔显示,管腔均匀,环形结构较好显示,可见少许硬斑块,部分管腔局限性隆起,考虑侧枝循环供血。DSA 图 8、9、10 示左前降支近段完全闭塞,远端有来自右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MIP、VR 图 1-3:示左主干管腔造影剂充盈良好,未见明显软硬斑块,未见明显狭窄或狭窄;左前降支开口处见一软斑块,管腔造影剂充盈尚可,考虑管腔轻度狭窄,程度约 30%;前降支近段见多发小斑点状高密度影,突出于管腔之外,管腔造影剂充盈良好,未见明显狭窄;中间支显影较淡,开口处见一小斑块,未见明显狭窄或扩张;第二对角支开口处见多发小软斑块,管腔轻度狭窄。VE 图 4 示左主干管腔显示良好,管壁环形结构显示清晰,未见明显软硬斑块,,伪彩一致,考虑管腔未见明显狭窄。图 5 左前降支近段管腔不规则,环形结构显示欠清晰,可见局限性隆起,管壁伪彩不一致,考虑管腔狭窄,程度约为 30%。图 6 中间支处管腔显示良好,环形结构显示清晰,伪彩一致,未见明显软硬斑块。图 7、8 第二对角支开口处管腔不规则,可见局限性隆起,伪彩不一致,部分管腔狭窄,程度约 50-60%。
【学位授予单位】:汕头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543.3;R816.2
本文编号:2597806
【图文】:
图 1 、 2 示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造影剂充盈良好,未见明显软硬斑块;V图 3 示左主干管腔内可见多发小硬斑块,管腔环形结构显示欠佳,伪彩不一致,诊断为轻度狭窄,程度约 50%。DSA 造影结果图 8、9 示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MIP 图 1、2 示左前降支近段可见多发软硬斑块,部分钙斑向管腔外突出,管腔狭窄,程度约 70-85%。VE 图 4、5 示左前降支近段多发硬斑块,管腔不规则,环形结构消失,伪彩不一致,行进过程中管腔消失,并可见硬斑块,考虑左前降支完全闭塞;图 6、7 从梗阻远端可见到管腔显示,管腔均匀,环形结构较好显示,可见少许硬斑块,部分管腔局限性隆起,考虑侧枝循环供血。DSA 图 8、9、10 示左前降支近段完全闭塞,远端有来自右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MIP、VR 图 1-3:示左主干管腔造影剂充盈良好,未见明显软硬斑块,未见明显狭窄或狭窄;左前降支开口处见一软斑块,管腔造影剂充盈尚可,考虑管腔轻度狭窄,程度约 30%;前降支近段见多发小斑点状高密度影,突出于管腔之外,管腔造影剂充盈良好,未见明显狭窄;中间支显影较淡,开口处见一小斑块,未见明显狭窄或扩张;第二对角支开口处见多发小软斑块,管腔轻度狭窄。VE 图 4 示左主干管腔显示良好,管壁环形结构显示清晰,未见明显软硬斑块,,伪彩一致,考虑管腔未见明显狭窄。图 5 左前降支近段管腔不规则,环形结构显示欠清晰,可见局限性隆起,管壁伪彩不一致,考虑管腔狭窄,程度约为 30%。图 6 中间支处管腔显示良好,环形结构显示清晰,伪彩一致,未见明显软硬斑块。图 7、8 第二对角支开口处管腔不规则,可见局限性隆起,伪彩不一致,部分管腔狭窄,程度约 50-60%。
【学位授予单位】:汕头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543.3;R81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萧毅,田建明,左长京,李晓兵,林琳;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在冠状动脉检查中的应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7期
2 巩武贤;巩若箴;;耳蜗发育畸形HRCT及蜗神经孔CTVE观察[J];放射学实践;2008年07期
3 何国满;谭理连;李扬彬;江金带;李树欣;周少萍;;16层螺旋CT仿真内镜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价值[J];广东医学;2007年07期
4 蔡梅钦;陈明振;胡兵;黄振超;孟晓春;凌聪;;CT仿真内窥镜在经蝶垂体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08年09期
5 周建荣;廖敏;钟福兴;;CT仿真内窥镜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孙捷;张华;巩若箴;王海波;;中耳仿真内镜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年16期
7 孙珊珊;巩武贤;巩若箴;;内耳道底神经管孔发育不全的CT仿真内镜观察[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年22期
8 韩萍,冯敢生,H-J.Brambs,W.Prisig,R.Sokiranski;CT仿真鼻腔镜[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年01期
9 陈峰,郑凯尔,居胜红,刘万花,毛文萍,徐秋贞,肖文波;CT仿真内镜临床应用的评价[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年01期
10 潘自来,张欢,张绍斌,宋琦,凌华威,陈克敏;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年06期
本文编号:2597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597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