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MRI对女性阴道前壁脱垂的研究及其在盆底手术临床评估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3-29 13:07
【摘要】: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动态MRI对女性阴道前壁脱垂的研究 目的采用动态MRI对阴道前壁脱垂(AWP)女性盆底的形态、运动和功能进行评价,探讨阴道前壁脱垂的影响因素。 资料与方法选择2012年5月到2013年1月以阴道前壁脱垂为主要症状就诊的患者33例,以及与之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例纳入本研究,所有受试者均于Siemens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行动态MR/检查,观察并比较AWP组及对照组前壁脱垂的形态及各器官位置的运动特点。以阴道前壁脱垂程度为因变量,通过单因素回归分析筛选与AWP有关的相关因素为自变量,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比较各因素影响的大小。 结果(1)阴道全程下移、深凹状改变、阴道远端围绕耻骨下缘旋转3个用力期形态特征,AWP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AWP组静息期、缩肛期及用力期膀胱颈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01),静息期及用力期阴道顶部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会阴体于各期向头腹侧及足背侧的移动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AWP组于静息期、缩肛期、用力期H线及M线较对照组延长(P0.05)。(4) AWP组静息期及用力期阴道前壁长度较对照组延长(P0.05)。(5)阴道前壁脱垂程度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475+0.635BN+0.699Apex+0.273VL (r=0.932, P0.05),对于阴道前壁脱垂程度影响的大小,阴道长度顶部膀胱颈。(6)静息期阴道前壁最低点的位置与前壁脱垂程度具有相关性(r=0.727,P0.01)。 结论(1)动态MRI能够清晰显示阴道前壁在运动时的形态变化,阴道前壁脱垂在MRI用力期的特征表现为:阴道全程下移、深凹状改变,远端围绕耻骨联合旋转。(2)动态MRI能够客观评估会阴体及肛提肌功能,为术前评价提供影像学依据。(3)膀胱颈下降程度、顶部下降程度、阴道长度是阴道前壁脱垂的独立影响因素,在治疗时应考虑以上因素及其相对影响大小。(4)静息期阴道前壁最低点的位置与前壁脱垂程度呈正相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阴道前壁脱垂程度。 第二部分动态MRI在盆底手术临床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动态MRI在传统盆底修补手术临床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已确诊并拟行盆底修补手术的POP患者,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行动态MRI检查,选择静息期及用力期MRI图像进行参数测量并分析。同时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行POP-Q检查及问卷调查。 结果(1)共获得16例患者的MRI及临床随访资料,患者平均年龄64.9±8.8岁。(2)动态MRI显示术后较术前解剖位置恢复明显,尤其是用力期的膀胱底、子宫颈/阴道残端(P0.01)。(3)动态MRI显示13例患者存在复发的轻度脱垂,发生在原腔室的9例,非治疗腔室4例。术后复发以前壁为主(10例)。(4)术后3个月POP-Q检查结果及患者主观症状调查结果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5)动态MRI能够对大部分术后存在症状的患者(7例)给予较好的解释,而术后主诉无任何症状的9例患者中,7例在动态MRI上均显示有不同腔室的轻度脱垂。 结论(1)动态MRI能客观评价盆底术后解剖和功能恢复,随访动态MRI有利于早期发现脱垂复发及了解脱垂复发的机制。(2)传统盆底修补术主观治愈率高,客观治愈率低,术后复发主要集中于前壁。(3)动态MRI对于术后早期复发或新发脱垂的诊断可能早于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但是对于MRI发现的术后早期脱垂的临床意义及其重要性,还需要大样本长期进一步随访。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445.2;R713
本文编号:2606012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445.2;R7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建六;;要与时俱进地评价盆底重建手术[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2年02期
2 许海楠;夏志军;;磁共振成像评估盆腔器官脱垂状态的临床意义[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2年02期
3 王家俊;龚健;陈艳琴;丁坚;;两种前盆底重建术治疗阴道前壁脱垂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2年02期
4 崔国策;李华山;王晓锋;;盆腔器官脱垂的动态MRI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年24期
5 丁磊;杨琦;;女性盆底功能障碍MRI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年08期
,本文编号:26060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606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