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脏功能的改变

发布时间:2020-03-31 15:03
【摘要】:第一部分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心包炎患者心脏功能的改变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CP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正常对照组41例及已确诊为CP的患者40例,行超声常规检查并存储患者足够帧频二维图像,其中左室长轴图像包括心尖位左室长轴观,两腔心观、四腔心观,短轴图像包括二尖瓣环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左室短轴观,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分析并记录各个切面观总体纵向峰值应变、径向峰值应变、圆周峰值应变;其中总体纵向峰值应变为软件自动测量得出,二尖瓣环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左室短轴观的总体峰值圆周应变及径向应变为每个切面六个节段的峰值应变的平均值。结果:(1)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CP患者左房、右房较正常对照组扩大,左室缩小,左室射血分数减低,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流速度E峰减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二维斑点追踪成像:CP患者心尖二腔心观、心尖四腔心观及心尖左心室长轴观总体纵向应变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P患者左心室二尖瓣环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短轴切面平均圆周应变和径向应变明显减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P患者左心室长轴各切面总体纵向应变减低,左心室短轴各水平平均圆周应变及径向应变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表明CP患者左心室壁运动功能减低,心肌存在一定的损伤;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较射血分数更早的检测出心肌损伤,为CP患者心功能的评估提供了一个更精确的方法。 第二部分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心包炎患者术后心脏功能的改变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CP(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CP)患者术后左心室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已确诊为CP且择期行心包剥脱术的患者22例,行超声常规检查并存储患者心尖四腔心观、二腔心观、左室长轴观及二尖瓣环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左室短轴观的足够帧频二维图像,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分析并记录各个切面最大纵向应变、最大径向应变、最大圆周应变及各个切面的总体应变;术后一月重复上述检查及测量。结果:(1)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CP患者术后左室变大,左房及右房有不同程度缩小,左室射血分数EF增高,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CP患者术后与术前比较心脏长轴方向心尖四腔心、心尖二腔心观总体纵向应变明显增高,心尖左室长轴观总体纵向应变呈升高趋势;二尖瓣环水平、心尖水平左室短轴观总体圆周应变明显增高,乳头肌水平左室短轴观总体圆周应变及左室三个水平短轴观总体径向应变呈增高趋势。结论:(1)CP患者术后左室射血分数增加,心脏各腔室发生趋于正常的重构;(2)CP患者心包剥脱术后心尖四腔心、心尖二腔心左室总体纵向应变明显升高,,心尖左室长轴观外左室总体纵向应变呈升高趋势,表明解除了病变心包限制的左室壁纵向运动能力得到明显的恢复;(3)CP患者术后二尖瓣环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左室短轴观总体圆周应变及径向应变明显升高表明CP患者剥离病变心包后左心室短轴方向的运动功能呈不同程度增强;(4)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定量评估CP患者术后心脏功能的改变情况,为病人手术效果的评估提供了一个更为精确的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445.1;R54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卢晓芳;王新房;谢明星;吕清;王静;贺林;杨亚利;;二维超声与定量组织多普勒技术观察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包与心肌运动[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年12期

2 熊芸;谢明星;方凌云;郑少萍;;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年13期

3 肖雪花;冼惠珍;;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应用现状及前景[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年08期



本文编号:2609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609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0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