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冠状动脉具体钙化性斑块的MSCT定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6 08:24
【摘要】: 目的 本研究利用16层螺旋CT(16-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16-SCT)和校准体模评估冠状动脉具体钙化性斑块的特征,尤其是含钙浓度(calcium concentration,CC)和CT值分割后各段构成的特点,分析CC以及CT值分割后各段构成与其他参数及整体测量结果的关系,探讨其对评估冠状动脉事件风险以及斑块进展和消退的潜力。 材料与方法 接受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连续受检者650例,检出有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者241例,排除不符合要求的55例,获得符合要求的186例。男性126例,年龄32~84岁(61.0±11.3岁);女性60例,年龄44~82岁(63.6±9.1岁)。采用16-SCT机(GE Light Speed Pro 16),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前瞻性心电门控触发钙化积分序列和骨密度测量用校准体模(GE)。测量和计算具体钙化性斑块各参数值包括CC、CT值、钙化积分(Agatston score,AS)、容积积分(volume score,VS)、钙化体积(calcification volume,CV)和矿物质量(mineral mass,MM)以及整体钙化性斑块的各参数值包括整体钙化体积(CV_(total))、整体钙化积分(AS_(total))、整体容积积分(VS_(total))和整体矿物质量(MM_(total))。此外,对具体钙化性斑块进行CT值分割,分割标准130~199HU、200~299HU、300-399HU及≥400HU,获得分割后的各段构成(%)。使用Spearman等级相关进行变量间相关性分析,使用秩和检验进行样本间差别的显著性检验,以P≤0.05作为统计学检验水准。 结果 在186例纳入样本中,共检出689个具体钙化性斑块(平均3.70±3.81个/例,1~23个),男性519个,女性170个。 1.男性发生钙化性斑块的数量显著高于女性(P=0.004)。高年龄组(>55岁)发生钙化性斑块的数量显著高于低年龄组(≤55岁)(P<0.05)。 2.具体钙化性斑块在冠状动脉各分支的分布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前降支(LAD)、右冠状动脉(RCA)、左旋支(LCx)、左主干(LM)、对角支(Diagonal)和后降支(PDA)。 3.具体钙化性斑块的CC与CV、VS和MM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_s分别为0.746、0.751和0.826,P值均为0.000。 4.具体钙化性斑块的CC值男性显著低于女性(P=0.025);55岁以上年龄组显著高于≤55岁年龄组(P<0.01)。CT值测量结果与CC相同。 5.具体钙化性斑块的AS、VS、CV和MM值均为男性显著低于女性(P<0.01);≥70岁年龄组显著高于≤55岁和56~70岁年龄组(P<0.005)。 6.具体钙化性斑块的CC的不均一性不依赖于受检者的性别(P=0.704)、年龄(P=0.182)和斑块数(P=0.678)。CT值结果与CC相同。 7.AS、VS、CV和MM的不均一性不依赖于受检者的性别(P>0.1);除AS外其他参数的不均一性也不依赖于斑块数(P>0.05);但在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8.具体钙化性斑块中低钙化成分(130~199HU)所占比例为男性大于女性,而高钙化成分(≥300HU)所占比例为女性大于男性;随着年龄增加高钙化成分的比例越来越大,而低钙化成分的比例越来越小。随着CT值分割阈值的增加,CT值分割后各段构成与CC、CT值、AS、VS、CV和MM的相关性由负变正且越来越强;随着各参数值的升高,高阈值段的构成比例也随之增加。 9.整体测量结果AS_(total)、VS_(total)、CV_(total)和MM_(total)值在男性和女性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1);但在年龄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 结论 1.本组(n=186)研究显示,在具体钙化性斑块的发生数量、CC值和具体钙化性斑块中不同钙化成分的比例上,存在着性别、年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反映了冠状动脉硬化性病变在不同性别、年龄组中发生、进展的一般规律,并有可能能够解释先前一些研究中出现的矛盾结果,对理解冠状动脉钙化与冠状动脉事件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2.具体钙化性斑块的CC及其与其他参数之间的相关程度能够反映斑块的特征,,可能对改善冠状动脉事件危险性预测有意义。 3.个体内部具体钙化性斑块CC值的不均一性是一个与年龄、性别无关的重要参数,反映个体内部钙化性斑块进展的不均一性。CT值分割后各段构成及其与其他参数之间相关性分析,可能是研究钙化性斑块的稳定性及其进展和消退的有用方法。 4.具体钙化性斑块参数的测量和分析,结合整体测量参数,能为评估冠状动脉硬化性病变提供更多信息。 创新点 1.国内首次对具体钙化性斑块的CC及其他参数包括CT值、AS、VS、CV及MM进行系统的定量研究,并与整体测量结果相比较。 2.首次提出用CT值分割技术研究具体钙化性斑块的性质,并系统分析CT值分割后各段构成的特点及其与具体钙化性斑块其他参数的关系。
【图文】:

年龄组,不同性别


eC的均值209.03士64.ssmg/em,,中位数 194.49mg/em3,P25一16z.49mgzem3,P75一239.79mg/cm,。经秩和检验,不同性别组间cc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尸一0.025)。男性受检者的CC低于女性受检者(表13,图12)。不同年龄组间CC比较,在三55年龄组的136个斑块,56一70岁年龄组的300个斑块和全70岁年龄组的253个斑块间,CC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尸=0.000)。两两比较全70岁年龄组具体钙化性斑块的CC高于56一70岁年龄组的CC,但二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尸二0.103);三55岁年龄组的CC显著低于56一70岁年龄组(尸=0.007)和全70岁年龄组(P二0.000)(表14,图12)。CT值的结果与之类似,在不同性别组之间(P=0.001)和年龄组之间(尸=0.000)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受检者的CT值低于女性受检者的CT值(表15)。不同年龄组间两两比较,全70岁年龄组具体钙化性斑块的CT值高于56一70岁年龄组的CT值

直方图,斑块,女性,直方图


女性,52岁,查体a.轴位CT平扫示LAD独扭钙化性斑块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81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承恒,杜志民,罗初凡,伍贵富,李怡,冯君,李向民,唐安丽,马虹;年龄与性别在冠状动脉钙化程度和冠心病诊断价值中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年11期



本文编号:26162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6162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a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