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脑动脉测量、变异及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4-30 15:32
【摘要】: 目的:一、评价各种MRA技术对脑血管的显示能力;二、评价MRA对脑动脉直径测量的准确性,并建立正常脑动脉直径的MPA正常值;三、调查脑动脉的MRA变异状况;四、总结主要脑血管疾病的MRA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成像技术选择。 材料方法:一、以DSA为标准,对43例先后行MRA和DSA检查者做对比分析,以显示的动脉最大分支级数为指标,评价3D-TOF技术和高V_(enc) 3D-PC技术MRA显示动脉的能力,以相同范围内显示的静脉数目为指标,评价2D-TOF技术和低V_(enc) 3D-PC技术MRA显示静脉的能力。 二、以5例53处动脉直径的MRA和DSA对比测量,,评价MRA测量动脉直径的准确性;测量100例正常脑动脉直径,分析性别、年龄及左右侧的差异性,统计各动脉的正常值。 三、回顾分析204例正常3D-TOF技术MRA三维图象,以MRA未显示为缺如,以成对动脉中一侧直径小于对侧1/2为发育不良,分别统计各动脉的各种变异率,并统计分析其性别及左右侧差异性。 四、分析90例脑血管疾病MRA图象,包括AVM、AVF、动脉瘤和动脉狭窄或闭塞,其中27例行DSA检查,统计各疾病的MRA征象特点,以DSA为标准对比分析,评价MRA对脑血管疾病显示的准确性。 结果:一、各种技术对脑血管的显示方面,MRA显示脑动脉的平均分支级数小于DSA 1个分支级数(P<0.05);3D-TOF技术和高V_(enc) 3D-PC技术显示的动脉分支级数无差异性(P>0.05);2D-TOF技术和低V_(enc) 3D-PC技术显示静脉数目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V_(enc) 3D-PC技术显示静脉数目显著多于2D-TOF技术。 二、脑动脉直径测量方面,MRA测量值平均小于DSA值,但差别极小(-0.1114mm±0.2817mm)。大部分脑动脉MRA直径在年龄、性别和左右侧上均无显著差异。少数动脉的差异性只是表现在统计学上,因相差极小(0.3mm以内),无实际意义。 三、脑动脉的MRA变异中,ACA-A1段发育不良率10.8%,缺如率8.3%;MCA过早分支率1.5%;PCoA的显示率61.3%,FTP发生率29.9%;ICA与BA系统的异常交通发生率0.5%。 四、MRA对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显示能力。MRA显示的AVM畸形血管团 大于DSA,显示的输出静脉数目多于DSA;AVM输入动脉和输出静脉的支数 与病灶的大小呈正相关。AVF中以CCF最多(4/8),其次是大脑后动脉大脑 大静脉瘦(2/8)。MRA能显示DSA所显示的AVF各征象。动脉瘤最好发生于 脑底动脉主支(8/9),MRA显示瘤体大小和DSA无差异,能显示最,J’3mm的 动脉瘤,显示瘤颈优于DSA。MRA显示动脉的狭窄程度与MAI改变程度呈正 相关趋势,但分布分散,对动脉狭窄仍存在过度评价。MRA可以显示动脉狭 窄和闭塞的侧支循环途径。 结论:一、对MRA技术评价表明,l、MRA对动脉的显示能力仍略低于 DSA,但己能充分满足临床需要;2、3D-TOF技术MRA是脑动脉成像的首选 方法,低Vcn*DPC技术MM是脑静脉成像的首选方法。 二、对*RA的测量评价表明,*RA对血管直径的测量是准确的。脑动脉 直径MRA正常值的建立丰富了影像解剖学内容,可作为临床判断脑动脉病变 的参考值。 三。脑动脉的MRA变异不同于其解剖学或DSA变异,是脑动脉的自然形 态功能学真实反映,应更有临床意义。 四、MRA能显示脑血管疾病的绝大部分征象,在诊断上不逊色于DSA, 且还有一些独特优势。
【图文】:

脑动脉,图象,正位


信号强度投影(maxlmalintensityprojection,Mlp)技术沿纵轴和冠状轴间隔5。分别重建,保证至少有一幅标准正侧位象。部分图象在后处理工作站进行选择性MIP重建,球形旋转观察(图1.1)。重建图象以14in.x17in.激光胶片一照相,每张16幅。图1、1采用S一MIP重建的脑动脉图象。A:ACA、MCA正位象;B:两侧PCA的正位象,C为它们的侧位象五、统计学分析脑动脉分级标准为:ICA为l级,大脑前动脉(anterloreerebralarte卿,ACA)、大脑中动脉(middleeerebralarte尽,MeA)、大脑后动脉(posterioreerebralarte卿,PCA)主干为2级,主干分支为3级

脑动脉


图13ZD一TOF法与3D一PC法显示脑静脉比较。A为ZD一TOF法斜矢状位脑表面静脉图象,B为相同范围的3D一PC法图象,C为3D一PC法图象的全貌的P值为0.747,0.664,0.665,说明3D一TOF技术MRA与高Vellc3D一PC技术MRA对脑动脉显示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第一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R445.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慕青;柳海斌;张子明;;成人Willis环50例的3.0 T高场磁共振3D-TOF-MRA解剖学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3年06期



本文编号:26459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6459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c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